麻醉患者的护理一

考研日历:

距离考研仅剩88天

一、概述与定义

 麻醉主要分为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两大类。

局部麻醉:麻醉剂作用于周围神经系统,使相应区域的痛觉消失,运动出现障碍,但病人意识清醒,称为局部麻醉

全身麻醉:麻醉剂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其抑制,病人的意识和痛觉消失,肌肉松弛,反射活动减弱称为全身麻醉

二、全身麻醉

   按给药途径的不同,全身麻醉可分为吸入麻醉、静脉麻醉和静脉复合麻醉。(一)吸入麻醉   吸入麻醉优点为可产生安全、有效的完全无知觉状态,并可使肌肉松弛,痛觉消失。由于麻醉药经肺通气进入体内和排出,故麻醉深度的调节较其他麻醉方法更为容易。常用吸入麻醉药有氧化亚氮、氟烷、恩氟烷、异氟烷、七氟烷。(二)静脉麻醉   将静脉麻醉药物经静脉注入,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全身麻醉的方法。此法具有诱导迅速、对呼吸道无刺激、操作方便和药物无爆炸性等优点。由于多数静脉麻醉药镇痛效果不强,肌肉松弛效果差,因此用于吸入麻醉前的诱导或单纯用于小型手术。常用静脉麻醉药有硫喷妥钠、氯胺酮、咪唑地西泮、丙泊酚、芬太尼、吗啡和肌松剂。(三)复合麻醉静脉复合麻醉是完全采用静脉麻醉药及静脉全麻辅助药物而满足手术要求的全身麻醉方法。在临床上较常用。常用静脉复合麻醉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①静脉麻醉药②安定镇静药③镇痛药④肌松药。   静脉复合麻醉常用方法有:普鲁卡因静脉复合麻醉、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等。(四)护理措施A.麻醉前护理1.禁食 常规术前12小时禁食,4小时禁饮,以防麻醉后食物反流所致窒息。2.局麻药过敏试验 目前规定普鲁卡因使用前应常规作皮肤过敏试验。3.术前用药 多在术前30~60分钟应用。B.麻醉后护理1.一般护理(1)体位:常规去枕平卧6~8小时。(2)生命体征:密切监测血压、脉搏、呼吸,防止麻醉后并发症的发生(3)保持呼吸道通畅(4)防止意外发生:病人苏醒过程中常出现躁动不安和幻觉,应加以保护,必要时加以约束,防止病人不自觉地拔除静脉输液管和各种引流导管,造成意外2.常见并发症的防治及护理(1)呼吸系统:占麻醉总并发症的70%。常见的有:1)上呼吸道梗阻:见于气管内插管失败、极度肥胖、静脉麻醉未行气管内插管、胃内容物误吸及喉痉挛者。病人往往在自主呼吸时出现“三凹征”,人工呼吸时呼吸囊阻力大,无胸廓起伏,短期内可致死。务必预防在先。一旦发生则应立即处理:置入口咽或鼻咽通气道或立即人工呼吸。舌下坠致梗阻者托起下颌,喉痉挛或反流物所致者,注射肌松药同时行气管内插管。2)急性支气管痉挛:好发于既往有哮喘或对某些麻醉药过敏者,气管内导管插入过深致反复刺激隆突,或诱导期麻醉过浅也可诱发。病人表现为呼吸阻力极大,两肺下叶或全肺布满哮鸣音,重者气道压异常增高可>3.92kPa(40cmH2O)。

处理:在保证循环稳定的情况下,快速加深麻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经气管或静脉注入利多卡因、氨茶碱、糖皮质激素、平喘气雾剂等。

预防:避免使用易诱发支气管痉挛的药物如吗啡、箭毒、阿曲库铵等;选用较细的气管导管及避免插管过深,或在插管后经气管导管注入利多卡因,均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3)肺不张:多见于胸腔及上腹部术后病人。主要是术后咳痰不力、分泌物阻塞支气管所致,也可与单侧支气管插管、吸入麻醉药所致区域性肺不张有关。病人表现为持续性低氧血症;听诊肺不张区域呼吸音遥远、减低以至完全消失,X线检查可见肺影缩小。治疗:在完善镇痛的基础上,作深呼吸和用力咳痰。若为痰液阻塞,可在纤维支气管镜下经逐个支气管口吸出痰液。

预防:术前禁烟2~3周,避免支气管插管,术后有效镇痛,鼓励病人咳痰和深呼吸。4)肺梗死:多见于骨盆、下肢骨折后长期卧床的老年病人。病人于麻醉后翻身时出现血压急剧下降、心搏减慢至停止、颈静脉怒张、发绀等症状;往往是深静脉血栓阻塞于肺动脉所致。抢救极为困难,应及时开胸心脏按压、并行肺动脉切开取栓。

预防:对原有血脂高、血液黏稠度大的老年病人,术前口服阿司匹林;麻醉诱导后翻身时动作宜轻柔。5)肺脂肪栓塞:多见于老年长管骨骨折行髓内钉固定或关节置换术病人。系器械挤压髓内脂肪,使大量脂肪滴入血,导致肺微血管广泛阻塞,造成肺动脉压急剧升高、急性左心衰竭、发绀、血压急剧下降,以至心搏停止等。抢救以循环、呼吸支持和纠正低氧血症为主。麻醉后适当扩容和血液稀释有助于预防。(2)循环系统:1)高血压:是全身麻醉中最常见的并发症。2)低血压:以往血压正常者以麻醉中血压<80/50mmHg、有高血压史者以血压下降超过术前血压的30%为低血压的标准。3)室性心律失常:也可因麻醉药对心脏起搏系统的抑制、麻醉和手术造成的全身缺氧、高或低碳酸血症、心肌缺血而诱发。对频发室性期前收缩以及室颤者,应予药物治疗同时电击除颤。预防:术前纠正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严重低钾者;麻醉诱导气管插管过程中,注意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避免插管操作所致心血管反应引起的心肌负荷过度;对术前有偶发或频发室性期前收缩者,可于诱导同时静脉注射利多卡因1mg/kg;麻醉中避免缺氧、过度通气或通气不足。4)心搏停止:是全身麻醉中最严重的并发症。前述呼吸、循环系统的各项并发症,如未及时发现和处理,均可导致心搏停止。需立即施行心肺复苏。

预防:严格遵守操作流程,杜绝因差错而引起的意外;严密监测,建立预警概念。(3)术后恶心、呕吐:为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自26%~70%不等。多见于上消化道手术、年轻女性、吸入麻醉及术后以吗啡为主要镇痛药物的病人。全麻术后发生的恶心、呕吐,可用昂丹司琼、甲氧氯普胺或丙泊酚治疗。预防:术前经肌肉或静脉注射甲氧氯普胺、氟哌利多、昂丹司琼、咪唑地西泮等均有一定效果。

牛刀小试:

答案请见最底部!!!

答案:1.B2.E

你的浏览,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儿童白癜风的早期症状
北京治白癜风的医院哪家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zulijian.net/fdmhl/124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