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简介
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是指嵌塞物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阻断组织血液供应所引起的病理和临床状态。常见的栓子是血栓,其余为少见的新生物细胞、脂肪滴、气泡、静脉输入的药物颗粒甚至导管头端引起的肺血管阻断。由于肺组织受支气管动脉和肺动脉双重血供,而且肺组织和肺泡间也可直接进行气体交换,所以大多数肺栓塞不一定引起肺梗塞。
————病人从急诊来,都有什么急症表现?
常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胸痛、咯血、惊恐、心动过速、咳嗽、晕厥、腹痛、下肢疼痛等.
超过80%的肺动脉栓塞患者有突发性呼吸困难症状,但也可表现为活动引起的渐进性呼吸困难。胸痛症状也是常见症状之一,需要与心绞痛引发的疼痛鉴别.
偶尔会伴随咳嗽或少量咳血。心率增快和呼吸急促也暗示着肺栓塞可能性,更严重情况下,灌注差会导致低血压,心输出量骤降则会引发昏厥,甚至心跳骤停.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肺动脉栓塞患者得到及时诊断,有效治疗,其短期死亡率可低于8%,但是70%的肺动脉栓塞患者没有得到正确诊断,其死亡率高达20%~30%.
另一方面,肺栓塞在不同病人身上的临床表现差异巨大,可以从无症状到发生猝死都有可能,并且常常不具特异性.
————病人做了检查没有?
早期正确诊断肺动脉栓塞是各科医生需要面对的极为重要和困难的问题,肺部增强CT是目前早期诊断肺栓塞的常用方法,但肺动脉造影仍是诊断肺动脉栓塞的金标准且可术中进行治疗,同时快速恢复肺动脉血流是纠正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关键,也是治疗肺动脉栓塞的关键
.
————病人表现考虑肺栓塞可能性大,建议介入治疗!!
适应证:抗凝治疗、全身溶栓治疗等内科保守治疗后仍反复发作的肺动脉栓塞者;存在抗凝、溶栓禁忌证或不能外科直视下取栓的患者;肺动脉栓塞引起肺动脉高压危及生命,需要急诊处理者。
禁忌证:无绝对手术禁忌;近期手术,外伤,凝血功能障碍等为相对禁忌。
基于导管的介入治疗肺动脉栓塞,其主要原理和优点是:直接器械血管腔内取栓,或者使血栓碎裂和/或将其从肺动脉近端移向外周,进而扩大灌注面积。并且可将纤溶药物直接注入血栓内,从而减少药物全身分布和降低诱发出血风险。
——肺动脉栓塞介入治疗
A.肺动脉造影见肺动脉内充盈缺损,以右下肺动脉为著;
B.采用导丝配合导管打通右下肺动脉主干,反复搅动碎栓;
C.引入球囊导管推挤血栓并注入溶栓药物局部溶栓;
D.复查造影见肺动脉血流大部分复通;
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是预防致命性肺栓塞的有效手段,可根据病情选择永久、可回收和临时的腔静脉滤器。一般在以下情况下均应该考虑行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包括有抗凝治疗绝对禁忌;充分抗凝治疗仍有复发性肺动脉栓塞;已经证实有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风险;或下肢深静脉血栓行血管内治疗者。
————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肺动脉栓塞具有简便、易行、安全有效和微创等特点,能够迅速解除肺动脉栓塞或有效缓解恢复肺动脉血流灌注,降低肺动脉高压。介入治疗中的导管接触性溶栓、碎栓和机械性取栓技术是肺动脉栓塞治疗领域的发展趋势.
医院心内一科二病区主任李红磊为病人做腔静脉滤器取出术。
——东原心内一科精英团队——(供稿:心内一科耿海丽)
感谢您抽出·来阅读此文
医院风采……
↓↓↓↓↓↓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