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年鉴》(AnnInternMed)近日刊登的一篇论文为临床医生提供了目前诊断急性肺栓塞的最优方法,以下为本文要点。
1.由于症状和体征的非特异性,肺栓塞在临床诊疗中往往难以得到及时诊断。
2.对于疑似肺栓塞,尤其是急性肺栓塞患者,过度使用CT检查及D-二聚体检测并不能改善患者诊疗,而且很可能增加非必要性医疗成本,并带来潜在的危害。
3.临床医生应该使用合理的临床预判方法以评估患者罹患急性肺栓塞的可能性,可选的方式包括威尔斯(Wells)肺栓塞预测量表和Geneva肺栓塞修正评分。
4.对于已经符合所有肺栓塞排除标准的肺栓塞低危患者,临床医生不应再嘱其接受D-二聚体检查或相关影像学检查。一般来说看,此类患者肺栓塞可能性低于1%。肺栓塞具体排除标准包括:年龄50岁,初始心率bpm,初始血氧饱和度94%,无单侧下肢肿胀,无咳血,无近期手术史或创伤史(4周内),无静脉血栓栓塞史,无雌激素服用史。
5.对于肺栓塞中度危险患者及未完全符合排除标准的低危患者,临床医生应使用高敏D-二聚体检测作为初始诊断方案,而不应将影像学检查作为中低危患者的初始诊断方案。
6.临床医生应使用年龄调整后的D-二聚体阈值表(年龄x10ng/ml)来判断患者是否需要影像学检查,而不是刻板的使用ng/ml单一阈值。
7.对于高危患者,临床医生应使用CT肺动脉造影(CTPA)检查。若患者存在CTPA禁忌症或CTPA不可用,应考虑换气-灌注影像学扫描。高危患者不应接受D-二聚体检测。
参考文献:RajaAS,GreenbergJO,QaseemA,DenbergTD,FittermanN,SchuurJD,onbehalfoftheClinicalGuidelinesCommitteeoftheAmericanCollegeofPhysicians.EvaluationofPatientsWithSuspectedAcutePulmonaryEmbolism:BestPracticeAdviceFromtheClinicalGuidelinesCommitteeoftheAmericanCollegeofPhysicians.AnnInternMed;:-
来源:医学论坛网
作者:大鹏译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