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栓塞是由于栓子堵塞肺动脉主干或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急症,如不能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治疗,患者可在数小时内死亡。近日,医院让一位溶栓后二次肺栓塞病人奇迹生还。
家住诸城市林家村镇的管先生年已54岁,近日,因突发呼吸困难2小时被紧急转入该院重症医学科治疗。回忆起当时的救治场景,科主任马常富说:“患者转来时喘憋非常明显,检查血氧饱和度不升,经询问家属说患者既往有心肌梗死、高血压病史,这时临床大多数会诊断为冠心病心衰,但是通过仔细的体格检查发现患者不完全符合心衰体征,同时综合患者指尖血氧下降程度、心电图及既往有肝癌病史,我考虑患者可能是肺栓塞,需要进行肺动脉的CT检查进行确诊。”
而此时患者病情危重,移动患者进行检查风险极高,马常富与家属详细讲明患者病情后,在征得患者家属同意的情况下,亲自与护理人员陪同患者进行了肺动脉CT的检查。结果验证了马常富的怀疑,CT显示患者双侧肺动脉均有血栓形成,病情十分危急!而就在检查结束的同时,患者突然出现心率、血氧饱和度的下降,喘憋又加重。医护人员们立即就地对患者抢救,经过积极救治,患者病情稍稳定后迅速转运回监护室。
确诊肺栓塞后快速溶栓是治疗的关键!可是这时家属却顾虑重重,马主常富反复与家属进行沟通交流,在讲明溶栓的必要性后家属终于同意溶栓治疗。早已经做好准备的医务人员迅速给患者进行溶栓,很快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就明显缓解,氧合明显改善。但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正当在场的医务人员要歇口气的时候,患者却突然口吐鲜血。医务人员在进行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检查的同时,紧急请口腔科医师会诊。口腔科医师刘祥泉在为患者进行了细致的检查后,最终确诊患者出血原因为牙齿松动,不会影响后续的抗凝治疗。医护人员在予以肾上腺素棉球局部压迫止血后,患者的出血情况明显改善,血常规及凝血功能也无明显变化,病情也在溶栓及抗凝治疗后逐步趋于稳定。
可是距离患者入科约30小时后,警报再次响起!患者又出现呼吸困难,氧合下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此时已是深夜,科主任马常富听到消息后,立即从家中赶来,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考虑患者再发肺栓塞的可能性极大,立即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抢救。肝素静推、补液、抗休克治疗……经过3个多小时的奋战,患者血流动力学终于稳定,医护人员们又一次将他从鬼门关给拉了回来。
考虑到患者身体基础条件差,且存在肿瘤、下肢静脉血栓,再发肺栓塞的机率仍然很高,科室护理人员加强了对患者的看护,限制了患者患肢的活动,并叮嘱患者杜绝用力大便等情况,患者病情逐步平稳,于重症医学科治疗6天后转普通病房治疗。
“急性肺栓塞属于急性危重病,抢救难度高,而溶栓后再发栓塞本来就极为少见,成功抢救病例更是罕见。”马常富说,此次成功抢救二次肺栓塞的案例,对重症医学科的业务技术水平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充分展现了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诊断及处理急危重症的能力。
科室简介重症医学科(ICU)成立于年12月1日,是一个封闭式的综合性ICU,现开放床位8张,分为一个监护单元和两个监护单间,承担着我市各类重症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的救治工作,使各种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有效、优质的医疗保障。
科室拥有医护人员19名(医生5名,护士14名),各级医师均能熟练应用各种动静脉穿刺插管、气管插管以及各种有创或无创的机械通气技术,熟知各种危重病的抢救治疗知识,全面、有效地对危重患者及高危手术患者进行各脏器支持、营养支持及抗感染治疗。
科室配备了先进的多功能床旁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微量泵、输液泵、排痰机、气压泵、空气消毒机、转运呼吸机等国内外先进医疗设备。可以为各类危重症病人进行连续的动态生命体征、动态酸碱平衡血气分析、肝功能、肾功能、血糖、免疫功能、营养状态及部分治疗药物血药浓度进行监测。通过动态、定量的监测,捕捉病人瞬间的变化,并依据国际最新的诊疗指南,结合中医中药技术,采取针对性综合治疗措施,对危重病人进行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该科通过全面系统的动态监护,可及时有效地实施相应的抢救措施,为危重病人的抢救提供了有利条件,能最大限度保障各种危重患者及高危手术患者的生命安全。
科训:有危必救,有求必应,争分夺秒,救命第一
咨询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