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一岁的婴儿,呼吸微弱,面色苍白,医生用右手手掌随着婴儿的胸廓起伏而辅助其呼吸,一下、两下……,婴儿脸色渐渐红润起来,一条生命瞬间被抢救过来了。这是发生在32年医院儿科病房的一幕,站在一旁的实习医生侯长毅被老师的举动震撼了,原来一名优秀的医生真的可以让患者起死回生!也是从那一刻开始,他暗自下决心,回到家乡,一定要做一名像样的医生!
时光荏苒,32年前的小侯大夫,如今已医院呼吸科资深专家老侯主任。提起侯长毅主任,西铁这片儿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阳光明媚的上午,小编来到侯主任的办公室,他给人的感觉冷静、从容,在他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名专家严谨求实的学者气质,但真正和我们交流时我们感受到的是热情诚恳,幽默风趣,几句礼貌的寒暄,我们的访谈开始了……
在学习的路上,他脚步未曾停歇
侯长毅年锦州医学院毕业后便开始了32年的从医生涯,作为一名医生,他深知从医的道路漫长而艰辛,绝不能固步自封,停滞不前,所以侯长毅格外珍惜每一次学习和深造的机会,在南京铁道医学院进修学习的一年,侯长毅“吸收”着呼吸内科领域的新理念和科研成果,脚步不停歇的学习,敢想敢为的执着,回院后他大胆的将所学的新技术、新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填补了我院多项呼吸内科的技术空白,如经皮胸膜活检术、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等,这些技术在市内也均处于领先水平。
岁老爷子,他亲自人工呼吸
一位岁高龄的患者推来时脸色苍白、呼吸微弱、神志不清,侯长毅初步判断为窒息,来不及上各种抢救设备,来不及推进病房,侯长毅立即跪在走廊地上实施抢救。
窒息抢救的关键是清除口腔分泌物从而保持呼吸道通畅,侯主任亲自为患者进行了近20分钟的人工呼吸,看见患者的面色逐渐从苍白转为红润,侯长毅很满足也很欣慰,小编很少听到像这样的大专家、大主任亲自给患者做人工呼吸,而这些在侯长毅身上却是常事,也许这就是一名医者对职业的理解,对生命的尊重。
大咯血的重患,他果断将其“倒立”
一次,一位支气管扩张的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了大咯血,一次咯血量就达毫升,血块堵住了气道,患者发生窒息,情况极其凶险,侯长毅闻讯立刻碰跑到病房,站到病床上,迅速抱起患者的下半身使其倒立,吩咐其他医生立即抠出患者口腔里的血块,在几名医生的默契配合下,血块终于顺利抠出来,4分钟便结束了这场与死神的“战斗”,从他平淡的讲述中,我们仍能感受到那场生死抢救的“惊心动魄”。听着这一次次的生死营救不禁让小编肃然起敬,作为一名医者是何等的伟大,而侯长毅则回以淡淡一笑,他说:“作为医生,这是平常事。而“平常”二字也是小编在采访中听到最多的表达。
怀疑肺栓塞,他绝对较真儿
9年前,一位40岁男患者就医,当时患者只是感到活动后气短。外院医生为其诊断是支气管肺炎和哮喘。来到五院后,侯长毅建议患者先做肺部平面CT扫描,患者却未见异常。侯长毅觉得这个患者有点“不对劲”,又为他做了肺部增强CT扫描,因为侯长毅的细心和坚持,患者被确诊为双侧肺动脉栓塞,没有被再次漏诊。好在双侧肺动脉没有完全阻塞,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后,患者康复出院。
患者出院后一阵后怕,如果没遇到侯长毅主任,没有他思维的缜密,没有明确诊断,如果双侧肺动脉完全阻塞,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以小见大,他的“吸痰”技术让同事崇拜
在呼吸病房,肺部感染的患者经常出现因痰窒息,而吸痰术是抢救窒息患者的急救护理技术。科室的小护士在患者窒息的危难时期都会向侯主任求救,因为他的吸痰术挽回过无数患者的生命,眼看着患者脸色变为正常,让同事们很是崇拜。后来侯长毅介绍,自己是凭着多年气管镜的基础,从鼻腔下到喉部的气管插管位置才能快速精确找到。侯主任谦虚的说:这都是小事……大专家的小事,让多少患者有了活下去的希望。
呼吸科的患者,他每天“心里有数”
采访中侯长毅笑着对小编说:“我就愿意给病人看病,只要大家忙起来我就高兴,医生才有价值。”作为呼吸科的主任,本来节假日是可以休息的,可是他在家待不住。每到休息日,他和妻子的对话总是这两句:“医院啊?”“医院,干啥去?”于是侯长毅每周末都到科里查房,看望病人,医生说,“我们也心疼主任,就是打电话跟主任详细汇报患者病情了,可是他还是要来,只有亲眼看见患者没事儿他才放心。”侯主任说,“习惯这东西不好改,大半辈子了,没啥别的喜好,我的生活很单调,就医院那点事儿,就患者那点事儿……”
正是他的这种态度,许多病人都成了他的“铁杆粉丝”、“知心朋友”。这让侯长毅觉得很欣慰,他说自己的社交圈子不大,朋友不多,可是一半都是因“病”结缘的。
谈及整个科室的配合,侯长毅说,呼吸科能有今天这样的团队不容易,是全科医务人员用真情真心换来的,不管是科室的医生、还是护士长唐红军带领的护士团队对工作对患者都非常负责任,而且热情极高,技术很好。他说,我们呼吸内科已经不是一个“科”,而早已成为了一个“家”。
这便是呼吸内科主任——侯长毅,32年来不忘“悬壶济世做仁医”的初心,用他的认真、耿直、仁爱践行着自己的诺言。年,侯长毅被评为“阜新市教文卫系统职业道德标兵”,这也是他用脚踏实地的行动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的回报!
采访最后,侯长毅主任笑着对我们说:“我儿子也是学医的,未来,也一定是一名优秀的医生!”
那一刻,他很骄傲,因为他的职业和职业精神深深的影响了儿子,儿子成了他的追随者,当然,他坚信儿子的从医之路会更稳更远!
张爽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