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2月28日,由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苏州工业园区心血管健康研究院、中国胸痛中心联盟与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共同发起的胸痛中心系统化建设参访会(青岛站)医院顺利举办。会上专家们对年胸痛中心发展情况、年工作规划做出总结展望,并就“如何建设规范化胸痛中心”、“院长在胸痛中心建设中的作用”、“从胸痛中心到心血管疾病全流程管理”等课题分享了宝贵经验,医院胸痛中心系统化建设流程进行培训指导,医院胸痛中心专业诊疗水平及临床技能。
参会专家:医院尹作民教授、医院(青岛)由倍安教授、医院平度院区周长勇教授、中国胸痛中心总部倪若辞老师、医院张涛教授、医院高希春教授、医院刘俊海教授、医院路长鸿教授、医院于波涛教授等。
尹作民:尽绵薄之力提升县域医疗水平、推进分级诊疗的落地
年全球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为维持常态化胸痛中心建设工作,中国胸痛中心联盟积极开展抗疫驰援活动,组织捐赠、线上交流活动,并在确保常态化防疫情况下调整胸痛中心诊疗流程。在过去的一年,中国胸痛中心联盟持续对组织管理体系、认证标准、协同工作体系进行优化拓展,不断提升认证工作质量;将落实分级诊疗制度与深化胸痛中心救治体系有机结合,设立了胸痛救治单元;响应国家建设智慧医疗号召,加强信息化建设,搭建并完善胸痛中心工作平台。胸痛中心的建设成果获得广泛认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纷纷发文对胸痛中心建设表示支持,推动了胸痛中心建设进度。目前全国胸痛中心建设注册数量超过家,通过认证单位家,完成个地市、州、地区90%覆盖。为了增强百姓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和能力,中国胸痛中心联盟着力开展科普教育,提高公众健康素养,防治结合提升我国胸痛中心救治质量。
年中国胸痛中心联盟将继往开来,继续加强与政府部门互动,促进胸痛中心建设相关推动政策文件发布,争取更广泛的行政支持;提升胸痛中心再认证、常态化质控力度,确保质量持续改进;加速信息化建设、推广远程医疗,建设“智慧胸痛中心”。新的一年,胸痛中心工作有延续有创新,今年胸痛中心将加强示范基地的管理与覆盖,增设示范基地;推动落地患者院内外全流程管理及分级诊疗,推进胸痛中心ACS患者随访管理;延伸胸痛中心内涵,深化协同救治体系建设。
由倍安:明确重点,促进建设规范化胸痛中心
建设规范化胸痛中心建设,需建立在深刻理解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建设核心理念和紧迫性的基础上。当前心血管病死亡率居我国城乡居民主要疾病死因构成首位,且逐年攀升,而现有的急性心梗救治体系不适应救治需求,存在救治时机延误、学科协作不足、患者经济负担重等问题。为此,国家卫健委及地方政府积极发文,促进重塑或加强急救体系建设。为提升同质化建设,中国胸痛中心联盟发布了《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中国基层胸痛中心认证标准》,分别对胸痛中心建设的基本条件与资质、对急性胸痛患者的评估和救治、院前急救系统与院内绿色通道的整合、培训与教育、持续改进等内容做出规定。蒋峻教授指出,在胸痛中心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需抓好关键环节,切实落实基础性工作,推动质量改进,重视院长的作用。最后,由倍安教授强调了流程图涵盖范围、培训教育要点和数据库质量管理要点。
周长勇:院长在胸痛中心中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内统筹协调,对外沟通合作
周长勇教授指出,胸痛中心建设是院长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需要院长对内积极协调统筹,对外主动沟通合作。具体包括:1.组织召开全员动员大会,提高全员对建设胸痛中心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2.院长挂帅做好胸痛中心顶层设计,身先士卒发挥带头指导作用,如亲自参与创建工作,成立胸痛中心委员会;平衡多方利益,明确各科职责,做好监督工作等。3.主持胸痛中心建设专题协调会,有效整合院内资源,切实解决建设问题,落实胸痛急救配套功能区域设置及标识,将医院指控体系管理。4.制定并监督落实奖惩制度。5.医院外部资源,与、医院签署共建胸痛中心协议,争取当地政府部门行政支持和媒体宣传参与。
倪若辞:建立胸痛中心良好发展模式,提升有效救治质量
胸痛中心是目前国际上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