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长治二院心内科
在姜立清主任的带领下
成功完成
复杂房颤绿色射频消融手术
标志着长治二院心内科
电生理检查及治疗
向更高难度更新技术
迈出了
更坚实的一步
患者情况
患者,女性,67岁。七年前曾因“冠心病、房间隔缺损、阵发性房颤”医院心外科行一站式“冠脉搭桥术、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房颤外科射频消融术”。
入院前一周,患者再发房颤,并出现了黑懵、胸闷、全身无力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症状。
为避免发生严重的心脑血管事件危及患者生命,需要尽快控制房颤的发生。
姜立清主任立即组织心内科介入团队讨论病情。考虑到患者心脏曾有3种既往手术史,目前服用多种药物常规治疗,药物保守治疗的效果差,并容易出现头晕、恶心、出血、高血压、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行“房颤射频消融手术”治疗是最佳的选择。但是患者心脏病史复杂,极大的增加了手术难度。
手术现场
手术顺利完成
姜立清主任与科室介入团队全面分析了手术的难点,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及患者术后获益的情况,与国内电生理顶级专家多次沟通后,为患者制定了目前国际、国内先进的绿色房颤射频消融手术方案。
手术仅用时一个半小时。术中成功诱发房颤,消融后消失,患者全程无任何不适感觉。
腔内超声引导下放置冠状窦电极
术中三维标测图
术后生命体征平稳
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持续心电监护显示房颤未复发。
“绿色介入”
为房颤患者
撑起安全的保护伞
房颤是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的心律失常,人群发病率高达0.4%。它几乎见于所有的器质性心脏病,在非器质性心脏病也可发生。易导致心力衰竭和动脉栓塞,是脑卒中最常见的病因,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健康,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负担。
房颤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2.电学治疗(电除颤,导管射频消融术)。3.外科手术治疗。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射频消融术。
传统房颤射频消融术时间长,照射X线,使用造影剂等给患者及医务人员会造成很大伤害。
长治二院
目前开展的“绿色介入”是指
在三维标测系统及
腔内超声(ICE)引导下完成
消融前准备
构建模型
射频消融
三步手术过程
全程“零射线”
最大程度地保护了
患者及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
专家简介
姜立清
主任医师
副教授
心内科博士、博士后
哈尔滨医科大学心血管内科硕士研究生
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内科博士研究生
(导师:胡大一教授)
中国医科大学心血管内科博士后
首都医科医院原心脏中心主任
首都医科医院原介入诊疗中心主任
首都医科医院原内科教研室主任
南方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介入诊疗方面:从事介入心脏病学工作十余年,掌握冠脉造影、肺动脉造影;周围肢体动脉造影及肾动脉造影等操作技术;擅长复杂冠脉支架植入术、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开口病变、分叉病变及左主干等复杂病变的支架术,对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完成冠脉手术余例,所完成的病例多次在省及国家专业学术会议上发言及学术交流。能独立开展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介入治疗,共完成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术近余例,血管开通时间缩短到50分钟。熟练进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技术,救治了几十名大面积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病人。普通内科及心内科临床方面:能规范熟练处理大内科及心内科急危重症;对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左心衰竭、高血压急症、肺栓塞、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等处理有较丰富的经验;掌握常用的内科诊疗规范和技术操作,能独立进行床旁心脏超声检查、心包穿刺、食道调搏及深静脉置管等。科研教学方面:在工作之余,从事医学院校的带教工作,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临床工作中,带领科室医师及研究生进行教学查房,并积极开展科研立项,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出诊时间记好了
每周二
上午8:00-12:00
怎么样才能预约到专家呢?
小编马上告诉您
-
供稿丨赵宇声
编辑丨卞晨
审核丨雷赫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