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久坐伤身,昨天一篇新闻又在网络炸开了锅。上班做设计,下班后玩网络游戏,一男子每天要在电脑前坐12小时以上,没想到“坐”出两度肺栓塞,还险些猝死,赶紧一起来看下怎么回事。
长期久坐,坐到腿肿胸痛32岁的王先生,是一名设计师,白天需要在电脑前长坐做设计。几个月前他迷上了一款网络游戏,下班回到家也坐在电脑前。半个月前,王先生感觉到腿肿了,还时不时的胸痛,医院检查后发现,右下肢股静脉内血栓形成,肺动脉CT造影提示“肺栓塞”,在心血管内科经过抗凝等对症治疗后症状得到缓解。
沉迷游戏,再次导致肺栓塞出院后,王先生很快忘记了医生的交代,继续坐在电脑前打游戏。上周,王先生又出现之前肺栓塞相应的症状,还感到胸痛、呼吸困难。王先医院看病,医生检查发现这次的肺栓塞症状比之前更严重,病情凶险需立即治疗。
金球康健康专家介绍,像王先生这样的久坐一族,容易形成深静脉血栓,长时间静坐后因发生肺栓塞而导致猝死的病例越来越常见。这类疾病发病常常没有征兆,发病快,抢救成功率低等。
关于肺栓塞肺栓塞是由于内源性或外源性的栓子堵塞肺动脉主干或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包括肺血栓栓塞症、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肿瘤栓塞等。其中肺血栓栓塞症是最常见的类型。
引发因素1.年龄因素
资料表明,肺栓塞的发生年龄多在50~65岁,儿童患病率约为3%。而60岁以上可达20%。90%致死性肺栓塞发生在50岁以上。在女性20~39岁者其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较同龄男性高10倍。
2.活动减少
因下肢骨折、瘫痪、重症心肺疾病、手术等原因,致使长期不适当的卧床,或健康人平时肢体活动减少,降低了静脉血流的驱动力,导致血流淤滞,深静脉血栓形成。
3.静脉曲张和血栓性静脉炎
肺动脉造影和肺灌注扫描显示,51%~71%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可能合并肺栓塞。因静脉曲张和深静脉血栓性静脉炎患者,由于各种原因,一旦静脉内压急剧升高或静脉血流突然增多,栓子脱落而发生肺栓塞。
4.心肺疾病
25%~50%的肺栓塞患者有心肺疾病,特别是心房颤动并伴有心衰的患者最易发生。
5.创伤
15%的创伤患者并发肺栓塞,其中胫骨、骨盆、脊柱骨折常易发生肺栓塞;此外软组织损伤和大面积烧伤也可并发肺栓塞,可能因为受伤组织释放某些物质,损伤了肺血管的内皮细胞或造成高凝状态所致。
6.肿瘤
许多肿瘤如胰腺癌、肺癌、结肠癌、胃癌、骨肉瘤等均可合并肺栓塞。
7.妊娠和避孕药
服用避孕药妇女静脉血栓形成之发生率比不服药者高4~7倍。有报道静脉输注雌激素者亦可诱发肺栓塞。
另外,肥胖、某些血液病、糖尿病、肺包囊虫病等也是肺栓塞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如何预防肺栓塞在美国,肺栓塞每年发病率约60万,三分之一死亡,占死因第三位。所以,一定要及早预防,及早治疗!
1一级预防:适当运动正常人应防止长时间肢体不活动,适当运动,上班、乘飞机、坐车时间隔1个小时要注意活动下肢;同时,防止骨折等创伤。
2二级预防:尽早下床高危人群,对下肢静脉炎、静脉曲张应及时治疗;手术后的病人要早下床活动,促进血液循环,骨科关节置换术后药物抗凝预防。
3三级预防:及时治疗发生肺栓塞时,要及时抗凝甚至溶栓,建议抗凝的同时坚持服用天然安全的溶栓产品,如纳豆片,它富含溶解血栓超强的天然活性分子纳豆激酶以及天然降脂降压食品红曲,长期服用能够帮助降低血液粘稠度,清除血管壁堆积的垃圾毒素,加速血液循环,保持血管弹性,有效预防肺栓塞的再次发生。
(以上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