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肺血栓栓塞症
l肺栓塞包括:肺血栓栓塞(最常见)、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
l肺血栓栓塞症(PTE):引起血栓主要来源于下肢深静脉,特别是从腘静脉上端到髂静脉段的下肢近端深静脉。常为多部位或双侧性的血栓栓塞;更易发生于右侧和下肺叶。
l血流动力学改变:
栓塞----肺动脉收缩----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后负荷增大----右心室扩大---右心功能不全;
主动脉低血压、右心室压力增高---冠脉灌注压下降---心肌缺血---心绞痛。
l气体交换障碍:
①栓塞部位肺血流减少---无效腔增大;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增大)
②肺泡萎陷---呼吸面积减小--肺顺应性下降----肺不张;
③累及胸膜,可出现胸腔积液:多在血栓同侧出现,以血性、渗出液为主;
④呼吸功能不全:低氧血症、代偿性过度通气(低碳酸血症)、相对性肺泡低通气。
u通气/血流比例正常值(V/Q)约为0.8,无论增大还是减小都是导致机体缺氧,动脉血氧分压下降的主要原因。
uV/Q减小:多由于肺泡通气量减少,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病(尤其是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肺水肿,神经肌肉性疾病(多发性脊髓神经根炎),呼吸中枢抑制(麻醉药过量,脑疾患)等病,此时呈现通气功能障碍,不但造成低氧血症,还出现二氧化碳潴留,引起高碳酸血症。
uV/Q增大:肺泡通气量加大,亦可能由于血流灌注减少,前者形成无效通气;后者见于肺血管性疾病如肺栓塞,血流量减少,不能携带足够氧,造成低氧血症。
l临床表现:
症状:呼吸困难、急促(最常见);晕厥(可为PTE唯一或首发症状);胸痛、咯血、低热等。
体征:呼吸急促、发绀、肺部哮鸣音、湿啰音、胸腔积液等;窦性心动过速等。
l分类:
1.高危PTE:以休克和低血压为主要表现,右心功能不全------溶栓+抗凝
2.中危PTE:血压正常,存在右心功能不全(和)或心肌损伤---抗凝+溶栓或不溶栓
3.低危PTE:血压正常,无右心功能不全和心肌损伤--仅抗凝
l检查:CT肺动脉造影:最常用、确诊金标准。
动脉血气分析:低氧血症、低碳酸血症、肺泡-动脉氧分压增大。
l治疗
?抗凝:
基础性治疗,药物包括低分子肝素、肝素、华法林
不存在危险因素:3~6个月;
栓子来源不明:至少6个月;
对并发肺心病或危险因素长期存在者,抗凝时间应延长,达12个月甚至终生抗凝。
抗凝并发症:出血。肝素引起出血----鱼精蛋白;华法林引起出血----维生素K。
?溶栓:
治疗时间窗14天;
溶栓绝对禁忌症:活动性出血、近期颅内自发性出血;
溶栓适应症:主要适用于大面积肺血栓栓塞(出现休克、低血压症状,溶栓首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