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岁的闫阿姨因为近来间断心悸不适入院,住院后查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发现频发室性早搏,结合闫阿姨的其他相关检查结果诊断为特发性室性早搏,于是做了立体定位下的射频消融术,术后心电图以及心电监护均未再发作室性早搏,阿姨也没有再出现心悸不适,但是在术后的第一天晚上,值班大夫正在为闫阿姨去除包扎伤口的绷带时,闫阿姨突然出现胸闷、头晕不适,伴随小便失禁,持续了有3分钟左右,值班大夫立即将闫阿姨的情况汇报给了张杰主任,张主任又仔细询问了闫阿姨的情况,职业的敏感性让张主任立刻想到了肺栓塞可能,于是立即让闫阿姨吸上了氧气,并急查了凝血功能,结果出来后D二聚体竟然达到了ng/ml(正常小于ng/ml),肺栓塞的可能性极大,于是立即将闫阿姨送到导管室行肺动脉造影及下肢深静脉造影,果然,在肺动脉及下肢的深静脉里发现了大量的血栓,张主任为闫阿姨在下腔静脉放置了静脉滤器,防止下肢静脉的血栓继续脱落至肺动脉,并应用了溶栓、抗凝等药物,经过精心的治疗后闫阿姨的身体很快恢复了,后来再次复查凝血功能都已经恢复了正常。
张杰主任说:“这是住院病人治疗期间的一个小插曲,但是假如我们没有注意到这个情况,很可能就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张杰主任介绍,急性肺栓塞主要由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病理生理特征;急性肺栓塞会导致肺动脉管腔阻塞,血流减少或中断,引起不同程度的血液动力学和气体交换障碍。轻者几无任何症状,重者因肺血管阻力突然增加,肺动脉压升高,压力超负荷导致右心室衰竭,这是急性肺栓塞死亡的主要原因。急性肺栓塞可没有症状,经偶然发现确诊,部分患者首发表现为猝死;肺栓塞的强易患因素包括重大创伤、外科手术、下肢骨折、关节置换和脊髓损伤等;中等易患因素包括膝关节镜手术、自身免疫疾病、遗传性血栓形成倾向、炎症性肠道疾病、肿瘤、口服避孕药、激素替代治疗、中心静脉置管、卒中瘫痪、慢性心力衰竭或呼吸衰竭、浅静脉血栓形成;弱易患因素包括妊娠、卧床3d、久坐不动(如长时间乘车或飞机旅行)、老龄、静脉曲张等。特别对于术后卧床的病人,尤其要注意,必要的时候可以用血栓泵辅助下肢静脉回流,避免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引起的肺血管栓塞。
郑州七院心内五病区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