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洋县一名52岁农民,因腿部骨折在家静养一个多月。没想到,久未活动的下肢静脉血管里,悄悄“长”出了许多小血栓。这些血栓偷偷“跑”到肺动脉血管内,将肺动脉堵塞后形成了肺栓塞,竟然差点让他丢掉性命。
到荆门、医院治疗,呼吸困难等症状却没有丝毫改善。患者辗转来到荆州二医求诊时,因呼吸衰竭随时面临猝死的危险。荆州二医党委书记、首席医学专家吴国栋紧急组织多学科专家会诊,并迅速为患者打通急救绿色生命通道。在重症医学科、放射介入科等医护人员的接力营救下,患者最终化险为夷。
患者康复后与汪建成主任握手言谢
翻修屋瓦摔骨折
呼吸困难险丧命
人生无常,疾病可能不期而至。面对疾病,医院和专家,找准病因与治疗方法,对患者而言,是不幸中的万幸。沙洋县十里铺镇52岁的张先生(化名),对此感受颇深。
年12月17日,因前段时间家中经常漏雨,张先生决定对屋瓦进行翻修。不料,在施工过程中,他不慎从屋顶上摔落下来,造成右腿膝关节部位受伤。医院诊断为胫骨平台骨折,对其进行了骨折复位、石膏固定等处理后,叮嘱他近段时期在家卧床静养。
然而,让张先生没有想到的是,在家疗养了一个多月后,他突然感到有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且程度一天比一天严重。今年2月1日,在医院治疗无效后,当地医生建议张先生立即就近转诊到荆州治疗。
2月2日18时许,转到荆州二医时,张先生已经气若游丝,处于濒临死亡的边缘。
重症监护稳体征
后续治疗赢时机
患者生命垂危,情况异常危急,抢救机会稍纵即逝。荆州二医立即开辟急救绿色通道,将张先生紧急送往重症医学科抢救。
荆州二医重症医学科主任田孝军从医20余年来,对救治各类急危重症患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通过简短询问患者家属以及快速查体,田孝军初步分析,张先生可能患有心梗或肺栓塞,但也不排除肺气肿、重症肺炎等疾病的可能性。
与此同时,荆州二医党委书记、首席医疗专家吴国栋也在第一时间赶到重症监护室。在他的组织协调下,重症医学科、急诊科、心内科、呼吸内科、CT室、介入室、超声科等多学科立即组成抢救小组,全力以赴开展抢救工作。
当务之急,是要首先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为后续的系列检查、诊断及治疗赢得宝贵时机。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心肺复苏……经过一系列抢救措施,张先生的生命体征开始逐步稳定下来。
紧接着,抢救小组快速反应,迅速完善一系列检查。经过心电图检查,排除了急性心肌梗塞可能。而进一步的DSA血管造影显示,张先生左肺动脉重要分支血栓堵塞,髂总静脉有深静脉血栓。这些检查结果,确定了肺栓塞的诊断。
介入取出肺血栓
危险因素得解除
骨折,一种听起来并不可怕的疾病,也会要人性命?可能许多人认为这是一句笑话,并不太相信。
荆州二医放射介入科主任汪建成博士解释,肺栓塞是骨折的并发症之一,骨折病人长期卧床缺乏运动,使得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进而形成血栓。这些血栓脱落后,随着血液循环进入肺动脉,导致肺动脉堵塞形成肺栓塞。肺栓塞十分凶险,其临床典型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咯血等,严重时可引起心肺功能衰竭而发生猝死。
此时此刻,病人随时可能因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因而抢救刻不容缓。经过抢救小组的多学科专家会诊,一致决定将其立即转入放射介入科施行介入手术治疗。汪建成博士通过介入下精准肺动脉造影,发现张先生的肺动脉右侧主干已经堵塞,从而进一步确诊为肺栓塞。
为防止下肢静脉血栓脱落进一步加重肺栓塞,汪建成博士决定先行下腔静脉滤网植入。由于血管内的血栓较多且较大,汪建成博士通过导管注入溶栓剂,将血栓尽量缩小,最后将血栓全部捣碎后吸出体外。
从2月2日18时张先生入院,抢救工作一直持续到次日凌晨2点才结束。术后,张先生呼吸困难等症状随即消除。再次检查发现,其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等指标均恢复正常。
患者生命相托
医生收获感动
都说现在医患关系紧张,相互之间难以信任。可是,在张先生的治疗过程中,荆州二医的医护人员却收获了满满的感动。
手术顺利完成后,为避免下肢静脉血栓再次脱落,导致肺栓塞复发,张先生仍回到重症医学科继续观察了4天。期间,汪建成博士对张先生进行了静脉血管抗凝、溶栓等治疗,并在下腔静脉内放置滤网,防止血栓的再次脱落栓塞肺动脉。
2月7日,张先生逐渐恢复健康,由重症医学科转到了普通病房。
2月12日,考虑到体内长期放置滤网,可能更容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对张先生的健康反而不利,汪建成博士准备为他取出滤网。当汪博士说明取网的原因与意义时,张先生充满感激地说:“我这条命都是二医给的,你说怎么弄就怎么弄,我相信你们!”患者将自己最宝贵的生命,毫无保留地托付给医生,这是何等的信任啊!在场的医护人员,无不为之动容。
2月13日,正在农历腊月二十八。这天下午,已经恢复健康的张先生顺利地办完出院手续,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回沙洋过春节。临行前,记者采访了张先生。他说,手术前,胸口一直感觉有块大石头压着,气憋得很难受;手术后,呼吸就马上通畅了。张先生的内心充满了喜悦与感激。
据了解,张先生出院后,仍将服用半年的化栓药物。
患者康复后与重症医学科主任田孝军(右)、放射介入科医生(左)合影
多学科联合诊疗
快速急救显优势
辗转荆门、医院治疗无效,而死神却在一步步逼进。张先生的最终成功救治,是荆州二医“多学科诊疗、快速绿色通道”模式的又一成功范例,体现了该院综合救治急危重症患者的实力与水平达到了新高度。
从患者入院时起,荆州二医快速开通急救绿色通道,各学科之间实行了无障碍转诊,为抢救赢得了宝贵时间。在吴国栋的统一指挥调度下,急诊科、重症医学科、放射介入科、心内科、呼吸内科、CT室、超声科等多学科专家,迅速成立抢救小组,紧急进行集中会诊。
先稳住患者生命体征,再迅速完善相关检查,快速诊断找准病因,最后对症精准施治……各科专家凭借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充分发挥团队的智慧与优势,整个抢救过程无缝对接,既指挥得当又精确高效,既训练有素又配合默契,体现了“快”“准”的特点。
据了解,近年来,荆州二医在我市率先建立了消化学科群、神经疾病学科群、骨科学科群等多个学科群,在多学科联合诊疗(MDT)上探索出了许多有益经验,并成功救治了众多急危重症患者。
重症医学科田孝军主任
介入室主任汪建成
百医院健康--
号:jzs2yy
在这里,读懂健康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医院电话咨询白癜风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