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4月份,家住五华县双华镇的张伯因体检时检查出肾囊肿,儿子带他到医院医院进行全身检查。可没想到,检查结果一出来,张伯体内的这个东西令医生都吓呆了,一边马上要求张伯躺在床上不能动,另一边,医生护士将张伯转为特级护理,严密观察。张伯体内究竟检查出了什么东西,会令医生如此紧张呢?
医院医院普外科二区病区区长周志涛:
血栓已经超过了长13厘米,基本上占满了整个下腔静脉的直径,这血栓比我们的手指可能还要粗一点点。
医生向记者解释,张伯下肢静脉中的巨型血栓极其罕见,一旦这个如成人食指粗的血栓脱落,随着血液冲向肺动脉,10秒内将导致大面积肺栓塞,死亡率高达95%!
可令医生更加胆颤心惊的是,通过CT检查可以清晰地看到,巨大血栓跟血管壁仅有一点点的粘连,随着脉博的一次次跳动,这个血栓犹如“炸弹”,不知何时会被引燃。
医院医院普外科二区病区区长周志涛:
这个血栓是在下腔静脉里面飘浮着,一旦脱落,后果是致命的,所以我们医生非常紧张,马上让病人暂时别动了,躺着,绝对卧床。想置一个滤器,把血栓给挡在下肢静脉里面不让它出来,医院来说还是一个空白。
医生们快速判断:病人不能动,更不可能搬动、转院,当下必须保障血栓不脱落。医院来说还是一个空白,那办法似乎只有一个:医院!随后,医生迅速与科室学科带头人关守海教授汇报,关教授得知张伯病情如此危急,马上决定从广州坐飞机飞往梅州,主持手术!
广告时间
广告时间
关教授看完张伯的资料后认为张伯的病情非常危重,需要马上置个滤器将血栓控制在下腔静脉里面。一旦血栓发展会将肾静脉给堵住,肾里面的血就回不来了,容易引起肾衰竭。
关教授通过介入微创治疗技术,顺利地将一个下腔静脉滤器放入张伯的下腔静脉当中,将血栓“卡住”并控制在了肾静脉下方,这就不用担心血栓脱落后在体内到处游走,给张伯造成致命打击了,也避免了肾静脉的堵塞导致肾衰竭的发生。有了中山三院的托管和技术支持,医院的医生们很快便通过药物对张伯体内的巨大血栓进行溶栓、抗凝的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手术后两个多月的时候,张伯回来再次做检查,发现血栓溶掉了。
在医院的病床上,记者见到了张伯。他看起来精神还不错。他告诉记者,自己今年68岁了,本来身体出现了小问题,想着做个小手术。没想到竟然检查出这么一个巨大血栓。现在好了,通过治疗,血栓溶解了,危险也排除了。
张伯
听说过脑血栓,心肌梗塞,医生说我有血栓,当时心情就是比较紧张的。
血栓全部溶解了,张伯一家心里的大石头总算放下了。采访时,医生告诉记者,张伯算是非常幸运的,假如血栓没有脱落,而是继续增大,还可能导致肾脏血流回流受限,严重的将导致肾功能衰竭。所以,身体里的巨大血栓就如同一个隐匿的炸弹!看到这里,大伙可能就会问了,身体怎么会形成这么巨大的血栓呢?平时有没有什么预防保健的方法呢?
张伯告诉记者,他是一位退休的乡村教师,有14年的高血压病史。年轻时,因职业关系长年久站,退休后本就不爱运动的他,加上腰椎有点小毛病,腿脚不好,不能久坐也不能久站,疲惫的他就更不爱动了。
医生向记者解释:血管内壁损伤、血液高粘稠状态、血流缓慢,三个条件同时具备就很容易形成静脉血栓。那在日常生活当中要如何预防保健呢?
医院医院普外科二区病区区长周志涛:
尽可能清淡饮食,不要吃一些比较肥腻的,比如说肥肉,动物脂肪高的,动物内脏,还有其他含胆固醇比较高的东西,容易形成血管内皮的沉积,形成粥样斑块,斑块一脱落就容易形成内壁损伤。
此外,吃肥腻的东西、喝水少容易使血液粘稠。少运动、在家里久坐、久躺、久站则会引起血液缓慢。
医院医院普外科二区病区区长周志涛:
常运动,保持血液对血管的冲刷,不要让它有垃圾一样的东西堆积在血管壁上。睡觉前喝一杯水,晚上起来上厕所,上完厕所之后再喝一小杯水,补充一点回去,早上起床上洗牙洗脸之后再喝一杯温开水。
嗯!希望大家能牢记医生的提醒!
这3篇文章梅州人都在看
?洗澡时一抬头,女子竟与男邻居打了个照面.....一男子偷窥女邻居洗澡被拘!
?为了一筐红菇,大埔百侯一老汉意外坠崖身亡!
?掉馅饼!女子名下意外多出几张外地银行卡,卡上还有余额,7年前曾丢过身份证!
温馨提醒:如果您的物品丢失了,可在《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