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国肺栓塞与肺血管病防治协作组工作的逐步深入,我国肺栓塞与肺血管病诊疗技术、诊断意识已有显著提高,临床医生的诊疗水平更是今非昔比。
10余年来,协作组经历了两度更名,使用过三个名字。年6月,协作组刚刚成立时将名称定为“全国肺栓塞协作组”;年,为顺应国际上重视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趋势,更名为“全国肺栓塞与深静脉血栓形成协作组”;近年改为“全国肺栓塞与肺血管病协作组”。从肺栓塞到静脉血栓栓塞症到肺血管病,名称的变迁反映了我们对肺血管疾病认识的深入,也反映了我们的专业方向从单一疾病到多学科、跨领域疾病的方向发展。在肺血管疾病防治和研究中,多学科合作是必然趋势。回顾近10年来的工作历程,学组在肺栓塞防治研究领域中的成绩,无不渗透着多学科共同努力、共同协作的结果。在与其他兄弟学科乃至与国际相关领域的合作中,我国的呼吸医师应该一如既往地在肺栓塞与肺血管疾病领域中承担责任,发挥主导作用,推动学科的共同发展,进一步推进我国肺栓塞、肺动脉高压的规范化诊断与治疗,构建肺栓塞与肺血管病的防治体系,深化研究工作,全方位加强管理,全面提升国内肺栓塞与肺血管病防治的整体水平,真正造福于我国广大肺血管病患者。毫无疑问,肺栓塞和肺血管病是呼吸学科中的黄金领域,于患者、于个人、于学科、于医院、于医学界、于社会,都至关重要。因此,在这个“不治不行、治了就有效果”的肺血管病领域,呼吸医生应加强与各相关科室合作,努力为患者解决实际问题,科学作为、有效作为。坦率地讲,协作组这个团队是一个有闯劲儿的团队,但应该进一步提高标准,积极探索,力争超越自己当前的水平,使“不可能”的事情变成现实。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我们要有梦想、有想法、有进取心,有坚实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