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一种说法,长期大便不成形,可能是肠癌、胃癌的信号,事实果真如此吗?今日就与大家聊聊大便不成形的那些原因。
先来看看正常大便是什么样的?
大便的颜色、质地、形状等是最能反映一个人身体健康状况的。大家可以根据以下现象来辨别自己的大便是否正常:
1性状
条状软便不粘连。健康的大便多呈条状软便,在便池内不粘连,能浮在水面,水冲即净。糊状、没有干结成块的大便也属正常。食物蛋白质高时,大便会偏硬,近似黏土;碳水化合物高时,大便则偏软或成糊状。
2颜色
黄色或黄褐色。正常大便呈现黄色或黄褐色。摄入奶制品,大便多为淡黄色;吃较多绿色蔬菜时,大便会偏绿;吃肉较多,大便为棕黄色;吃猪血、猪肝,或服用某些中药时,大便发黑。
3气味
带有微臭。由于细菌分解产生的粪臭素等,正常大便是微臭的,爱吃肉的人气味会重一些,素食者味轻。如果臭得难以忍受,可能有健康问题。刺鼻酸味、烧焦味都可能由消化不良引起;腥味,则可能意味着消化道出血。
4数量
“一条便”约克。健康大便多呈形如香蕉的条状,每条长度约10~15厘米,重量约克,每次排2~3条。排便量可因食量、食物种类等发生改变,如膳食纤维摄入较多,排便量会增加。
5次数和习惯
每日一次,晨起排便最佳。排便次数和习惯因人而异,每日一次、晨起排便者居多。一般而言,无排便困难及其他不适,1~3天排便一次不算便秘,一天排便不超过3次不算腹泻。
6排便感觉
5分钟内排出,无残留便意。能在1~2分钟内自然、通畅地排出,整个时间不超过5分钟,便后觉得轻松,没有残留便意,就是正常“畅便”。
大多数人大便每天1次,少数人一天2次或2~3天1次。正常大便呈黄色成形香蕉状。
我们常说的“不成形”是什么意思?
大便不成形不是指大便稀薄,而是指大便形似溏泥,俗称薄粪、溏便。与腹泻不同,一般排便次数可不增多,也可次数稍有增多;
大便排泄不畅,或有排不尽的感受为大便粘滞不爽。两者可单独存在,有时也可交替发生。
什么情况需做个肠镜检查呢?
突然出现腹痛、腹泻的话,可以先尝试一下胃肠功能调节,根据调节的情况来做下一步的判断,但是若出现腹痛、便血、大便不成形的情况,建议做一下肠镜来观察一下是否出现肠道的器质性病变,还能够通过肠镜夹取活检来确定病理类型,因此出现这些情况,尤其是年纪过了40岁,做一次肠镜还是有必要的。
如果是长期大便不成形,平时注意饮食,少吃高脂肪、高油脂、油炸食物,少吃生冷食物,不吃刺激性食物,不要暴饮暴食,这些措施可以缓解症状。
温馨提示本平台已经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