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坛纪要
4月21日(星期六)下午14:30时,东海岛区域胸痛中心联盟建设学术论坛在我院8楼会议室举行,湛江市开发区卫计局领导张财喜、医院专家一行5人、东海岛各区域基层卫生院代表、医院各科室临床科室人员参加了学术会议。此次会议的主题是:东海岛区域胸痛中心联盟建设学术论坛。学术会议由医院陈建英主持。
会议开始,湛江市开发区卫计局领导张财喜发表致辞:为进一步落实湛江市关于推动我市胸痛中心建设的目标,在湛江市开发区卫计局领导的指导下,医院联合医院举行区域胸痛中心联盟建设学术论坛。希望此举能提高医务人员对胸痛中心建设的认识,打造区域胸痛中心建设沟通的平台,医院之间的沟通,针对胸痛中心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加强合作,增加互信,畅通胸痛患者救治的通道,提高胸痛患者救治成功率,加快我市胸痛中心的建设。
随后医院专家李波、吴金波、李果明分别为参会人员讲解: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如何建设基层胸痛中心、胸痛的鉴别与诊疗的重点内容。
会议时长3小时30分,东海岛各区域基层卫生院代表、医院各科室临床科室人员认真听取领导的讲话以及医院专家们的培训课程。会议上学习氛围浓厚,听到感兴趣的内容时,大家不约而同的拿出手机拍照或者录像做记录。
此次东海岛区域胸痛中心联盟建设学术论坛的召开,深入东海岛各区域卫生单位,加强了基层医务人员对胸痛中心的认识,为东海岛卫生服务建设、做强医疗保障,助推东海岛卫生医疗事业更加有质有量的服务患者。
本次学术论坛由湛江市开发区卫计局主办;医院承办;辉瑞投资有限公司协办。
什么是胸痛中心?
胸痛中心的建设是为以急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快速、高效和规范的诊疗系统。
常见的高危急性胸痛疾病有急性心肌梗死(AMI)、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三大类。
胸痛中心包括急救医疗系统、急诊科、心内科、心外科、胸外科、影像科、检验科、消化科和呼吸科等相关专业科室。
胸痛中心的目标是规范和提高对急性胸痛患者的早期诊疗流程和能力,减少误诊和漏诊,避免治疗不足或过度医疗,降低胸痛患者的病死率,改善患者临床预后。
建设胸痛中心的意义
1、“胸痛”是许多疾病的常见症状,其中高危胸痛包括ACS、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致命性疾病,其致死率和致残率很高。
2、随着临床医学各专业的发展,学科分类进一步细化,胸痛疾病诊治链的衔接缺乏连贯性,医务人员对各专业指南的认识和规范应用缺乏一致性。
3、目前急性胸痛患者的诊疗过程中主要面临以下困难:
(1)诊断与鉴别诊断缺乏规范化的流程;
(2)诊疗时间延迟;
(3)漏诊、误诊率高;
(4)病情复杂,过度医疗与不足并存;
(5)科室间和院内外有效协作与整合困难等。
4、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占我国急诊致命性胸痛疾病中的大多数,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成为我国居民致死、致残和导致劳动力丧失的重要原因。
(1)患者从症状出现到入院就诊时间延迟,医院为5h,医院则更是长达8h;
(2)诊断流程不规范,20%患者出院诊断存在错误;
(3)治疗不规范,仅有5%的STEMI患者接受再灌注治疗,接近60%的低危患者接受介入性检查和治疗,而2/3的高危患者没有接受介入检查;
(4)临床预后差,ACS患者院内事件,特别是心力衰竭的发生率高于国际注册研究数据,医院尤为明显,其心力衰竭发生率高达18%。我国急性胸痛的诊治流程中存在诸多不规范问题亟待解决。
如何识别高危胸痛?
1
前提排除胸部外伤的基础上:
2
高危心源性疼痛:急性冠脉综合征(UAP即不稳定性心绞痛、AMI即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包炎;
3
高危非心源性疼痛:主动脉夹层、肺栓塞、张力性气胸、胸膜炎;
4
低危非心源性疼痛:按照部位分:颈部:颈椎病;胸部:非化脓性肋软骨炎、肋间神经炎、带状疱疹、食道炎等;腹部:膈下脓肿,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等;
5
低危心源性疼痛:心脏神经管能症:
学术论坛活动照片
导诊台:-
预约挂号:-
院址: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海岛
民安街道三角站
宣传科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