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公众像了解心肌梗死一样,知晓肺栓塞

  在社会上一提起心肌梗塞,普通民众都能知道,而对于肺栓塞,恐怕知晓程度就很低了,这在过去是一个严重的事实。在我们的项目研究中,我们通过举办学术会议,开办学习班等方式,首先使医务人员更新观念,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水平。其次在社会上,通过各种科普宣传活动,使公众像了解心肌梗死一样,知晓肺栓塞发生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危害与防治方法,知道了胸闷气短也可能是肺栓塞。参加全国肺栓塞防治协作组的医院医院所诊断的肺栓塞病例数呈3-10倍以上的增长;使公众对肺栓塞发病情况与危害已有所认识,医务界的诊断意识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肺栓塞是一种致死性心血管疾病之一,发作迅速,一旦发作,给医生抢救的时间很短,需要在6到12小时内给予溶栓和抗凝治疗,病情危重的可在30分钟内死亡。肺栓塞也称肺血栓栓塞。为体循环的各种栓子脱落后随血流移动,最后栓塞肺动脉所导致的一系列危重病理改变。患者突然发生不明原因的虚脱、面色苍白、出冷汗、呼吸困难者、胸痛、咳嗽等,并有脑缺氧症状如极度焦虑不安、倦怠、恶心、抽搐和昏迷。肺栓塞一般多见于有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癌症、骨折等长期卧床的中老年患者,另外下肢血管损伤的患者也较多见。然而,肺栓塞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利”。肥胖、吸烟、乘交通工具长途旅行以及现在久坐久卧不动的“手游”一族,都是肺栓塞的潜在高危人群。

  肺栓塞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肺栓塞的时限目前临床上尚无定论。急性肺栓塞实际上不是一种“静止”的概念,而是一个动态、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栓塞后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以及所致病情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栓子的大小和数量、多个栓子的递次栓塞间隔时间、是否同时存在其他心肺疾病、个体反应的差异及血栓溶解的快慢等,以上各个环节对发病过程有重要影响。因此,急性与慢性肺栓塞PTE的时限和概念在临床上不好界定,一般将症状发生在一个月以内称为急性肺栓塞。

  深静脉血栓形成脱落阻塞肺动脉形成肺栓塞,如果没有经过正确的治疗,血栓不能及时溶解可逐渐慢性化甚至机化,另外血栓可能会反复脱落到肺动脉会进一步加重这种情况,而形成严重的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功能不全。我们称之为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简称慢性肺栓塞。慢性肺栓塞发生后会逐渐发展,肺动脉血管树被堵塞,血液携带的氧气就会减少。机体为了代偿而过度呼吸,导致气短。机体需要的氧越多,气短就越明显。由于部分动脉被堵塞,右心必须加强泵血。右心由于额外做功而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厚。在运动时右心泵血需要再加强,超出右心的代偿能力时,就会导致眩晕和晕厥。如果心脏压力负荷过大,就会发展成心力衰竭。心衰时,血液淤滞在全身各处的静脉中,例如会出现胃胀,纳差、下肢肿胀等。这些情况都提示发生了慢性肺栓塞。如果不能规范治疗,慢性肺栓塞的发生机会显著增加。

  因此,亟需加强教育,要让公众像了解心肌梗死一样,知晓肺栓塞。

  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避免血栓发生呢?

  1、积极防治高脂血症、高血压、肥胖、糖尿病等有关疾病。

  2、禁烟忌酒及咖啡、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3、有各种高危因素者,旅行前应向医生作保健咨询是否适合旅行,或应采取什么特殊预防措施,如穿长弹力袜、口服抗凝药等。

  4、乘坐飞机、车船宜经常伸缩下肢,牵动全身活动,多作深呼吸及每隔1小时走动一下,切忌静坐进入梦乡。

  5、可穿松紧适度的医用弹力袜,衣着、腰带宜宽松。

  6.平时饮食清淡、低脂少糖,多吃蔬菜、水果,多饮白开水。

  7.高危人群,包括CFV基因突变者,可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复方丹参片或低分子肝素等做预防治疗。

  如果在旅行中突然出现了下肢肿胀疼痛,很有可能深静脉形成了血栓,这时一定不要掉以轻心,应尽血快到血管外科就诊,以免耽误病情,造成后遗症或危及生命!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有治好的嘛
治疗白癜风哪里治疗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zulijian.net/fdmbf/17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