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middot兖州丨原野副刊第五期

北京治疗白癜风总共多少钱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

本期作者:邵云虎

邵云虎,任教于济宁市兖州区军民学校,山东省第二十届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济宁市青年作家协会常务理事。自年起开始文学创作,在《中国青年》、《人生》、《故事会》、《教师报》、《山东教育》、《山东商报》、《济宁学院学报》、《知识窗》、《语文周报》、《做人与处世》、《中老年时报》等诸多报刊杂志发表了几十万字的小说、故事、报告文学和散文作品。作品经常在全国、省、市征文大赛中获奖。小说故事《“六合院”选谁当家》、《大槐树》连续获得年、年由山东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主办、山东省作家协会协办的第一届、第二届“讲好客山东故事·守齐鲁文化根脉”征文大赛三等奖。

“泥人”徐

——坚守非遗文化传承的老农民天津有个“泥人”张是从冯骥才小说中得知的,而兖州有个“泥人”徐就不由得好奇了,据朋友说,他是一个农民,家住济宁市兖州区城西嵫山旁,自创一家——“徐氏泥人”,其作品经常在全国非物质文化展评中荣获大奖。一个周末的下午,我怀着十分敬仰的心情驱车几十里寻找“泥人”徐,有他的一位知己引导当然不费力气,一路上听着他的故事,兴趣倍增,脑子里想象着这位民间艺人的形象。突然,村级公路旁边一个路口出现了“仙女散花”和“笑面佛”两尊塑像,如真人般大小,朋友说:“到了!见到‘它们’就找到‘泥人’家了!这两尊塑像也是他的作品。”曲径通幽,狭窄的乡间小路只能通过一辆车,小车于一座二层小楼门前戛然而止。宽敞的大门敞开着,“泥人”徐在门口迎接,热情的“泥人”徐把我们让到客厅,进得门来,顿时晃人眼球,满满的客厅摆放着各种泥人,还有根雕、陶器、瓷器、古董、字画,这竟然是一个农民的居室?瞬间无语,除了震撼就是佩服之至!“文化人”了这些年,天南地北的展览看过不少,在一个农民家里,见到如此繁多的艺术品,真是开了眼,不由得对他的志趣修养赞叹有加。思维定式中,文化应该是高雅之士赏鉴的阳春白雪,而不是“下里巴人”把玩的“玩意”。“泥人”徐墙上悬挂着他和领导、和名人的合影相框,格栅上是一溜奖杯、证书,然后是各种泥人作品,太多的缘故,摆放的杂乱无章。被这些东西吸引着,我们忘记了主人的礼让,盯着它们不放,任杯中的茶叶寂寞的飘零着,看着、指着、说着、问着、拍着。亭亭玉立的“仙女”婀娜多姿、长袖善舞,斗蟋蟀的“小儿”天真无邪、神情专注,小和尚懵懂可爱,孔夫子肃穆庄严,济公放荡不羁,观音大士颔首赞许——栩栩如生的人物造型、优雅闲适的表情无不活灵活现,好一派祥和安宁的泥人世界啊!“泥人”徐真名叫徐波,中等身材,西装革履,面色白净,头发乌黑,五十几岁的样子,问他具体年龄,其笑而不答,或许艺术家都有一颗年轻的“心”,不在意生理年龄吧!他一直热爱着民间艺术,虽醉心于泥人创作,但涉猎十分广泛,根雕、盆景、书画都有交集,因此被推为济宁市兖州区民间艺术家协会的常务副主席。此方乡民以农耕为主,百姓指望种地和外出打工度日,终日辛勤奔波,“玩”这个岂不是不务正业?他是怎么迷上这样“艺术”呢?“泥人”徐说:“偶然的机会,我到泗水柘沟一位老艺人那里,接触到这个东西,年近八十岁的他还做着各种泥人,我一看就爱上了,跟着学过一段时间,会做了就离不开了,我喜欢它们,是它们陪伴我走过了几十年的风雨历程,寂寞的时候,和它们说说话,高兴的时候对着它们喝一壶酒,它们是我的知音。”看似比他年轻许多,貌美和气的嫂子笑吟吟的说:“那你和它们过日子多好,都不用管饭!”“泥人”徐:“你是生活的伴,‘他们’是思想上的伴!两样都不能少,你们对我都好!”看来“泥人”徐是幸福的。“徐大哥,除了这个爱好,你还从事什么职业?”我问,“当然要干点别的了,卖卖树苗,当个‘自由经理人’!指望这个不能吃饭啊!”他答道,“从古至今,艺术都是爱好,都是人的精神文化需要!有了这个爱好就有了追求,苦点累点都觉得有劲头!单纯用金钱是无法衡量的”“这么好的东西,你怎么不拿出去卖?”接着我问,“谁会买?都是看看热闹而已!”他不无遗憾但并不伤感。看来他是尝试过不少经销手段,早已偃旗息鼓。那么就任这些好酒继续在此窖藏吗?“那么多个大奖怎会换不来别人的认可吗?”我刨根问底。“哎,一言难尽啊!能够欣赏艺术的还是少数,尤其是泥人这个民间艺术,在普通人的眼中那就是一块泥巴,谁会花钱买啊?有钱人收藏名人字画、古董,像这样的东西登不上大雅之堂,能获奖说明玩这个太少了,不过是物以稀为贵的原因罢了,大奖不能当回事啊!”我不以为然,“还是你的宣传不到位,宣传到位,会有人热爱的!”“地区电视台都有专访,每年春节前后都有各级领导登门参观,但繁华之后就是长长的寂静,就那几天的热闹。这个艺术虽植根于民间,但是它的生命力已经枯萎,要不,怎会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呢?”我有所感悟了,当民间手艺不再成为谋生的手段,必然是成为艺术,成为艺术之后,必然是少数人的独享或是爱好,有人坚守,它就能存活下来,没有人坚守,等待的只有消亡这一条路了。儿时街头常见的东西大多变成了“非物质文化”,越来越多的遗产在保护中继续消亡着,谁也无法阻止它的没落。屋里那些泥人作品震撼着的我们,对“泥人”徐佩服有加,他说:“喝杯茶,歇歇,我带着你们到楼上看看!”“楼上还有?”我们十分惊讶,朋友和他相视一笑,看来他不止一次到过楼上,深知洞里乾坤,故意留个悬念,如果我们不是“有缘人”,“泥人”徐的不会把我们引到楼上,或许楼上就是个“藏宝”重地,“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泥人”徐说他干过太多的职业,连腌制咸菜都做过,工厂里跑过销售,地里种过红辣椒,但是哪一样也没有成为安身立命的谋生手段,无不铩羽而归。丰富的阅历反倒增加了对泥人的依恋,何以解忧,唯有泥人,对泥人的创作使他鼓起了生活的勇气,一年又一年,守住了心灵的宁静。“泥人”徐上山沟沟掏寻适合烧制的软陶土,到大学里求教制作工艺的症结难题,向同行拜师学习工艺技巧,天南地北走了一个遍,想着把手中的泥人做到精彩完美,从技艺的懵懵懂懂到行家里手,再到独创一家,其中历经多少挫折是可以想象到的,耐不住寂寞,受不住宁静,咬不住牙关,经不得风雨,怎会迎来“云销雨霁,彩彻区明”!他虽是一个农民,但用自己的行为证实着新时代的农民不只是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汉,粗壮的长着厚茧的大手,一样能够化“百炼刚”为“绕指柔”!拾级而上,二楼是一个宽阔的空间,最前面是一个视野开阔的大阳台,排着一些工具,堆积着如山的废料和残品,布置了台架,这就是他的操作空间吧!一个敞着大门的房间就在眼前,里面是三面墙的架子,分成三层,每层上面都摆满了泥人,墙上还挂满了突兀着泥画的牌匾,原来这里就是“泥人大世界”。“这些都是成套的作品,组合起来就是一个故事!”他介绍着,实际上我们早已按捺不住好奇,逐一欣赏起来,有八仙过海,有四大金刚,有二十四孝,有福禄寿喜,有高力士为李白脱靴造型,有关云长刮骨疗毒组件,有四大美女立画,有……墙上挂“福在眼前”,钟馗神威、除魔、降妖、赐福等题材的泥人粘贴画,真是不同凡响啊!成套的作品不是单纯的泥人罗列,它们都是动人故事的主角,承载着历史、政治、神话、宗教等中华传统文化的根脉,教人向善,弘扬正能量。比如说“新二十四孝”中有个故事:笑容满面的儿媳正在为婆婆梳头,小孙女拿着发卡仰头注视,儿媳动作轻柔,老人慈祥安逸,三个人物的泥人塑像组合在一起,不正是宣扬中华“孝道”吗?老人安享幸福晚年,儿媳尽孝于前,孙女耳濡目染,一家三代传承自然之爱,“泥人”徐的构思真是绝妙而又睿智。再比如,命名为“倾听”的爷孙俩泥人造像,爷爷正捋髯倾听,孙儿附耳告知,爷爷乐的合不拢嘴,孙儿仿佛发现了大秘密,按捺不住,可是爷爷耳背,只得用手做成喇叭状贴在爷爷耳边,一说一听,一副亲情怡然的画面把我们带进了祥和安详的白发垂髫互相交流中。还有一组作品居然是一个小和尚在抱着一个小姑娘!原来展现的是这样一种场景,小姑娘要过河,可是水太深,不敢下河,踟蹰不前之时,一个小和尚正巧路过,出家人行善为本,可是施主是女儿身,戒规律条师傅还有教导,小和尚犯了难,这可怎么办?犹豫不决中,突发灵感,我只抱人不去看,只当她是一木头,行善积德才是出家人的大“功课”,于是就出现了“泥人”徐要展现的画面,小和尚歪头看着另一边,双手托着姑娘的身子,害羞的姑娘把头也朝河对岸,这样的造型不知在“泥人”徐脑中构思过多少遍,终于展现出虽矛盾而又合理的场景,其遐思妙想简直匪夷所思。暗合着兖州历史名人——“坐怀不乱真君子”“和圣”柳下惠所代表的的“和”文化,“泥人”徐绝不是一般工匠,他是思想者!“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一点也不假。每一组泥人塑像都是一个动人心魄的故事,让人过目不忘,回味无穷,我沉浸在故事中,任由一幅幅画面闪现眼前,陶醉于此,多少年已经没有这种感动了,或许这就是作品的张力和表现力吧!小小泥人就是大千世界,“泥人”徐心中自有胸壑万重深。“泥人”徐也在重新审视自己的作品,一直说:“如果当时……如果当时……”看来他还在重新创作中。一个艺术家的每一次创作都是让作品更加完美,而完美的作品是不存在的,这就是艺术的魅力所在。艺术无止境,享受这个过程就是在发现美的轨迹的过程,展现作者心中的梦想,这不就是艺术家的孜孜追求吗?忽然,“泥人”徐的手机响起,有客户询问他树苗价格,他不厌其烦的介绍着,直至对方完全明白。我们也从泥人的世界中醒悟过来,于是跟着他下楼,不好意思张口之时,他拿起一尊“李白醉酒”制品送与我们,留作纪念,他说李白与我们本地渊源颇深,曾在神桥附近“酒隐安陆,蹉跎十年”,他与杜甫在兖州“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杜甫给李白:“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李白寄杜甫:“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他们的这次相逢在被闻一多称为“日月双曜”,成就了诗仙、诗圣际遇之千古佳话,至今留有“青莲阁”和“少陵台”古迹。看来“泥人”徐对历史文化烂熟于胸,无意中和我这个李白的“街坊”心有灵犀了一番。回来后,久久不能平静自己内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zulijian.net/fdmbf/880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