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级会计实务基础精讲第一章存

孩子会不会得白癜风 http://m.39.net/baidianfeng/a_7189464.html

 

 

  年考试内容主要变化

  本章考试内容未发生实质性变动。

  

  核心考点及经典例题详解

  存货的初始计量()

  存货应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一)外购存货的成本

  外购存货的成本即存货的采购成本,指企业物资从采购到入库前所发生的全部支出,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

  1.相关税费:包括计入存货的进口关税、消费税、资源税、不能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等。

  2.运输费:对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存货支付的运输费,按取得的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运输费金额计入存货成本,按其运输费与增值税税率计算的进项税额,也可以抵扣。税率9%

  3.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包括入库前的仓储费用、包装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等。

4.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应当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也可以先进行归集,期末再根据所购商品的存销情况进行分摊。

  (年)下列各项中,应计入外购原材料初始入账金额的有( BCD)。

  A.入库后的仓储费用

  B.运输途中的保险费

  C.入库前的合理损耗

  D.入库前的装卸费用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选项A,入库后的仓储费用计入管理费用。

  (年)甲公司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21年8月1日,甲公司购入一批原材料,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3万元。支付原材料运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1万元,增值税税额为0.09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则该批原材料的初始入账价值为( B)万元。

  A.

  B.

  C..09

  D.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原材料的初始入账价值=+1=(万元)。

  (年)某企业外购一批存货,购买价款为万元,发生其他相关税费2万元,运输途中发生合理损失5万元,则该批存货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合力损失不等于合理损耗

  A.

  B.

  C.95

  D.97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存货的入账价值=+2=(万元)。运输途中发生的合理损失应计入存货总成本。

  (年)甲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19年12月1日外购千克原材料,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000元、增值税税额为元,采购过程中发生合理损耗10千克。不考虑其他因素,该批原材料的入账价值为( B)元。

  A.

  B.000

  C.

  D.000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其增值税的进项税额可以抵扣,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采购过程中发生的合理损耗计入存货成本。因此该批原材料的入账价值为000元。

  (年)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下列各项中,应计入进口原材料入账价值的有(ABD )。

  A.入库前的仓储费  

  B.关税

  C.进口环节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D.购买价款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进口环节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抵扣,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不影响原材料入账价值的计算。

  (年)甲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18年12月1日外购一批原材料,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8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0.4万元,入库前发生挑选整理费1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该批原材料的入账价值为( B)万元。

  A.91.4

  B.81

  C.90.4

  D.80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甲公司应确认原材料入账价值=80+1=81(万元)。

  (年)甲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18年3月2日购买W商品0千克,运输途中合理损耗50千克,实际入库千克。甲公司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00元,增值税税额为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入库W商品的单位成本为(A )元/千克。

  A.

  B.95

  C.

  D..35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不影响购进商品的总成本,所以甲公司入库W商品的单位成本=00/=(元/千克)。

  (二)委托外单位加工的存货

  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的存货,存货成本按下列原则计量:

  1.收回委托加工物资时一定计入存货成本的内容

  (1)实际耗用的原材料或者半成品成本

  (2)加工费

  (3)往返运杂费

  2.收回委托加工物资时不一定计入存货成本的内容

  (1)消费税:支付的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消费税应记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科目的借方;支付的收回后直接用于销售的或用于继续生产非应税消费品的委托加工环节的消费税,应计入委托加工物资成本。非应税消费品消费税计入成本

(2)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交纳的增值税按税法规定可以抵扣,不计入存货成本。小规模纳税企业交纳的增值税不可以抵扣,计入存货成本。

  (年)甲、乙公司均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19年12月1日甲公司委托乙公司加工一批应缴纳消费税的W产品,W产品收回后继续生产应税消费品。为生产该批W产品,甲公司耗用原材料的成本为万元,支付加工费用33万元、增值税税额4.29万元、消费税税额17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收回的该批W产品的入账价值为(D )万元。

  A.

  B..29

  C..29

  D.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委托加工物资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委托加工环节发生的消费税可以抵扣记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借方,不计入委托加工物资成本,所以收回的W产品的入账价值=+33=(万元)。

  委托加工物资收回后直接对外销售时,消费税应计入收回物资的成本。则此时甲公司收回应税消费品的入账价值=+17=(万元)。

  (年)企业委托外单位加工存货发生的下列各项支出中,应计入收回的委托加工存货入账价值的有(ABC )。

  A.收回委托加工存货时支付的运输费

  B.发出并耗用的原材料成本

  C.支付的加工费

  D.支付给受托方的可抵扣增值税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选项D,支付给受托方的可抵扣的增值税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不计入收回的委托加工存货入账价值。

  (三)自行生产的存货

  自行生产的存货的初始成本包括生产耗用的原材料或半成品、直接人工和按照一定方法分配的制造费用。

  

  

  (1)直接材料:构成产品实体的材料费用;直接人工:生产工人工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计入生产成本借方,分录为:

  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

        应付职工薪酬

  (2)生产车间其他耗用材料(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生产车间固定资产折旧费),没有构成产品实体的间接费用,计入制造费用借方,期末再分配计入产品成本中(分配制造费用)。分录为:

  借:制造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累计折旧等

  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3)完工验收入库。分录为: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四)其他方式取得的存货的成本

  企业取得存货的其他方式主要包括接受投资者投入存货、通过提供劳务取得的存货等。

  1.投资者投入存货的成本

投资者投入存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在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情况下,按照该项存货的公允价值作为其入账价值。

公允价值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采用实际成本核算存货。甲公司接受A公司以其生产的产品作为投资,该产品的公允价值为万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不含增值税价款为万元,增值税为13万元。假定甲公司注册资本总额为0万元,甲公司实收资本总额为0万元,A公司在甲公司享有的份额为11%。

  要求:编制甲公司接受A公司投资的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3

     贷:实收资本          (0x11%)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3

  (年)企业接受投资者投入的存货应当按照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入账,但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不公允的除外。(对 )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在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情况下,按照该项存货的公允价值作为其入账价值。

  2.通过提供劳务取得的存货

  通过提供劳务取得的存货,其成本按从事劳务提供人员的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以及可归属于该存货的间接费用确定。

  (年)企业通过提供劳务取得存货的成本,按提供劳务人员的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以及可归属于该存货的间接费用确定。(对 )

  『正确答案』√

  (五)不计入存货的成本的相关费用

  1.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及制造费用,应计入当期损益,不得计入存货成本。

  例如,企业超定额的废品损失以及由于自然灾害而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及制造费用损失,由于这些费用的发生无助于使该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不应计入存货成本,而应计入当期损益。

  2.企业在采购入库后发生的储存费用

  入库后发生的储存费用应计入当期损益。但是,在生产过程中为达到下一个生产阶段所必需的仓储费用则应计入存货成本。例如,某种酒类产品生产企业为使生产的酒达到规定的产品质量标准所必须发生的仓储费用,应计入酒的成本,而不是计入当期损益。

  3.企业采购用于广告营销活动的特定商品

  企业采购用于广告营销活动的特定商品,向客户预付货款未取得商品时,应作为预付账款进行会计处理,待取得相关商品时计入当期损益(销售费用)。企业取得广告营销性质的服务比照该原则进行处理。

  下列项目,是否应计入企业存货成本?

(1)进口原材料支付的关税  √;计入原材料

(2)材料采购过程中:途中合理损耗、发生的保险费、装卸费用、运输费用、材料入库前发生的挑选整理费  √;计入原材料

(3)材料入库后发生的储存费用(除在生产过程中为达到下一个生产阶段所必需的仓储费用)  ×;计入管理费用

(4)生产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租赁费等  √;计入制造费用

(5)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  √;计入制造费用

(6)为生产产品发生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借款费用  √;计入制造费用

(7)产品生产用的自行开发或外购的无形资产摊销  √;计入制造费用

(8)超定额的废品损失  ×;计入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

(9)定额内的废品损失  √

(10)自然灾害而发生的停工损失  ×;计入营业外支出

(11)自然灾害造成的存货净损失  ×;计入营业外支出

(12)管理不善造成的净损失  ×;计入管理费用

(13)为特定客户设计产品发生的可直接确定的设计费用  √;

(14)企业采购用于广告营销活动的特定商品  ×;计入销售费用

计入企业存货成本的内容,可以从计入存货类会计科目角度分析判断,例如,借记“原材料”、“库存商品”;“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合同履约成本”等。

  (年)下列各项中,不应计入外购存货成本的是( D)。

  A.购入商品运输过程中发生的保险费用

  B.进口商品支付的关税

  C.运输途中发生的合理损耗

  D.验收入库后发生的仓储费用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选项D,存货验收入库后发生的仓储费用应计入管理费用,不计入存货成本;如果是存货采购过程中发生的仓储费等,应计入存货成本。

  (年)下列各项中,应当计入企业产品生产成本的有( A)。

  A.生产过程中为达到下一生产阶段所必需的仓储费用

  B.日常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

  C.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成本

  D.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选项C,应计入当期损益。

  存货的期末计量()

  资产负债表日,当存货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成本计量;当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可变现净值计量,同时按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1)谁与谁相比的差额:“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

  (2)二者差额的含义:是“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期末余额。

  (一)不同情况下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1.产成品、商品等直接用于出售的存货,其可变现净值为:

  可变现净值=估计售价-估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

  2.需要经过加工的材料存货,需要判断:

  (1)用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的,该材料仍然应当按照成本(材料的成本)计量;

  (2)材料价格的下降表明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该材料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材料的成本与材料的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

  材料的可变现净值=该材料所生产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该材料所生产的产成品的估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

  (年)对直接用于出售的存货和用于继续加工的存货,企业在确定其可变净现值时应当考虑不同的因素。( 对)

  『正确答案』√

  (年)对于需要加工才能对外销售的在产品,下列各项中,属于在确定其可变现净值时应考虑的因素有(BCD )。

  A.在产品已经发生的生产成本

  B.在产品加工成产成品后对外销售的预计销售价格

  C.在产品未来加工成产成品估计将要发生的加工成本

  D.在产品加工成产成品后对外销售预计发生的销售费用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需要进一步加工才能对外销售的存货的可变现净值=该在产品所生产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至完工估计将发生的成本-该在产品所生产的产成品的估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所以答案是BCD。

  (二)可变现净值中估计售价的确定方法

  1.为执行销售合同或者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其可变现净值应当以合同价格为基础计算;

  2.企业持有的同一项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或劳务合同订购数量的,超出合同部分的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当以一般销售价格为基础计算。以合同为主,其余以售价为主

估计售价的确定方法:签订合同的用合同价格,没有签订合同的用市场价格。

  (年)2×18年12月10日,甲、乙公司签订了一项不可撤销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于2×19年12月10日以每台30万元的价格向乙公司交付5台A产品。2×18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的专门用于生产上述商品的K材料账面价值万元,市场销售价值98万元,预计将K材料加工成上述产品加工成本40万元,与销售上述产品相关税费15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2×18年12月31日,K材料可变现净值为( A)万元。

  A.95

  B.98

  C.

  D.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K材料可变现净值=A产成品估计售价30×5-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40-销售产成品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15=95(万元)。

  (年)企业为执行销售合同而持有的存货,其可变现净值应以合同价格为基础计算。(对 )

  『正确答案』√

  (年)持有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订购数量的,超出部分的存货可变现净值应当以产成品或商品的合同价格作为计算基础。(错 )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企业持有的存货数量若超出销售合同约定的数量,则超出的部分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以市场价格为基础进行确定。

  (三)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方法

  1.企业通常应当按照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企业通常应当按照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比如,将某一型号和规格的材料作为一个存货项目、将某一品牌和规格的商品作为一个存货项目等。

  2.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可以按照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如果某一类存货的数量繁多并且单价较低,企业可以按存货类别计量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即按存货类别的成本的总额与可变现净值的总额进行比较,每个存货类别均取较低者确定存货期末价值。

  3.与在同一地区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系列相关、具有相同或类似最终用途或目的,且难以与其他项目分开计量的存货,可以合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4.存货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通常表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零。

  (1)已霉烂变质的存货。

  (2)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的存货。

  (3)生产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4)其他足以证明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需要注意的是,资产负债表日同一项存货中一部分有合同价格约定、其他部分不存在合同价格的,应当分别确定其可变现净值,并与其相对应的成本进行比较,分别确定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或转回的金额,由此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不得相互抵销。

  (四)会计核算

  1.计提

  存货发生减值的,一般按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

  具体计算如下:

  (1)先计算“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期末余额

  存货成本-可变现净值=“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期末余额

  (2)再计算“资产减值损失”发生额

  “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期末余额-期初余额-贷方发生额+借方发生额=“资产减值损失”发生额

  (3)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

  注意与所得税核算联系。

  影响营业利润:减少

  纳税调整:调整增加、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

  2.转回

  以前期间导致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在本期已经消失的,已计提跌价准备的存货价值以后又得以恢复的,应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恢复增加的金额: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注意与所得税核算联系。

  影响营业利润:增加

  纳税调整:调整减少

  (年)下列各项关于企业存货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BCD)。

  A.存货采购过程中发生的合理损耗应从购买价款中予以扣除

  B.收回用于直接销售的委托加工存货时,支付的消费税应计入存货的成本

  C.采购的存货在入库前发生的必要仓储费应计入存货成本

  D.以前计提存货减值的影响因素消失后,存货跌价准备应在原已计提的金额内转回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选项A,存货采购过程中发生的合理损耗应计入存货采购成本,不需要从购买价款中剔除。

  (年)企业用于直接出售的无合同约定的原材料,其可变现净值应以该材料的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 对)

  『正确答案』√

  (年)企业的存货跌价准备一经计提,即使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也不得转回。( 错)

  『正确答案』x

『答案解析』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消失时,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可以转回。

  3.结转

  企业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如果其中有部分存货已经销售,则企业在结转销售成本时,应同时结转已对其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发出存货结转存货跌价准备的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等

     存货跌价准备

     贷:库存商品、原材料等

  (年)企业已计提跌价准备的存货在结转销售成本时,应一并结转相关的存货跌价准备。( 对)

  『正确答案』√

  甲公司按单项存货、按年计提跌价准备。年12月31日,甲公司期末存货有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年末A产品库存0台,单位成本为12万元,A产品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15万元,预计平均运杂费等销售税费为每台1万元,未签订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A产品以前年度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正确答案』

  ①可变现净值=0x(15-1)=(万元)

  ②成本=0x12=1(万元)

  ③A产品不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④A产品末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列示金额为1万元。即存货成本1万元与可变现净值万元二者孰低,所以“存货”项目列示金额为1万元。

  资料二:年1月1日B产品“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10万元。B产品年末库存台,单位成本为4.5万元,B产品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4.45万元。甲公司已经与长期客户某企业签订一份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约定在年2月10日向该企业销售B产品台,合同价格为每台5万元。向长期客户销售的B产品平均运杂费等销售税费为每台0.35万元;向其他客户销售的B产品平均运杂费等销售税费为每台0.45万元。

  『正确答案』

  ①签订合同部分台

  可变现净值=x(5-0.35)=(万元)

  成本=x4.5=(万元)

  则签订合同部分不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②未签订合同部分台

  可变现净值=x(4.45-0.45)=(万元)

  成本=x4.5=(万元)

  

  ③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0=40(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40

     贷:存货跌价准备   40

  ④B产品期末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列示金额=+=1(万元)。即签订合同部分存货成本万元与可变现净值万元二者孰低,未签订合同部分存货成本万元与可变现净值万元二者孰低,所以“存货”项目列示金额1万元。

  资料三:年1月1日C产品“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万元。年5月销售上年结存的C产品的70%,并结转存货跌价准备70万元。C产品年末库存台,单位成本为2.55万元,C产品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3万元,预计平均运杂费等销售税费为每台0.3万元。未签订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

  『正确答案』

  ①可变现净值=x(3-0.3)=(万元)

  ②产品成本=x2.55=0(万元) 

  

  ③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0-)+70=-30(万元)

  借:存货跌价准备    70

     贷:主营业务成本      70

  借:存货跌价准备   30

     贷:资产减值损失   30

  ④C产品期末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列报金额为0万元。即存货成本0万元与可变现净值万元二者孰低,所以“存货”项目列示金额0万元。

  资料四:年末库存D原材料公斤,单位成本为2.25万元,D原材料的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公斤1.2万元。现有D原材料可用于生产台D产品,预计加工成D产品还需每台投入成本0.38万元。未签订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D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3万元,预计平均运杂费等销售税费为每台0.3万元。D原材料以前年度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正确答案』

  ①判断:D产品可变现净值=x(3-0.3)=(万元)

  ②D产品的成本=x2.25+x0.38=(万元)

  ③由于D产品未发生减值,则D原材料不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④D原材料期末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列报金额=x2.25=(万元)

  资料五:年末库存E配件0公斤,每公斤配件的账面成本为1万元,市场价格为1.1万元。该批配件可用于加工件E产品,估计每件加工成本尚需投入1.7万元。E产品年12月31日的市场价格为每件2.87万元,估计销售过程中每件将发生销售费用及相关税费0.12万元。E配件以前年度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正确答案』

  ①E配件是用于生产E产品的,所以应先计算E产品是否减值。

  ②E产品可变现净值=x(2.87-0.12)=2(万元)

  ③E产品成本=0x1+x1.7=(万元)

  ④判断,E配件应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⑤E配件可变现净值=x(2.87-1.7-0.12)=(万元)

  ⑥E配件成本=0x1=0(万元)

  ⑦E配件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0-=(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E配件   

  ⑧E配件期末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列示金额为万元。即E配件成本0万元与E配件可变现净值万元二者孰低,所以“存货”项目列示金额万元。

  (年)某企业外购一批存货,成本0万元,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万元。对外出售40%,售价1万元。下列关于企业对外出售存货时的处理,表述正确的有( )。

  A.减少存货账面价值0万元

  B.增加营业成本0万元

  C.增加营业收入1万元

  D.冲减资产减值损失万元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企业对外出售存货时:

  借:银行存款    1

     贷:主营业务收入 1

  借:主营业务成本          0

     存货跌价准备   (x40%)

     贷:库存商品   (0x40%)0

  (年)企业按照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在结转销售成本时,应同时结转对所售存货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销售存货,结转成本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等

     存货跌价准备

     贷:库存商品等

  (年)企业为执行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而持有的存货,应当以合同价格为基础确定其可变现净值。( )

  『正确答案』√

  (年)年12月1日,甲、乙公司签订了不可撤销合同,约定以元/件的价格销售给乙公司0件商品,年1月10日交货。年12月31日,甲公司该商品的库存数量为1件,成本元/件,市场销售价格元/件,预计产生销售费用均为1元/件,年12月31日甲公司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元。

  A.10

  B.0

  C.0

  D.0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已签订销售合同的商品,应以合同价为基础确认可变现净值,未签订合同的商品,应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确认可变现净值。有合同的0件产品可变现净值=0x(-1)=(元),成本为00元(0x),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不需要计提跌价准备;无合同的件产品可变现净值=x(-1)=00(元),成本为000元(x),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000-00=0(元);因此选项D正确。

  (年)甲公司系生产销售机床的上市公司,期末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并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年9月10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不可撤销的S型机床销售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应于年1月10日向乙公司提供10台S型机床,单位销售价格为45万元/台。

  年12月31日,甲公司S型机床的库存数量为14台,单位成本为44.25万元/台,该机床的市场销售价格为42万元/台。估计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该机床的销售费用为0.18万元/台,向其他客户销售该机床的销售费用为0.15万元/台。

  年12月31日,甲公司对存货进行减值测试前,未曾对S型机床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资料二: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一批用于生产W型机床的M材料。该批材料的成本为80万元,可用于生产10台W型机床,甲公司将该批材料加工成10台W型机床尚需投入50万元。该批M材料的市场销售价格总额为68万元,估计销售费用总额为0.6万元。甲公司尚无W型机床订单。W型机床的市场销售价格为12万元/台,估计销售费用为0.1万元/台。

  年12月31日,甲公司对存货进行减值测试前,“存货跌价准备——M材料”账户的贷方余额为5万元。

  假定不考虑增值税等相关税费及其他因素。

  『要求及答案』

  (1)计算甲公司年12月31日S型机床的可变现净值。

  有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10x(45-0.18)=.2(万元)

  无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4x(42-0.15)=.4(万元)

  甲公司年12月31日S型机床的可变现净值=.2+.4=.6(万元)

  (2)判断甲公司年12月31日S型机床是否发生减值,并简要说明理由。如果发生减值,计算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甲公司年12月31日S型机床对于有合同部分没有发生减值,无合同部分发生了减值。

  理由:对于有合同的部分,成本为.5万元(10x44.25),小于其可变现净值.2万元,成本小于可变现净值,因此没有发生减值;对于无合同部分,成本为万元(4x44.25),大于其可变现净值.4万元,因此发生了减值。S型机床存货跌价准备无期初余额。

  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4=9.6(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9.6

     贷:存货跌价准备   9.6

  (3)判断甲公司年12月31日是否应对M材料计提或转回存货跌价准备,并简要说明理由。如果应计提或转回存货跌价准备,计算应计提或转回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M材料应该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理由:甲公司生产的W型机床的成本=80+50=(万元);W型机床的可变现净值=10x(12-0.1)=(万元),产品成本大于可变现净值,所以W型机床发生了减值。因此M材料发生了减值。

  M材料可变现净值=10x12-50-10x0.1=69(万元)

  M材料成本=80(万元)

  M材料存货跌价准备的期末余额=80-69=11(万元)

  M材料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11-5=6(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6

     贷:存货跌价准备   6

第一章存货——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一、单项选择题

1.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从外地购入原材料0吨,收到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售价为每吨0元,

增值税税款为930元,运输途中取得的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运费为00元,增值税额为5

元,另发生装卸费00元,途中保险费为10元。原材料运到后验收数量为吨,短缺4吨为合理损耗,

则该原材料的入账价值为()元。

A.7060

B.7080

C.7280

D.7070

C

未作答

企业在存货采购过程中发生的仓储费、包装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等,

应直接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

原材料的入账价值=0×0+00+00+10=7280(元)。

2.A公司与B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A公司委托B公司加工一批材料(属于应税消费品),收回后继续用于生

产应税消费品,A公司发出原材料实际成本为万元。加工完成后,A公司支付加工费20万元(不含增值税),并

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税率为13%,消费税税率为10%。另支付运杂费3万元(不含增值税),运输途中发生

合理损耗5%,不考虑其他因素,A公司收回该批委托加工物资的入账价值为()万元。

A..85

B..33

C.

D..93

C

未作答

A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并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因此增值税不应计入委托加工物资的成本;委

托加工物资收回后继续用于生产应税消费品,因此消费税不应计入委托加工物资的成本。该批委托加工物资的入

账价值=+20+3=(万元)。

3.甲公司委托乙公司加工材料一批(属于应税消费品),原材料成本为00元,支付的加工费为元(不

含增值税),消费税税率为10%(受托方没有同类消费品的销售价格),材料加工完成并已验收入库,加工费用等

已经支付。双方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甲公司按照实际成本核算原材料,将加工后的材料直接用于销售(售价

不高于受托方计税价格),则收回的委托加工物资的实际成本为()元。

A.40

B.50

C.00

D.00

C

未作答

收回材料后直接用于对外销售的(售价不高于受托方计税价格),受托方代收代交的消费税应计入

存货成本。收回的委托加工物资的实际成本=00++(00+)/(1-10%)×10%=00

(元)。注意组成计税价格仅是计算消费税的依据,无其他用途。

二、多项选择题

第1页/共3页4.对于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可以先进行归集,期末再根据所购商品的存销情况分别进行分摊

B.可以直接计入存货成本

C.采购商品的进货费用金额较小的,也可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D.如果先进行归集,则期末分摊时,对于已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对于未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期

末存货成本

ABCD

未作答

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和入库

前的整理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商品采购成本的费用,应当计入存货采购成本,也可以先进行归集,期末根据所购

商品的存销情况分别进行分摊,对于已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对于未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期末

存货成本。企业采购商品的进货费用金额较小的,也可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5.下列各项中,不计入通过提供劳务取得的存货成本中的有()。

A.从事劳务提供人员的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以及可归属于该存货的间接费用

B.已验收入库原材料发生的仓储费用

C.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及制造费用

D.不能归属于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的其他支出

BCD

未作答

通过提供劳务取得的存货,其成本按从事劳务提供人员的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以及可归属于该

存货的间接费用确定。选项BCD中涉及的费用和支出是计入当期损益的,不计入存货的成本中。

6.下列费用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当期损益,不计入存货成本的有()。

A.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B.原材料采购过程中发生的仓储费用

C.已验收入库原材料发生的仓储费用

D.在生产过程中为达到下一个生产阶段所必需的仓储费用

AC

未作答

选项B、D,均计入存货成本。选项A,应根据情况计入管理费用或者营业外支出等;选项C,应计入

管理费用。

验收入库后发生的仓储费用一般应计入管理费用,不计入存货成本,但如果是为达到下一个生产阶段所

必需的仓储费用,比如酿酒企业酿酒过程中发生的仓储费,则计入存货成本;如果是存货采购过程中发生的仓储

费等,应计入存货成本。

7.下列各项中,构成工业企业外购存货入账价值的有()。

A.买价

B.运杂费

C.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D.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

ABCD

未作答

第2页/共3页工业企业购入的存货,实际成本包括买价、运杂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

以及按规定应计入成本的税金和其他费用。

三、判断题

8.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仓库保管人员的工资应当计入存货成本。()

N

未作答

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仓库保管人员的工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9.存货的加工成本是指加工过程中实际发生的人工成本等,不包含分配的制造费用。()

N

未作答

本题考核自行生产的存货成本的确定。存货的加工成本是指加工过程中发生的追加费用,包括直接

人工以及按照一定方法分配的制造费用。

10.企业接受投资者投入的商品应该按照该商品在投出方的账面价值入账。()

N

未作答

投资者投入的存货,应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其成本,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

的除外。即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公允,则按合同或协议的约定,如果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不公允,则按公允

价值。

11.确定外购的存货实际成本时,购买价款是指企业购入材料或商品的发票账单上列明的价款,但不包括按规定可

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Y

未作答

小规模纳税人外购存货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是不可以进行抵扣的。因此这里按规定可以抵扣的增值税

进项税额指的是一般纳税人。

第一章存货——存货的期末计量

一、单项选择题

1.2×12年12月31日,A公司库存钢板乙(均用于生产甲产品)的账面价值(即成本)为万元,市价为万

元,假设不发生其他销售费用;钢板乙生产的甲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总额由万元下降为万元,但生产成本

仍为万元,将钢板乙加工成甲产品尚需投入其他材料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7万元,则2×12年末钢

板乙的可变现净值为()万元。

A.

B.

C.

D.

B

未作答

本题考查知识点: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材料用于生产产品的,必须先判断产品是否发生减值,如果产品减值,再计算材料的减值;如果产品没有发生减

值,那么材料按照成本计量。这里,甲产品可变现净值=-7=(万元),小于成本万元,甲产品发生

了减值。为生产甲产品而持有的钢板乙可变现净值是该钢板生产的甲产品的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

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所以,钢板乙的可变现净值=-7-=(万元)。

如果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4万元,甲产品可变现净值=-4=(万元),甲产品没有发生减值,

材料仍然按照万元计量。

2.甲公司对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该公司各期末存货账面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为:2×18年末

成本万元,可变现净值万元;2×19年末成本万元,可变现净值万元。其中2×18年末结存的存货在

2×19年出售一半。不考虑其他因素,则该公司2×19年存货跌价准备对当期损益的影响金额为()万元。

A.5

B.20

C.-20

D.-25

B

未作答

2×18年末存货跌价准备的余额=-=50(万元)。2×19年因出售一半存货,结转以前计提

的存货跌价准备25万元,2×19年末,已有存货跌价准备余额=50-25=25(万元);年末成本万元,可变现

净值万元,即期末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30万元;因此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期末余额-存货跌

价准备已有余额=30-25=5(万元),2×19年存货跌价准备对当期损益的影响金额=25(主营业务成本减少,

利润增加)-5(资产减值损失增加,利润减少)=20(万元)。

参考分录:

2×19年存货对外出售一半,结转存货跌价准备:

借:存货跌价准备25

贷:主营业务成本25

2×19年补提存货跌价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5

贷:存货跌价准备5

第1页/共5页影响损益的会计科目包括: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税金及附

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资产处置损益、其他收

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

3.年12月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项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约定甲公司于年1月12日以每吨2万元的

价格(不含增值税)向乙公司销售K产品吨。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该产品吨,单位成本为1.8万

元,单位市场销售价格为1.5万元(不含增值税)。甲公司预计销售上述吨库存产品将发生销售费用和其他相

关税费25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年12月31日,上述吨库存产品的账面价值为()万元。

A.

B..67

C.

D.

B

未作答

有合同部分:可变现净值=2×-有合同部分分摊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25×/=.33

(万元),成本=1.8×=(万元),未发生减值;

无合同部分:

可变现净值=1.5×-无合同部分分摊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25×/=.67(万元)

成本=1.8×=(万元)

减值金额:-.67=38.33(万元)

年末账面价值=有合同部分账面价值+无合同部分账面价值.67=.67(万元)

4.甲公司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期末存货,按单项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19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

存自制半成品成本为35万元,预计加工完成该产品尚需发生加工费用11万元;预计产成品不含增值税的销售价格

为50万元,销售费用为6万元。假定该库存自制半成品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不考虑其他因素。2×19年12月31

日,甲公司该库存自制半成品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万元。

A.2

B.4

C.9

D.15

A

未作答

产品的可变现净值=50-6=44(万元),产品的成本=35+11=46(万元),可变现净值低于成

本,产品发生了减值,因此,半成品应计提跌价准备。自制半成品的成本为35万元,自制半成品的可变现净值

=50-11-6=33(万元)。所以自制半成品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万元。

二、多项选择题

5.下列情形中,表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零的情况有()。

A.已霉烂变质的存货

B.已过期但是有转让价值的存货

C.生产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D.其他足以证明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ACD

未作答

选项B,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的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零。

第2页/共5页6.在确定存货可变现净值时,估计售价的确定方法有()。

A.为执行销售合同或者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通常应当以产成品或商品的合同价格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基础

B.如果企业持有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订购的数量,超出部分的存货可变现净值,应当以产成品或商品的合同

价格作为计量基础

C.没有销售合同约定的存货,但不包括用于出售的材料,其可变现净值应当以产成品或商品的一般销售价格(即

市场销售价格)作为计量基础

D.用于出售的材料等,应当以其预计售价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计量基础

ACD

未作答

选项D,用于直接出售的材料,可变现净值=预计售价-预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这里预计售价可

能是市场价格也可能是合同价格。

企业应当区别如下情况确定存货的估计售价:

1.为执行销售合同或者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通常应当以产成品或商品的合同价格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基

础。

2.如果企业持有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订购数量,超出部分的存货可变现净值应当以产成品或商品的一般销售

价格(即市场销售价格)作为计算基础。

3.如果企业持有存货的数量少于销售合同订购数量,实际持有与该销售合同相关的存货应以销售合同所规定的价

格作为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基础。

4.没有销售合同约定的存货(不包括用于出售的材料),其可变现净值应当以产成品或商品一般销售价格(即市

场销售价格)作为计算基础。

5.用于出售的材料等,通常以市场价格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基础。如果用于出售的材料存在销售合同约定,

应按合同价格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基础。

7.下列与存货有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商品流通企业的进货费用,金额较小的可以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B.企业期末持有的存货数量多于合同数量的,全部以合同价格为基础计算可变现净值

C.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存货出售的,应将其对应的存货跌价准备一并结转

D.某项存货的市场价格持续下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希望的,通常表明该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

ACD

未作答

选项B,应当分别计算可变现净值,有合同部分以合同价为基础计算,无合同部分以市场价为基础计

算。

三、判断题

8.企业持有存货的数量多于合同数量的,应以合同价格为基础确定其可变现净值,并与其相对应的成本进行比

较,确定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或转回金额。()

N

未作答

企业持有存货的数量多于合同数量的,应分别确定有合同和无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并与其相对

应的成本进行比较,分别确定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或转回金额。

9.企业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如果其中有部分存货实现销售,则企业在结转销售成本时,应同时结转其对应的存

货跌价准备。如果按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可以不用结转。()

N

未作答

如果按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应按照发生销售等而转出存货的成本占该存货未转出前该类

别存货成本的比例结转相应的存货跌价准备。

10.企业每期都应当重新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如果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则减记的金额应当

予以恢复,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内转回。()

第3页/共5页Y

未作答

本题考查知识点:存货跌价准备的转回;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资产负债表日,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

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

11.如果企业销售合同所规定的标的物尚未生产出来,但持有专门用于该标的物生产的材料,其可变现净值也应当

以标的物合同价格为基础计算。()

Y

未作答

12.对于前期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存货来说,不论本期导致存货可变现净值高于其成本的影响因素是否是以前减

记该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都应该将前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转回。()

N

未作答

对于前期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存货来说,如果本期导致存货可变现净值高于其成本的影响因素不

是以前减记该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则不允许将前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转回。

四、计算分析题1

13.甲公司是一家芦荟胶生产企业,拥有生产、加工和销售一体化产业链;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

率为13%。2×19年年初“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余额为零,不考虑其他因素。资料如下:

资料一:2×19年1月1日,甲公司购入芦荟一批,不含税价格为万元,增值税税额为万元,用于生产8万箱

芦荟胶。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提取和冷冻技术,该车间产生的费用为万元,生产车间人员工资为万元。上

述产品于2×19年12月初完工入库。

资料二:2×19年10月18日,甲公司与P公司签订销售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于2×20年4月5日向P公司销售芦荟胶5

万箱,每箱元。2×19年12月31日库存芦荟胶8万箱。2×19年12月31日该芦荟胶的市场销售价格为每箱元,

预计每箱的销售税费均为30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答案中的金额单位以万元表示)

(1)根据资料一,计算甲公司自行生产8万箱芦荟胶的成本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芦荟胶的成本=++=(万元)(1分)

借:原材料——芦荟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2(1分)

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

制造费用

应付职工薪酬(1分)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1分)

未作答

(2)根据资料二,判断2×19年12月31日是否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列示计算过程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分)

有合同的部分:

①可变现净值=5×-5×30=0(万元)

②成本=/8×5=1(万元)

③有合同部分的芦荟胶成本大于可变现净值,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0=50(万元)(2分)

无合同部分:

①可变现净值=3×-3×30=(万元)

②成本=/8×3=0(万元)

③计提存货跌价准备0-=(万元)(2分)

2×19年12月31日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为万元。

第4页/共5页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1分)

未作答




转载请注明:http://www.zulijian.net/fdmbf/971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