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势必存在诸多财务风险,风险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相结合、偶然性和不定性相结合及可变性的特点,因此企业要想有序经营,必须时刻了解自身的财务风险,针对风险制定合理的控制方式,使得财务风险造成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因此本文对于财务风险进行专门研究。
1 财务风险管理概述1.1财务风险概念
财务风险,通常即为公司在各种财务工作中,由于特定未知原因而导致公司财务收益的真实值与预计值不符的概率。财务风险具有广义与狭义两重定义。广义层面而言,财务风险即为受到各种政策、法规和市场局势等原因的作用,由公司财务工作而引发的风险。这一表述是站在整个公司运作与生产的角度定义的,主要包含了经营风险、融资风险和汇兑风险等。狭义层面而言,财务风险即为常说的债务风险。本文论述的财务风险为前者广义财务风险,相较于狭义财务风险更加全面。
1.2财务风险管理内容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分别为筹资风险管理、经营风险管理以及运营风险管理。在筹资风险管理方面主要论述企业所筹集的资金规模是否能够满足自身经营运作需要。同时还需要分析企业的资产负债是否合理,对于企业的偿债能力进行分析,以判断企业是否有足够的能力进行资金归还,避免偿债能力不足导致企业债务无法清偿,造成企业资金链断裂影响企业的经营。经营风险管理主要控制企业资金使用运作风险。企业要想让资金创造更大的收益价值,必须要进行相应项目经营,通过经营生产和销售来创造相应收益。
而如果企业经营项目欠佳,导致企业无法利用资金创造收益,那么企业就会面临经营风险,一旦出现经营亏损,会对企业所有者权益构成直接损失,从而导致企业经营难以持续。运营风险管理主要观察企业对于各项资产的使用周转运作能力,加速资金的回流,确保现金流的稳定,为企业提供良好的现金流环境。并通过资产快速周转,使得单位资产创造的价值能够得到快速提升,一旦资金周转不顺,则会造成企业资金难以快速回流,不利于收益成果的提升,甚至还会造成企业现金流断裂。所以运营风险管理也是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
1.3财务风险管理必要性
首先通过财务风险管理能够提升公司决策的正确性。因为财务风险管理对企业的整体资金运作状况以及营业收入现状等数据时刻收集,为企业经营投资规模的大小以及风险度等进行评测,一旦发现企业财务风险在合理范围之外,则能够及时找寻到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并针对性的加以解决,防止企业出现经营投资过度而导致资金链紧张甚至断裂的风险。其次财务风险管理的实施可以让企业的整体经营有效性得到相应的提升,使得企业财务经营的各个环节符合规范操作,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以及经营方式等得到完善,提升企业生产效率。最后通过财务风险管理的实施,能够使得在企业整体财务运作过程中掌握企业财务发展状况,了解到企业的财务风险并对企业财务风险加以有效的控制落实,使得企业的财务风险不会对企业构成巨大伤害,为企业发展创造健康的内部环境,提高竞争能力。
2 通过相关数据分析f公司财务风险现状2.1经营风险相关数据分析
经营风险主要从盈利能力角度进行分析,观察企业是否具备充足的盈利能力。通过查阅F公司-年盈利能力数据中可以发现,近几年公司整体盈利能力有所下降。虽然营业收入从年的万元上升至年的万元,增长8.24%,但相对应的净利润并未出现有效增长,反而年净利润大幅低于年水平。由于净利润下降,总资产报酬率及净资产收益率均有所下降,且下降的幅度较快。盈利能力持续下滑体现出F公司近几年经营风险上升,经营有效性下降,无法通过经营转化相应的经营成果。
2.2运营风险相关数据分析
对于企业而言,运营风险的一个重要指标在于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F公司在存货方面存货规模从年的万元增长至年的万元,整体增长幅度达到.54%,远远高于营业收入的增长速度,存货周转率从19.12下降至11.00。同时应收账款规模也从年的万元增长至年的万元,增长70.89%,应收账款周转率从18.68下降至12.54。F公司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均出现下降,反映当前F公司存货开始出现积压的情况,且销售对于应收账款的依赖性开始增加,应收账款快速增长使得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资金回流变慢,且存在应收账款坏账风险。
2.3筹资风险相关数据分析
筹资风险主要分析的是企业因借入资金而产生的丧失偿债能力可能性和企业利润的风险。当前F公司资产负债率基本控制在60%左右。F公司为降低筹资费用,流动负债主要为集团公司内部借款,而企业合理的资产负债率为50%以内,所以在短期负债方面F公司相对欠缺,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数值不高,企业的合理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值一般为2和1,尤其是F公司现金比率较低,当前现金规模只能够清偿一成的流动负债,存在现金流风险。
3 F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3.1忽视市场调研盲目扩张造成经营风险
从对F公司的经营现状数据可以了解到,F公司近些年净利润不增反降,同时营业收入在年也有所下降。但是与此同时F公司的资产规模快速增加,造成盈利能力大幅降低,经营风险开始显现。一般该情况的出现,原因在于日常经营管理中忽视市场调研进行扩张,从而导致经营风险出现并放大。F公司由于-年销售持续升高,因此过于乐观地估计市场需求,采取加大投资的举措,但是忽略了对于收益率以及净利率指标的观察。其实在-年期间,F公司虽然营业收入增长,但是总资产报酬率以及净资产收益率等盈利指标不增反降,主要原因在于市场竞争加剧,所以只能够采取低价销售的方式提高营业收入。同时F公司并没有随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制定出相应的对策,随着新能源汽车开始大幅崛起,使得传统燃油车消费市场开始转移至新能源汽车领域,而在新能源领域如没有畅销车型,就会使得F公司面临极大的市场销售压力。所以正因为忽视市场调研造成公司资产规模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营业收入反而降低,导致经营风险开始显现。
3.2计划式存货管理模式造成运营风险
当前F公司的运营能力持续下滑,存货周转率以及应收账款周转率在-年期间均出现快速回落的现象。运营能力减弱会直接造成F公司资金周转不畅,资金价值降低,且不利于现金流流动性巩固。
F公司之所以运营能力减弱出现运营风险,一个核心原因在于F公司采用的是计划式存货管理方式,缺乏存货风险评估。计划式存货控制方式的核心是根据以往销售量来对未来进行推算,但是汽车市场的销量从来都是动态变化的,对于一个动态的汽车市场,一旦订单匹配度低,库存结构不合理,就会造成车辆滞销积压,存货不断增长,库存深度增加。根据汽车行业惯例,库存深度在0.8-1.2之间,说明库存处在合理范围;库存深度1.5,说明库存达到警戒水平,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