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心脏病防治联盟
5月25日,是世界预防中风日。
在我国,中风已超过恶性肿瘤成为第一致死病因。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中风约万人,近一半死亡,在存活的中风患者中,约有四分之三的人不同程度地丧失了劳动能力。
卒中俗称中风,根据病情轻重,分为大中风和小中风。大中风病情严重,多为脑梗死。发病时患者倒地不起,意识丧失,之后可能留下偏瘫、口齿不清等后遗症,或直接导致死亡。小中风发作时脑血管并没有完全被血栓堵塞,而只是短暂性脑血管缺血,因此症状也不像大中风那么严重,往往表现为突然间口齿不清、说话模糊、身体局部麻醉、肢体无力、失去平衡力、眼睛蒙黑等等,这些症状可持续几分钟至数小时,患者就会好转。
小中风的症状可能转瞬即逝,发作时间可能极短,很多人不以为然,有七成小中风患者不知道自己得了中风,认为症状消失了就好了,却不知微小栓塞是脑梗死的预警信号,如果错过了及时防治的时机,很可能导致脑梗死。
还需注意的是,近年来,生活方式的改变也让中风的发病年龄下降。如今国内每年新发中风患者约万,其中有12%的患者为45岁以下的中青年。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这些都是中风的高危因素。
房颤引发的中风猝不及防,更可怕!
医院院长孙宝贵介绍,和其他原因引起的中风相比,心脏病——房颤导致的中风更可怕。这是因为相较于血管内的空间,心房更“宽广”。如果心房中有凝结成块的血栓,其个头更大,极易堵塞人体中较大的血管。
这就导致了房颤引发的中风有三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研究显示,房颤引发的中风一年内死亡率高达50%。房颤患者的中风发病率,比平常人高出近5倍。
哪些人要当心房颤这种病?
我国约有房颤患者万,老年人房颤发作率高达10%,是仅次于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心血管疾病。
在老年人中更为多见,大部分发生在有病变的心脏中,如心肌梗死后。有时某些心外因素,如甲状腺功能亢进,酒精中毒性心脏病,心房颤动常是主要表现的症状,尤其在老年人中。
孙宝贵院长说,高血压、甲状腺疾病、高龄、睡眠呼吸暂停症、遗传、心血管疾病、酒精摄入过量等都是房颤的危险因素。发病风险随年龄增长而更加,据统计,75岁以上人群的房颤发病率达10%。
近年来,门诊上中青年并不鲜见,高节奏工作状态的白领人群,更容易中招。抽烟、酗酒、熬夜、加班等不良因素,不断加重年轻人的心脏负担,诱使房颤提早发生。其中心脏病房颤引起的中风主要发生在中青年人中。
心慌、气短、胸闷等症状是年轻患者最先出现的“异常信号”。
房颤常见的病因包括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脏外科手术、瓣膜病、心力衰竭、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栓塞、甲亢等,与饮酒、精神紧张、水电解质或代谢失衡、严重感染等有关。
“当房颤发生在无器质性心脏病变的中青年,我们称之为‘特发性房颤’或‘孤立性房颤’。”孙宝贵院长介绍说。
此外,孙宝贵院长一再提醒,如果出现心悸、晕眩、晕厥、气促,尤其是伴有尿频(心房压升高会加快利尿),即便症状很轻,医院做心电图等检查。
专注于健康方面的知识传播,随时随地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北京哪里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白癜风治疗那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