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里,对于刚刚生完孩子的妇女是要求坐月子的,据说如果不做月子,身体就不能恢复如初,而且会坐下一身的病,而月子里的病很特殊,如果坐下了,必须在月子里才能养好。从前主张多子多福,月子里的病还有机会下次坐好。后来只生一个,月子里万一坐下病来,没机会调养好了。
月子里有许多规矩,很重要一点是不能受风,一定要多穿衣服,戴帽子或头巾,把全身捂个严严实实。一些地方还不许洗头洗澡,甚至不许下床。
我曾经收治过几例这样的病患,其中一个顺产生了个大胖小子,一家人喜出望外,老人家更是对儿媳妇关怀备至,不让下床,一切都由老人包办了。而且规定必须盖着被子,捂着头巾。问题是当时是夏天,经过一月的休整,一下床左腿迅速肿起来,医院,一做超声发现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赶紧收住院,经过抗凝溶栓,放置下腔静脉滤器,病情得到缓解。
孕产妇是一个特殊群体,原则上怀孕生产是自然生物学过程,不是病,不应该算病人,但这部分人群在特定的时间段是某些病的高发人群。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发生与所谓“Virchow三角”有关,也就是血液停滞、静脉损伤和高凝状态。
RudolfVirchow(-)
而孕产妇这几条全占上了。妊娠高凝状态的特点是凝血和抗凝血因子的变化,包括凝血因子增加,抑制纤溶,蛋白S减少,和蛋白C抵抗(40%的孕妇)。此外妊娠腹压增加,静脉回流减慢(很典型的回流障碍的表现如下肢水肿);进入产程后,胎头入盆(通常男婴体重更大,不知道是否生儿子更容易得血栓),对静脉内皮造成损伤。其结果就是怀孕成为VTE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肺栓塞(PE)仍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GreerIA.SeminThrombHemost.;28(Suppl3):25-3)
产妇年龄因素:35岁的产妇DVT发生率0./,而年龄35的产妇DVT发生率为1./;35岁产妇PE发生率0./,35岁发生率0./
好不容易等到孩子出生,腹压减下来,盆腔和下肢静脉回流受到的阻力减少了。而严格的坐月子传统又造成了新的问题。按一些中国传统坐月子的习俗,不允许下地,无论三九天还是三伏天,不能吹风,要从头到脚捂得严严实实。三九天还算保暖,那些夏天生产的产妇就倒霉了,大热天不能还要捂着,大量出汗加上哺乳,导致自身存在脱水或中暑的可能,而血液粘稠加上不运动导致的血流缓慢,使一部分产妇容易形成深静脉血栓栓塞。
静脉内取出的血栓
肺动脉内的血栓
静脉血栓栓塞症一方面由于其肺栓塞的并发症,具有致命的危险,另一方面,即便康复,也可能因为下肢静脉瓣膜被机化的血栓破坏,而导致产妇今后出现下肢肿胀,静脉曲张,和色素沉着,也就是所谓血栓后综合征。
前两年,英国凯特王妃刚生完小孩,就穿着裙子,露着腿也没带帽子围巾就出现在大庭广众之下,一度引起国内热烈讨论,为啥外国人不坐月子?但这种讨论似乎也无果而终。其实,在国外出生的中国移民,大多也已经不坐月子了,可见坐月子纯粹是文化习俗使然,而非人种或遗传的问题。
其实孕产妇作为VTE的高发人群,应当提倡科学坐月子,适当保护不受风寒的情况下,适度进行恢复锻炼,从而避免因为坐月子而得病。
健康小贴士:
在妊娠后期,容易出现腿肿,随着腹部增大,腹压增高,下肢静脉回流出现阻碍,应当在孕后期常规穿戴医用弹力袜,在预产期更换新的医用弹力袜,以确保压力,促进下肢静脉回流。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