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口竟因空调丢命夏天千万别忘了这件

上周六,入夏啦。

从本周开始,气温就控制不住了,直接往30℃以上奔去了。

本周的气温看下来,你会发现,夏天的热浪才刚刚开始,除了周六(19日),每天都是30℃+的架势,特别是16-17日,估计要往35℃飙去。看来,夏天真的来了。

今天防晒霜准备涂起来没?

是不是准备吃个西瓜开开胃了?

目测,家里面的空调也马上要派上用场了!

但是图凉快的同时安全问题一定要注意!

年7月16日,《体坛周报》年轻的篮球记者李淼因为家中空调起火,导致窒息死亡。

与此类似的悲剧还有很多……

年7月18日早上6时许,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三里街一居民报警称家人昏迷不醒,并拨打了急救中心电话。

三里街派出所民警和九江急救中心医护人员赶到现场后,将昏迷的一名母亲大人和二名小孩送到九江市解放军第医院进行抢救。

不幸的是,三人均抢救无效。三人中,一个为12岁大的女孩,一个仅为7个月大的男婴。

有知情者表示,“可能是煤气泄漏到空调房了,房间又关着,所以妈妈和孩子都中毒了。”

年7月9日,汕头潮阳区西胪全镇大范围停电,在西胪后埔社区有一家人,因为天气太热,无法忍受,于是用发电机带动电器空调。可意想不到的是,因一氧化碳中毒,一家医院进行抢救。

年7月15日,湖南省森林植物园西门,一中年男子被发现死于车内,车没熄火,空调开着。警方已排除他杀,疑为一氧化碳中毒。

空调房记得常换空气!

常换空气!!

常换空气!!!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希望悲剧不再重演

除了上面提到的风险,这个“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也可能让你染上一身病!

什么是空调病

“空调病”主要是过长时间吹空调造成的身体机能衰退。

咳嗽、鼻塞、流涕甚至肺炎

都可能是“空调”惹的祸

有些人只要在空调房里待一会儿,就会出现咳嗽、鼻塞、口干、咽痒等不适,严重时还会出现发热。较长时间在空调环境下,还会出现咳嗽、鼻塞、头晕、耳鸣、乏力、记忆力减退、四肢肌肉关节酸痛等症状,甚至一些过敏症状如皮肤过敏、哮喘发作等。这在医学上称之为“空调病”。

事实上,“空调病”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后导致的。

首先,室内外温差较大,机体适应不良。人体的植物神经系统难以适应,会造成人体的生物节律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其次,房间密闭性强,长期在干燥的环境里,会导致我们的眼睛干涩、嘴唇干。在呼吸时,吸入的是干燥的空气,呼出的几乎是饱和的湿气,散失的水分会更多,这种情况时间一长,鼻黏膜、气管黏膜就会变干,病毒、细菌就会乘虚而入,引发感冒、咳嗽;

再次,较高浓度的臭氧具有消毒作用,低浓度则可抑制细菌繁殖,然而空调室内臭氧浓度几乎没有,在有空调的密闭室内,5至6小时后其他呼吸道有害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常被忽视的“湿度”,也是“空调病”的根源之一!

空气湿度与“空调病”息息相关,“空调病”其实就是由于空调器带来的空气干燥造成的。

当空气湿度过大时,人会无精打采,萎靡不振,还可导致眩晕、视力障碍、偏头痛、腹痛等症状。当空气湿度过小时,呼吸道黏膜的水分大量丧失,人感觉口干舌燥,进而出现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和鼻出血,并诱发感冒,滞留的痰液也成了病毒、细菌的滋生地。

在装有空调的室内,当湿度为40%至50%时,人会感到最舒适。科学研究表明,当空气湿度在此范围内时,病原体致病、传播能力迅速下降。如果考虑到气温、湿度对人思维活动的影响,最适宜的室内相对湿度应是40%~60%。

你还可能会有肠胃、关节受凉的症状:长时间吹空调,加上夏天人们普遍穿得少,在这样的低温环境会刺激血管急剧收缩,血液流通不畅,导致肠胃不适、

关节受损、受冷、疼痛,像脖子和后背僵硬、腰和四肢疼痛,手脚冰凉麻木等都是常见的反应。

下面这个病例,也需要你引起重视——

吹了一周空调

60岁大妈差点送命

年夏天,张大妈感觉小腿部静脉曲张最严重的地方皮肤有点红并疼痛,但没在意。

3天后,疼痛加重,右小腿静脉触摸起来有个硬结,医院看看,但炎热天气还是让张大妈望而却步,用点外用药,自己做做按摩。

又过了一天,张大妈睡觉时感觉到一阵阵地胸闷,实在熬不下去了,医院挂急诊。

血管外科的蒋劲松主任也大吃一惊:张大妈右下肢曲张静脉里充满了血栓,更可怕的是,一小块血栓竟顺着迂曲的静脉,通过深静脉“逛”到了肺部动脉。临床上称为“急性肺动脉栓塞”,这是一种很严重的死亡率较高的危疾。

为什么张大妈的毛病严重到威胁到生命?

蒋劲松主任介绍,静脉曲张是临床上极常见的疾病,成人中发病率超过15%,严重的静脉曲张会导致皮肤色素沉着、瘙痒、血栓、溃疡等并发症,但像张大妈这么严重到发生肺动脉栓塞的并发症倒不多见。

由于她腿部迂曲的静脉本来内部血流就不通畅,这是她的老毛病,再加上高热天导致人体内水分丢失较多,血液浓度粘滞度较高,水分补充不够,在家活动又少,一天到晚开着空调,各种影响因素叠加,导致严重后果。

“具体一点说,不少人以为空调房内不出汗就疏于补水,其实空调环境里,隐形失水是非常严重的。”蒋劲松说,“每天呆在空调房,可总要到房间外面上厕所、倒垃圾,屋内外温差有十几二十度,这样的情况下,会导致较多的隐形失水。”

而这样的隐形失水并不会让张大妈觉得口渴,所以补充水分不够,导致血液更加浓稠了,原本的静脉曲张更加严重,直到肺动脉都有了血栓。

开空调

几个小窍门

专家建议,每年夏季使用空调前,要请专业人士清洗空调。使用空调时,室内外温度之差不能低于7℃,尽量使室温维持在26℃-28℃之间。当家中空气湿度过低,家中有咳嗽、咳痰的孩子时,建议使用加湿器,控制室内湿度在40%~60%之间。防止空调冷风直接吹向人体,间隔一段时间要开门窗,适当的通风换气。养成经常饮水的习惯,给皮肤保湿。

开空调时,靠近空调的人,最好面对空调坐,因为冷风从后面吹着你的背部、腰部,比迎面风对人体造成的损害更大。坐办公室的朋友,如果座位挪不开,最好多预备一条小丝巾,围住颈部。要是长时间坐着办公,如打字、书写等,不妨备件穿脱方便的衣服,穿裙子时可用披肩护住腿部,特别是膝盖。还可以不时站起身活动活动,以增进末梢血液循环。

1、风向朝上更制冷

很多人在开空调时并不善于利用风向。

想制冷时,最好把空调风向朝上,让冷空气由上而下循环。

制热时,则让空调风向朝下。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院暖通设计室高级工程师刘冰介绍,一般来说,冷空气向下走,而热空气反之,因此这样可充分利用冷热空气自身的物理特性,自然交流。

2、刚进屋,10分钟后再开空调

当你出了一身汗,千万别回家就打开空调猛吹。因为此时毛孔完全打开,容易让体温急剧下降,诱发感冒。

从炎热的室外进入室内,最好10分钟后再开空调。另外,睡觉时人体体温下降,若图凉快彻夜开着空调,同样容易引起头痛、感冒等,睡前一定要关闭空调,或设置定时关闭。

3、出风口放盆水

空调会将室内水分抽走致使空气变干燥,这时,眼睛很容易变得干涩、酸胀。

教您一招,在空调的出风口放盆水,能有效缓解干眼症状。

4、时开时关最耗电

空调时开时关最容易耗电!尤其是在启动的时候,而且这样还很容易损耗压缩机。

正确的做法是:开机时将空调设置到高冷状态,以最快达到降温目的,当温度适宜时,改中、低风,以减少能耗。

5、睡前用好定时功能

晚上可以不用整夜开空调的!一般在睡觉的时候二三个小时即可。

如果实在怕热,晚上睡眠时还可以将空调设定为状态,还可以达到20%的省电效果哦。

6、闷热天气开除湿

有时碰到天气闷热难受,要善用功能,让室内湿度降下来,这样不用调节空调温度,也会让人感觉舒适凉爽。

7、开窗通风非常重要

开着空调的时候,建议1小时左右开一次窗,每次约15分钟。经常处在空调环境下的人,要喝水,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水果。

中国室内环境监测工作委员会宋广生主任建议大家,夏季天天开空调的家庭,每天应进行几次“室内大换气”。

通风换气时间最好在上午9点到11点、下午1点到4点,或者晚上7点到10点。

每天通风不少于两小时,并注意将窗户全部打开,形成室内空气对流。

8、先开空调后关窗

应该先开空调后关窗,等刚开空调时空调里面的污染物释放以后再关闭门窗。

学学“降温偏方”少用空调远离“空调病”

远离“空调病”,少开空调,多利用自然风降低室内温度,适量流汗是预防要诀。也可以吃些性凉解暑的食物,如苦瓜、西瓜或绿豆汤等。另外,有些“降温偏方”不妨尝试一下。

绿色植物双重降温。选择几盆叶子大的绿色盆栽植物移到室内,一样可起到降温效果,而且绿色植物经过光合作用释放出来的氧气还具有净化室内空气的作用,能平和宝宝情绪,达到双重降温效果。但需注意,有些植物不适合摆在室内,比如兰花、百合花、月季花等,其香气浓郁,会令宝宝过度兴奋而导致失眠或产生胸闷现象;而松柏类花木,其气味对宝宝肠胃有刺激作用。

按摩天柱、大椎和曲池三穴。天柱穴位于后头骨正下方凹陷处;大椎穴位于背部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曲池穴位于手肘窝横纹头外端。经常按压这三个穴位,能降温、退热、提神,对预防中暑有一定功效。

用冰米袋擦拭凉席。准备干净的短丝袜数只,大米一小碗,将干燥的大米倒入丝袜内,打结,套上塑料袋放入冰箱冷冻室中冷冻1个小时,取出。把冰好的米袜放到凉席擦拭一遍,凉席的温度会马上下降;天气特别热时,还可以把米袜放到大椎穴(脖子后)上,瞬间感觉到神清气爽,但时间不宜过长。

来源:浙江在线健康网

赞赏

长按







































怎样治疗白癜风
济南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ulijian.net/fdmhl/314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