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血栓是发生并发症及导致意外猝死的重要原因,在发达国家的年发病率高达千分之一,据不完全统计,美国每年因为静脉血栓栓子脱落导致的肺动脉栓塞引起的猝死高达50万人。
华法林是一种双香豆素衍生物,通过干扰维生素K与2,环氧化维生素K之间的转化循环而产生抗凝效应。口服抗凝药能有效地预防再发静脉血栓,使其危险性下降90%以上。口服抗凝药治疗过程中大出血的年发生率大约%,年死亡率为0.6%。静脉血栓的年再发率为12%,致死率大约5%-7%。抗凝治疗终止后血栓是否再发主要取决于形成血栓的因素去除与否。
合适的抗凝强度
华法林在不同个体中的剂量-效应关系差异很大。而其抗凝强度直接关系到疗效和副作用,所以对其进行监测是治疗过程的关键。华法林影响与外源性凝血系统有关的凝血因子IIa、VIIa、IXa和Xa的活性,因此口服华法林后通过监测其对外源性凝血系统的影响(PT)来调整剂量。临床使用标准化的PT,即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来避免检验试剂不同造成的影响。
中等强度的抗凝(INR2.0-.0)和高强度的抗凝(INR.0-4.5)同样有效,但前者出血发生率较低。口服抗凝治疗应该≥个月,而对于原因不明或由于不可逆因素引起者,以及复发性静脉血栓栓塞的患者疗程应≥6个月。
检测华法林的时间周期
ACC和AHA指南中建议华法林初始剂量为5-10mg,一般5-7天后可使INR达到2.0。应该每天监测INR,直到其连续两天达到和维持在治疗范围,之后每周监测2-次,持续1-2周。如果INR值持续稳定,则可减少到4周1次。抗凝治疗过程中患者饮食、合并用药、治疗依从性和酗酒等因素均可能导致INR变化,需根据情况随时监测。
如何调整华法林的剂量
INR出现轻度变化并超越治疗范围时,可以将剂量增减5%-20%。INR发生明显变化时要积极寻找可能的影响因素。
(1)如果INR超出治疗范围但小于5,患者没有重要部位的出血或进行手术的需要,则可减少剂量,或暂停一次,待INR恢复治疗范围再减量应用。
(2)如果INR达到5.0-9.0,患者没有出血或导致出血的危险因素,可停用华法林1-2天,INR恢复到目标值后减量应用。
()如病人存在出血的其它危险因素,应在停一次华法林的同时,口服维生素K1(1~2.5mg)。
(4)如果需要急诊手术或拔牙,可口服维生素K1(2~4mg),以期使INR在24-48h内明显下降,密切监测,必要时可重复给予口服维生素K1。
(5)如果INR大于9.0,临床没有出血,应口服大剂量的维生素K1(~5mg),以期在24~48h内使INR明显降低,必要时可重复。
(6)如果出现了严重的出血或INR超过20,那么应静脉注射维生素K1(10mg),适当补充新鲜血浆或凝血酶原浓缩物,维生素K1静注可每12h重复一次。出血危及生命的出血或华法林严重过量时,凝血酶原复合物替代治疗是必要的,同时可静脉注射维生素K1作为补充。
作者:医院血管甲状腺腹壁疝外科王三明来源:好大夫在线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12.09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联系-
官方网站:xueguanwaike.bookoes.org
投稿邮箱:xgwkzz
16.北京治愈白癜风的医院银川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