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是指嵌塞物质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阻断组织血液供应所引起的病理和临床状态。常引起呼吸困难、气短、胸痛、头晕、昏厥、咳嗽、咯血、休克甚至死亡。
4月上旬,我科收到一位66岁女性患者,因右下肢肿胀伴哮喘、胸闷半个月,出现呼吸困难2医院诊断为肺栓塞。为求进一步诊治以急诊转到我院进行治疗,做了胸部CTPA提示患者双侧肺动脉主干及分支均有广泛的肺动脉栓塞,下肢血管彩超见右下肢股总静脉、股浅静脉、腘静脉、胫后静脉、腓静脉、肌间静脉均有血栓形成,患者呼吸困难明显,血栓异常广泛、血栓负荷非常重,下肢血栓随时可能脱落到肺动脉导致患者猝死。
患者病情危重,紧急转入了我科重症监护室予以经鼻高流量吸氧以及抗凝等抢救治疗,郭述良教授、陈虹教授、韩晓黎副教授、何威副主任医师等重症团队、肺血管及介入团队经过讨论后决定首先采取内科保守治疗,但患者呼吸困难明显,血栓负荷重,肺动脉和右下肢静脉广泛血栓栓塞,单纯抗凝治疗可能效果欠佳,故采用紧急溶栓治疗,并同时请血管外科团队安置了下腔静脉滤器,以防止血栓脱落,再次引起肺栓塞。经过溶栓治疗后,再次复查肺动脉增强CT,肺动脉血栓较前稍减少但栓塞范围仍非常广泛,患者喘累还是比较明显,溶栓效果不是特别明显。郭述良教授再次组织科内讨论,该患者溶栓效果欠佳,现肺动脉血栓负荷仍重,后续单纯抗凝药物治疗可能不好,还可能继发慢性血栓性肺动脉高压,影响患者的愈后及生活质量,为了防止上述情况发生,决定为患者做“经导管肺动脉吸栓碎栓溶栓术”,与家属充分沟通后,积极进行手术准备。
术前造影显示双上肺动脉开口大块血栓堵塞
4月19日,在郭述良教授指导下,何威副主任医师、张锐副主任医师、左翠护师在本院DSA室为患者做了“经导管肺动脉吸栓碎栓溶栓术”,因患者安置了下腔静脉滤器,右下肢又有血栓,常规股静脉入路方式可能导致滤器移位,下腔静脉内膜撕裂等风险,何威副主任医师团队便改变策略采用颈内静脉入路方式进行手术,使得手术难度增大,但经过血管介入团队的不懈努力,还是成功为患者进行了肺动脉血栓的吸栓、碎栓和局部溶栓术。手术刚完成,患者便感觉胸闷、气紧明显好转,经过两天的护理后便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
手术操作
颈内静脉入路
吸出的血栓
术后造影血栓明显减少
现在患者呼吸困难明显好转,已于近日好转出院。这位66岁的老人也感慨到仿佛过了一次鬼门关,也算经历过了生死。她讲到,之前特别害怕做手术,但是在医生护士的不断安慰和一次次耐心讲解后才下决定做了手术,手术做完也感觉轻松了很多。
普通病房,何威副主任医师查看患者
向下滑动查看
重医一院呼吸科血管介入团队简介
重医一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是全国首个省级咯血中心“重庆市咯血中心”,是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呼吸病血管介入学组组长单位,目前已构建了在国内领先的大咯血救治集成技术体系,包括:上世纪80年代率先在西南地区建立经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技术,并将该技术向全国推广。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多项咯血救治关键核心技术,如年完成全国首例Onyx胶栓塞支气管动脉治疗难治性大咯血技术,解决了难治性咯血治疗的困境。学科已建立了完整的术前血管造影重建技术、超微超选择支气管动脉栓塞技术、非支气管体循环责任动脉栓塞技术、各种血管介入入路技术、肺动脉栓塞术、弹簧圈及Onyx胶等各种新型材料栓塞技术综合救治大咯血等危重症患者以及右心导管、肺动脉球囊扩张治疗慢性血栓性肺动脉高压,急性肺栓塞的经导管肺动脉吸栓、碎栓及溶栓术,上腔静脉支架置入术等涵盖了支气管动脉,肺动脉、上腔静脉的肺血管介入体系。还建立了强大的经气道介入止血技术,ECMO(人工肺)等呼吸危重症联合救治咯血技术,形成完整大咯血救治平台。
撰稿编辑胡显俊审核何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