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背景
评价单侧肺动脉球囊成形术(BPA)与双侧肺动脉球囊成形术在治疗不能耐受外科手术的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研究方法
研究者回顾性分析了92例CTEPH患者共次BPA治疗资料,包括次单侧BPA治疗和86次双侧BPA治疗。比较单侧和双侧BPA中放射暴露剂量、手术细节、病变特征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其中次BPA治疗的随访资料纳入疗效分析,比较血流动力学变化。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与并发症发生相关的因素。
研究结果
与单侧BPA比较,双侧BPA能治疗更多的肺叶、肺动脉段和病变[3(2,4)vs2(1,3)肺叶,p0.;8(5.5,10)vs6(4,8)肺动脉段,p=0.;9(7,12)vs8(5,10)病变,p=0.01],且治疗持续时间和造影剂用量相当。总体而言,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相似[双侧BPAvs单侧BPA,9(10.5%)vs12(9.7%),p=0.83]。单次治疗中血流动力学效果无显著差异[双侧BPAvs单侧BPA,mPAP,?4.5±8.6vs.?3.6±7.3mmHg,p=0.52;PVR,?1.1(?3.5,0.8)vs.?1.8(?5.2,0.3)Woodunits,p=0.21]。在初次BPA治疗阶段,相比单侧BPA,双侧BPA也能治疗更多的肺叶、肺动脉段和病变[3(2,4)vs.2(1,2)肺叶,p0.;8(5.8,9.3)vs.6(4.0,8.0)肺动脉段,p=0.04;9(6,12)vs7(4,10)病变,p=0.02)。即使在基线血流动力学较差的患者中,并发症发生率也相似[5例(13.2%)vs.5例(9.3%),p=0.80]。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肺叶数量/疗程是并发症的预测因素,而双侧BPA并非预测因素。
研究结论
应用双侧BPA治疗CTEPH患者是安全有效的,不会增加手术时间和放射剂量,即使在基线血流动力学不良的患者中也是如此。RefHongC,LuJ,WuX,etal.Bilateralversusunilateralballoonpulmonaryangioplastyforinoperablechronicthromboembolicpulmonaryhypertension.RespirRes.;23(1):.doi:10./s---6审校及组稿:医院陈熙医师
编辑:血管资讯Oliver
版权声明:本平台旨在帮助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更好地了解相关疾病领域最新进展。本平台对发布的资讯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为了解资讯使用,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资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合作联系邮箱:vascular
edoctor.cn。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