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耗性生物资产是指为出售而持有的、或在将来收获为农产品的生物资产,包括生长中的农田作物、蔬菜、用材林、存栏待售的牲畜、养殖的鱼等。设置的科目主要有:①“消耗性生物资产”科目(核算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实际成本);②“农产品”科目(核算消耗性生物资产所收获的农产品)。与消耗性生物资产相关的常见业务如下:
①外购消耗性生物资产时:
借:消耗性生物资产
贷:银行存款等
解读:外购消耗性生物资产,与外购原材料的账务处理相似,一项资产(消耗性生物资产)增加,资产增加记入借方,一项资产(银行存款)减少,资产减少记入贷方。
②自行栽培、自行营造、自行繁育的消耗性生物资产时:
借:消耗性生物资产(必要支出)
贷:银行存款等
解读:自行栽培等得到的消耗性生物资产,与自行生产存货类似,花费了多大代价,记入“消耗性生物资产”的金额就是多少。
③择伐、间伐或抚育更新性质采伐而补植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发生后续支出时:
借:消耗性生物资产(必要支出)
贷:银行存款等
解读:后续补植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也是为了得到新的消耗性生物资产所花费的代价,因此也记入消耗性生物资产的成本中。
④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在郁闭后发生的管护费用等后续支出:
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等
解读:此业务的关键是在郁闭后发生的管护费用,说明生物性资产已经成熟,可以随时出售,不需要额外的培育成本(类似于存货加工成本),所以郁闭后发生的管护费用,不能再记入到消耗性生物资产的成本中,只能记入到期间费用,即记入“管理费用”中。
⑤农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归属于消耗性生物资产的费用:
借:消耗性生物资产
贷:生产成本
解读:农业生产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消耗各种成本,其中归属于消耗性生物资产的费用由消耗性生物资产承担,记入“消耗性生物资产”的成本中。
⑥消耗性生物资产收获为农产品时:
借:农产品
贷:消耗性生物资产
解读:消耗性生物资产已经培育成熟,变成了农产品,并且收获回来,放在仓库里随时准备出售,于是需要把“消耗性生物资产”的账面价值结转到“农产品”科目中(类似于企业加工产品完工入库,“生产成本”的账面价值要结转到“库存商品”中)。
说明:消耗性生物资产没有收获并放在仓库储存,则名称仍为“消耗性生物资产”(可以直接出售,例如郁闭后的林木),也可以收获回来放在仓库待售,则名称为“农产品”。
⑦出售消耗性生物资产或农产品时: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消耗性生物资产/农产品
解读:出售消耗性生物资产或农产品与企业出售库存商品类似,也需要计量“主营业务收入”,结转“消耗性生物资产”(或者“农产品”)到“主营业务成本”中。
例题:甲公司为一家林业有限责任公司,其下属森林班统一组织培植管护一片森林。第1年3月,发生森林管护费用共计万元,其中,本月应付人员薪酬50万元,仓库领用库存肥料30万元,管护设备折旧20万元。管护总面积为公顷,其中,作为用材林的杨树林共计公顷,已郁闭的占80%,其余的尚未郁闭;作为水土保持林的马尾松共计公顷,全部已郁闭。管护费用按照森林面积比例分配。求相关账务处理。
借:消耗性生物资产——用材林(杨树林)16
管理费用84
贷:应付职工薪酬50
原材料30
累计折旧20
解读:本题的难点在于正确划分哪些费用记入“消耗性生物资产”,哪些费用记入“管理费用”。森林管护的总面积是公顷,但①其中公顷是作为水土保持林的马尾松,说明这公顷马尾松不是消耗性生物资产(成熟后卖掉或收回作为农产品的才是消耗性生物资产),马尾松仅仅是起水土保持的作用,所以在马尾松上面花费的费用需要记入“管理费用”。另外的公顷的杨树林(属于消耗性生物性资产),②80%的已郁闭,按照规定,已郁闭后发生管护费需要记入“管理费用”,③还没有郁闭的20%杨树林,发生的管护费需要记入“消耗性生物资产”的成本中。这3部分各自承担的费用计算如下:
未郁闭杨树林应分配共同费用的比例=÷×(1-80%)=0.16
已郁闭杨树林应分配共同费用的比例=÷×80%=0.64
已郁闭马尾松应分配共同费用的比例=÷=0.2
未郁闭杨树林应分配的共同费用=×0.16=16万元(记入“消耗性生物资产”)
已郁闭杨树林应分配的共同费用=×0.64=64万元(记入“管理费用”)
已郁闭马尾松应分配的共同费用=×0.2=20万元(记入“管理费用”)
于是可以得到:记入到“消耗性生物资产”的金额为16万元,记入到“管理费用”的金额为64+20=8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