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运营中,存货是企业中流动性相对较差的流动资产,即存货的变现能力相比之下不如其他的企业流动资产更快。通常情况下,企业的存货占比在企业整个流动资产中较大,同时也是企业持续运营的基础。所以了解存货、确定存货、管理存货在企业的营运中是十分重要的工作。
1、什么是存货?
首先了解了下存货的定义:
存货的定义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根据企业相关准则的规定,消耗性生物资产、建造合同归集的存货成本,适用于对应的会计准则相应内容,即不包含在存货准则中。
2、存货有那些种类?
存货通常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商品、周转材料、委托加工物资等。
(1)原材料,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经加工改变其形态或性质并构成产品主要实体的各种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修理用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
(2)在产品,指企业正在制造尚未完工的产品。包括:正在各个生产工序加工的产品,以及已加工完毕但尚未检验或已检验但尚未办理入库手续的产品。
(3)半成品,指企业经过一定生产过程并已检验合格交付半成品仓库保管,但尚未制造完工成为产成品,仍需进一步加工的中间产品。
(4)产成品,指企业已经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并已验收入库,符合标准规格和技术条件,可以按照合同规定的条件送交订货单位,或可以作为商品对销售的产品。
(5)商品,指企业外购或委托加工完成并已验收入库用于销售的各种商品。
(6)周转材料,指企业能够多次使用、逐渐转移其价值但仍保持原有形态且不确认为固定资产的材料。包括:包装物、低值易耗品、模板、脚手架等。
(7)委托加工物资,反指企业委托外单位加工的各种材料、商品等物资。
3、存货确认的条件?
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对一项资产是否确认为存货,首先判断此项资产是否符合存货的定义,并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企业才能将此项资产确认为企业的存货。
(1)与该存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一项存货的确认,必须是企业持有目的是为了销售或为了能够销售而需进一步加工的或为提供劳务的完成而需耗用的材料和物料。即持有存货的目的是其将来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利润);另外存货的成本必须能够可靠计量,即此存货的实际价值必须能够量化,且能够可靠的确定。只有能够可靠的计量,才能确定其初始价值,才能确认为存货。
存货的确认,在符合存货定义的前提下,必须同时满足以上两个条件才能确认为企业的存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