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杨某,男,59岁。
主诉:胸闷、胸痛,气短、咯血0日。
现病史:患者于年6月7日无诱因突然出现胸闷、气短,左侧剧烈胸痛,呈闷痛,呼吸运动可加剧,无放射痛,伴咳嗽,咳黄痰,伴间断咯血,为痰中带血,鲜红色,量少,无发热、盗汗,无心悸、头晕、晕厥等症状。年6月8日外院行CTPA提示“左肺下叶肺动脉栓塞,下叶肺梗死,双下叶膨胀不全”,确诊为肺血栓栓塞症,行心脏彩超以及下肢血管彩超未见异常,血常规提示:血小板:74*10^9/L;肝功能正常,予低分子肝素钠q1h桥接华法林(具体不详)抗凝治疗,监测INR维持在1.03-1.3之间(未达标),同时予左氧氟沙星沙星抗感染治疗后症状好转,未复查血常规等即出院返家口服华法林继续治疗。为进一步行肺栓塞查因于6月17日来我院就诊,发病来饮食睡眠可,二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有血糖升高史,未规律诊治。有脑梗塞病史,未规律服药治疗。有腰椎间盘突出病史。有肺结核病史,已正规抗痨治疗,否认肝炎史、疟疾史,预防接种史不详,年5月8日不慎跌倒致右下肢骨折,有制动史,曾行胸部脂肪瘤切除术,否认输血史,吸烟0余年,40余支/日,戒酒6年。父亲患肺癌,母亲患有直肠癌。
查体:无阳性体征。
诊疗经过:
患者因抗凝未达标,入院后予华法林+那屈肝素规律桥接抗凝治疗:华法林3mg-4.5mg(-06-18至-06-7)、那曲肝素钙(-06-18至-06-)0.8mlq1h,INR达标后停用低分子肝素。同时完善病因相关检查,未查及实体肿瘤或易栓症方面危险因素。住院期间监测血小板水平逐渐下降、肝功转氨酶轻度升高(对症治疗后降至正常),年6月30日复查血小板:11*10^9/L,伴有新发四肢躯干皮肤新鲜出血点,无鼻血、牙龈出血,查INR1.7,立即停服华法林:
考虑患者血小板减少明显,前期间断应用低分子肝素,不除外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予HIT抗体快速筛查。检查结果回报:阳性,同时根据HIT疑诊患者行4T评分,该患者4T评分为6-8分(高度可能)。备注:将每组所得的分数相加,其预测HIT发生的可能性如下:6-8分,高度可能;4-5分,中度可能;0-3分,低度可能。
-6-18日入院后行:
超声心动图:肺动脉主干正常上限(8mm),左肺动脉起始段增宽(18mm),左房正常上限(38mm),左室舒张功能降低(I级)。
双下肢静脉超声:双下肢深静脉血流通畅。
腹部超声:轻度脂肪肝。
血气分析:FiO0.1,pO79.5mmHg,pCO37.0mmHg。
肝肾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I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0IU/L、肌酐76.4μmol/L。
易栓症:抗凝血酶III活性、蛋白C活性、蛋白S活性正常。狼疮抗凝物阴性。
ESR4mm/h。
心梗四项、尿便常规、PCT、术前检查、痰病原学、肿瘤标记物、肺癌组合、甲功五项均未见明显异常。
CTPA(年7月4日)
下一步检查和治疗:
解析将发布在下期病例分享,敬请期待!
卢朝晓高倩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