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连板下的隐忧中晶科技同业PK落了下风两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林坚陈锋北京报道

继大涨一波后,二级市场半导体板块进入“冬眠”期,个股绿多红少,与此对应的跌停多,涨停少。而就在这寒风陡峭的岁末,中晶科技(.SZ)“一枝独秀”。

对于行情欠佳的成因,中国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半导体的上升空间已经被美国禁令锁死。国内不会有先进制程的光刻机,先进的芯片制造企业也岌岌可危,没有根本性的利好扭转形势。因此行情欠佳。”

12月25日收盘,半导体板块上涨股票50个,下跌61个,中晶科技系唯一一个拿下涨停板的个股,报收32.21元/股,涨幅10.01%。

财务状况、盈利状况、市场占有率、经营管理体制等多个方面构成上市公司的基本面,而基本面是影响公司在二级市场表现的重要依据。目前来看,产品结构较为单一、研发能力较为不足,盈利造血能力不强,行业竞争优势不够突出等问题困扰着中晶科技。

11月24日,带着投资者所关心的问题,《华夏时报》记者致电中晶科技证券事务部,自称“公司法务”的接线人员表示,接受媒体以采访函的方式进行采访,记者随后给信披邮箱发去了采访函。截至发稿时,未收到回复。

产品结构单一能否支撑连板热情?

据天眼查APP显示,中晶科技成立于年,主营业务为半导体硅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半导体硅片及半导体硅棒,其中,硅片产品以研磨片为主。中晶科技于今年12月18日在深交所上市,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为.7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为万股。本次发行价格为13.89元/股,募集资金总额约为3.47亿元,募集资金净额约为3.05亿元。

目前看来,中晶科技六连板受益于上市时间。其12月18日上市至今,六个交易日实现六连阳。

有投资人士告诉记者,在临近年末的时候,次新股由于上市的时间较短,业绩方面一般不会出现异常的变化,可以说次新股在年报公布阶段相对安全,不会“踩雷”。

另一方面,中晶科技受益于主营产品的景气度。据半导体业内人士介绍,硅片是半导体最上游核心材料,是能够反应半导体全行业景气度的核心领先性指标。根据SEMI统计,年至年全球半导体硅片销售金额从72.09亿美元增长至.5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6%。

但产品结构较为单一成为中晶科技的一大风险。据招股书显示,年至年,中晶科技单晶硅片和单晶硅棒的收入合计分别为2.30亿元、2.50亿元和2.21亿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97.10%、98.34%和98.92%。

目前,3至8英寸硅片主要应用于分立器件领域,而8至12英寸硅片主要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领域。随着下游芯片制造工艺的不断演进,分立器件用硅片逐渐从3至6英寸向4至8英寸靠拢,而中晶科技目前主要产品为3至6英寸半导体硅材料产品,尽管整个3至6英寸硅片目前依旧有较为稳定的市场需求,但大尺寸硅片必然是趋势所向。

按此逻辑,研发成了中景科技最重要的发展动力。据记者了解,中晶科技所在的半导体硅材料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生产过程较为复杂,对于产品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

该公司招股书指出,随着半导体硅片的技术指标要求在不断提高,若公司在关键技术上未能持续创新,或者新产品技术指标无法达到预期,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将造成不利影响。一旦其主营产品遭到淘汰风险,将会对中晶科技的营业收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中晶科技表示,在现有技术研发基础上,公司将继续增加资金和人力投入,提升研发实力、强化市场交流和客户沟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图为中晶科技的研发投入占比情况

图为公司在招股书中作的上市公司同行之间研发方面的比较

但《华夏时报》记者发现,中晶科技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呈下降趋势。年,该项数值为10.23%,随后逐年下降,年还保持在6.36%,但年就只剩2.4%。年,该项数值达到最低点,仅为2.1%。今年三季报,该公司研发投入占比为3.48%,略有上升迹象。值得注意的是,记者并未从官方渠道找到该公司研究人员的相关情况。

与此同时,在对单一产品结构能否支撑中晶科技走得更远的担忧之外,中晶科技的盈利能力也备受质疑。

翻阅中晶科技年报可以看到,在年,中晶科技的营业额为万元,净利润为万元,但到了年,该公司的营业额和净利润就分别达到1.6亿元和万元,净利润几乎是年的10倍。

然而,产生如此漂亮的业绩得益于公司的一次收购。年12月,中晶科技以万元的价格收购隆基股份、孟海涛合计持有的西安隆基晶益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的股权,收购后将其改名为西安中晶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同时,以万元的价格收购隆基股份持有的宁夏隆基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的股权,收购后改名为宁夏中晶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收购完成后隆基晶益和隆基半导体成为中晶科技的全资子公司。本次收购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根据招股书披露,中晶科技年的净利润为万元,同年,收购来的子公司宁夏中晶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的净利润就高达万元。

图为该公司盈利情况。年前,该公司业绩差强人意,年实现华丽蜕变

国元证券指出,5G、汽车应用的硅含量提升,硅片市场处于高景气度周期。供需缺口显现,部分硅片市场已现涨价潮。12月24日,中晶科技在互动平台向投资者表示,公司当前订单饱满、生产任务紧张,正在积极提高产能,以满足对客户增长及时交付的需要。

但记者注意到,公司主营产品硅片原材料多晶硅正迎来涨价潮。据《华夏时报》记者采访过的业界人士表示,硅料目前价格仍居高不下,市场仍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

根据招股书显示,至年,公司多晶硅采购金额占当期原材料采购总额的比重分别为61.49%、61.42%、53.95%。其价格波动将直接影响公司产品的生产成本,继而影响公司的毛利率水平。

中晶科技表示,尽管公司可以通过采取改善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良率、扩大市场占有率并加强供应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建设等措施有效化解原材料成本上涨的压力,但仍存在多晶硅价格上升的风险,这对公司的正常生产与盈利能力将产生不利影响。

同行PK如何?

根据同花顺iFinD,中晶科技年、年、年连续三年净利润持续增长,分别为元、万元以及万元。近日,有投资者在投资者论坛上询问中晶科技董秘,公司与同行的比较。该公司董秘回应称,“中环股份和扬杰科技都是非常优秀的公司,中晶科技专注于半导体硅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相对集中,能够较好的为下游客户提供专业的相关产品。”

中环股份(.SZ),扬杰科技(.SZ)与合晶科技在中晶科技招股书中被该公司列为上市公司同行的比较对象。横向比较,中晶科技的存货周转率与应收账款周转率在同行中处于劣势。

据招股书数据显示,年至年,中晶科技的存货金额分别为万元、万元和万元,占当期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17.77%、16.42%和16.10%,在此影响下,中晶科技的存货周转率在三年的数值分别为2.52次、2.19次和1.70次,而同期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的平均存货周转率分别为4.37次、4.94次和4.99次。此外,年至年,该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3.39次、3.31次和2.77次,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的平均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5.51次、5.22次和4.77次,中晶科技回款周期逐步拉长,应收账款回款越来越慢。

对此,有业内专业人士称,鉴于相对高的存货周转率与相对低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可能会对中晶科技的资金周转造成不利影响,须留意公司的资金链情况。

中晶科技在其招股书中提出,投资拉动是半导体产业实现规模扩张的主要动力。目前公司主要资金来源为自我积累和银行借款。《华夏时报》记者留意到,公司年至年货币资金分别为万元,万元,万元,呈减少趋势。此外,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三年分别为万元、万元与万元。但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却为万元、-万及-万元。

据悉,中晶科技本次拟募集资金将分别投入“高端分立器件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用单晶硅片项目”、“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等三个项目。其中,“高端分立器件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用单晶硅片项目”将实现对中晶科技现有产品的扩建和产品系列的完善,增加公司的产能和产品的多样性,满足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提高,提升持续盈利能力。“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是通过对现有研发实力的强化,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公司已有产品技术升级与新产品开发能力,为中晶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目前来看,年报与行情将是中晶科技在二级市场的“船桨”。业绩方面,在招股书中,中晶科技称,由于下游市场需求的旺盛及公司不断加强市场拓展,主营业务产品的销量增长,预计年度,公司营业收入及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情况好于上年。

行情方面,张孝荣指出,半导体真正的“春暖花开”,一方面有待于等到中美关系的缓和,但这是小概率事件,另一方面,有待于国产替代性技术和产品问世,但近期内也实现不了。

“此外,市场会有些风吹草动的‘好’消息或者资金在板块间轮动,有可能带动板块上涨,但大势已定,都不能带来根本性的改变。”张孝荣如是说。

责任编辑:麻晓超主编:夏申茶




转载请注明:http://www.zulijian.net/fdmzz/1002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