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是指由护士提供或主要受护理工作的影响,能够特异并直接测量护理工作的结构、测评过程和结果的质量指标。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与肺动脉栓塞(PE)两种类型。
VTE发病无前兆,致死、致残率高,不但会增加患者住院日及医疗费用,而且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对VTE高风险患者实施预防措施可以使VTE的发生率下降30%~80%。
VTE预防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建立
通过阅读有关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相关文献,查阅《医院评审标准(年版)》、JCI评审标准、《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版)》等,应用头脑风暴,并邀请相关专家进行函询,专家意见集中,围绕从患者入院到手术到出院的整个过程,初步拟定出适合住院患者VTE预防的8项护理敏感指标,包括1项结构指标、5项过程指标、2项结果指标,并制定各项指标的计算公式,详见表1。
根据结构指标的内容,小组成员讨论制定出指标判断标准,详见表2。
VTE预防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建立的意义
1.VTE预防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建立和实施,有效提高了VTE预防护理质量。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建立,为临床护理质量的评价与监测提供了可靠依据,是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准。实施VTE预防护理敏感指标后,护士VTE风险评估正确率、物理预防措施落实率、患者健康宣教知晓率和护士VTE相关知识合格率均显著提高。
管理者进行质量评价时,能够及时测量与观察护士VTE风险评估正确率、物理预防措施落实率、患者健康宣教知晓率等过程指标,也能测量VTE预防满意度、VTE发生率等终末质量指标,科学动态地反映了患者VTE预防的基础、过程和结果,实现了广角度、全方位对VTE预防措施的全面质量评价过程。
2.VTE预防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建立和实施,降低了VTE发生率。
通过VTE预防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建立,明确规定各项指标的定义,规范VTE预防各个环节的标准,使VTE预防专科护理质量的监测更加科学客观。通过对各项数据的监测,形成可量化的数据指标,找出重点改善指标,通过鱼骨图系统分析VTE发生的主要原因,为采取改进措施提供了科学的依据。通过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进行持续质量监测,收集数据、定期分析并进行干预,可以定量反映持续质量改进的成效。
3.VTE预防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建立和实施,有效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VTE预防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建立与实施,使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显著升高,护士与患者的交流更加密切,患者能够认识到VTE发生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提高了患者对VTE早预防、早发现的能力。通过监测VTE护理质量,督导护理人员准确识别VTE高危人群,严格落实VTE预防规范,正确执行临床护理实践和护理技术规范,保证各项预防措施有效落实,降低了VTE发生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保证了患者安全。
本文整理自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年第25卷第14期
(点击查看原文)
作者:祝凯谷如婷王芳程艳勤吕丽丽赵爱平黄霞
单位:医院
如需转载,请标注“中华现代护理杂志”中科让您告别白癜风秀健康专家告诉你呲美莫司乳膏治白癜风效果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