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VEITH论坛肺栓塞专场的主题是"ManagementOfPulmonaryEmbolism:TheUltimateTeamApproach",即非常强调多学科团队在肺栓塞诊疗中的作用。半天的会议,没有刻意追求最前沿和争议话题,更像是一个继续教育项目,把近几年关于肺栓塞的国际主流观点全面地呈现给听众。
(FrankJ.Veith开场致辞)
22个讲题,涉及肺栓塞的诊断(生物标志物、肿瘤和高凝状态筛查、心超、CTA、危险度分层)、治疗(急诊治疗、抗凝、滤器植入、系统性溶栓、CDT、PMT、外科开放取栓、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球囊扩张)和肺栓塞反应小组(PulmonaryEmbolismResponseTeam,PERT)建设的方法面面。小编就本次专场的一些亮点和体会向大家分享。1.重视心超在诊断中的作用
肺动脉CTA是PE的首选诊断方法。心超诊断PE的敏感性不如肺动脉CTA,但它的优点是更容易获得,且无需搬动患者,对患者创伤更小,更加适用于急诊、危重症等环境下。来医院的DavidM.Dudzinski教授重点介绍了心超在功能测定方面的优势。心超可以通过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组合,进行危险分层,及早筛选出最需要干预的患者,并且可以判断预后。具体参数包括RV收缩压、McConnell征(右室壁心尖部运动相对正常,右室游离壁运动明显减低)、三尖瓣环平面收缩偏移、右室/左室比值、右室整体和游离壁纵向应变等。DavidM.Dudzinski教授拿他之前的一项研究举例,在亚大面积PE患者中,使用TTE发现右心室劳损的患者5天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0%,而无右心室劳损的患者仅为3%。最后他提到心超在急性PE中风险评估的参数还缺乏标准,寻找最佳的预测因素组合是未来的发展方向。2.介入血栓清除已成为趋势
约有三分之一的讲者话题与PE血栓清除相关。ThomasM.Tu认为随着医疗技术和设备的发展,介入血栓清除在治疗PE中的地位如同其在冠脉、脑血管和下肢静脉血栓栓塞中一样,必将逐步取代药物溶栓。小编注意到目前美国使用最多的PE血栓清除装置是Flowtriever和Indigo。我们之前有过相关报道:肺栓塞,除了抗凝和滤器,还可以这样治(点击链接)。Flowtriever的原理类似取栓支架,FLARE研究已经证实了它的安全性有效性。Indigo是一个负压抽吸装置,一周前VIVA会议上公布了Extract-PE研究的结果显示术后RV/LV比值明显下降,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达到了安全性有效性终点。迈阿密心血管研究所的JamesF.Benenati教授比较了三款产品在临床试验结果中的优势:Flowtriever48小时大出血率最低,30天全因死亡率最低,Indigo的RV/LV降低最多,操作时间最短。关于超声辅助CDT溶栓导管的SEATLEⅡ研究结果与前两种相比则没有明显优势。另外,Flowtriever产品展台的工作人员告诉小编,他们已经打算打入中国市场了,最多需要2年时间即可在中国使用。但是Flowtriever导管在美国的价格为9千美元,我想这可能是未来制约其在中国市场应用的主要因素吧。其工作原理并不复杂,期待国产研发产品能造福中国患者。3.不要忘了滤器植入
医院的RobertA.Lookstein教授讲到近些年的临床试验结果都似乎告诉我们滤器在PE治疗中似乎一无是处,但是真的是这样的吗?他首先回顾了目前指南对滤器的使用建议。AHA指南对于滤器使用的建议:1.具有抗凝禁忌或活动性出血的成年急性PE/近端DVT患者(Ⅰ,B);2.抗凝禁忌或活动性出血问题消除的滤器患者,应该恢复抗凝(Ⅰ,B);3.植入可回收滤器的患者在特定时间窗内应该定期评估(Ⅰ,C);4.抗凝后仍然PE复发的患者应该植入滤器(Ⅱa,C);5.对于有长期抗凝禁忌的患者应该考虑植入永久滤器(Ⅱa,C);6.对于一定时间抗凝禁忌的患者应该考虑植入可回收滤器(Ⅱa,C);7.心肺功能储备差的大面积PE患者应该考虑植入滤器(Ⅱb,C);8.可以抗凝和溶栓的患者不应该常规辅助植入滤器(Ⅲ,C)ESC指南对于滤器使用的建议:1.抗凝禁忌的急性PE患者应该植入滤器(Ⅱa,C);2.抗凝治疗仍然PE复发的患者应该植入滤器(Ⅱa,C);3.不推荐常规使用滤器(Ⅲ,A);RobertA.Lookstein教授总结了他的观点:常规使用滤器并没有价值,但对于特定患者可以考虑植入滤器,同时应该非常严格把握适应症。长期植入滤器会导致滤器内血栓形成,难回收,移位,断裂和穿孔等并发症,需要及时取出。4.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球囊扩张
来医院的KennethRosenfield教授介绍了球囊扩张治疗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的经验。CTEPH源于肺栓塞后血栓未能完全吸收,如长期未得到治疗会导致右心衰。肺动脉压力超过30mmHg会增加死亡率,如肺动脉压力超过40mmHg,5年生存率仅为30%。肺动脉球囊扩张术,最早由Feinstein等人于年报道,18名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除了1名患者死亡,其余患者术后心功能都得到了改善。KennethRosenfield教授总结了目前球囊扩张术的适应症:1.不能手术的患者:病变部位难以解剖,患者拒绝,存在与肺动脉高压不相关的严重并发症;2.肺动脉高压严重程度与阻塞程度不成比例;3.手术后CTEPH复发。治疗评价的目标包括:1.肺血流动力学和储备的恢复;2.功能和生活治疗改善;3.使用治疗肺动脉高压药物剂量减少;4.减少吸氧的需求。同时要注意有死亡,术中术后咯血,再灌注肺水肿,肺动脉出血,假性动脉瘤形成等并发症。5.PERT建设第一个肺栓塞反应小组(PERT)年成立医院,旨在联合多学科力量快速评估PE风险,制定治疗计划以及调动必要的资源提供最高水平的治疗。后来PERT模型开始流行,并且继续被美国各地的机构所采用。年5月成立的PERT联盟分为临床实践和指南,沟通联络,联盟发展,教育,管理,研究6个委员会。联盟的目的是在美国各地的医疗机构中推广采用PERT模型,以确保迅速诊断和治疗肺栓塞;开展有关肺栓塞的诊断和治疗的科学研究;对公众和医护人员进行有关肺栓塞的诊断,治疗和护理的教育;降低PE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改善PE对健康状况的影响。(肺栓塞专场部分讲者)
总之,肺栓塞除了常规的化验和肺动脉CTA外,别忘了心超也是诊断和评估病情的重要手段;介入血栓清除治疗急性亚大面积大面积PE已经积累了初步的证据,期待进一步的临床试验和进入中国市场;关于滤器,把握好适应症依然有价值,当然别忘了要及时取出;急性肺栓塞的治疗手段多样,药物、介入、开放取栓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致死风险,改善症状。即使没得到有效治疗导致了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没有关系,我们还可以用球囊扩一扩。这一切都有赖于快速反应的多学科肺栓塞小组(PERT)建设,因为面对肺栓塞,我们是团队在作战!表皮转移因子胶囊能不能治好白癜风表皮转移因子胶囊能不能治好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