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从财务报表中快速识别企业经营状况存在的问题和风险,是财务人员、经营人员、投资者必备的一种技能。掌握这种“速读财报”的技能其实并不难,只需要掌握必要的思路和技能。
拿到任何财务报表,先从头到尾快速浏览一遍,凭第一感觉迅速发现哪些数据存在异常,然后对异常的数据进行重点标注,然后再逐步分析原因。那么,通常情况下,我们能从财务报表中发现哪些问题呢?
第一类问题应该凭第一感觉就能发现,比如从利润表上发现净利润亏损、营业收入很少、投资收益很高或亏损很多、营业外支出金额很大等,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存货金额很大,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短期借款等流动负债很多,现金流量表中净现金流量为负值、经营现金净流量为负值等。
第二类问题是需要简单计算才能发现的。计算的内容有两类,一是增减变动的计算。比如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净利润与往年同期对比增减多少,增减的幅度有多大,这些计算不需要会计知识,只需用到加减乘除;二是比率计算,比如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现金收入比等等,这些计算需要掌握一定的会计知识,需要准确掌握计算公式。
对于第一类问题,比较容易理解,即使是非财务专业的人员,只要看到报表中的数字和自己感觉到的不一样,也能迅速发现问题,比如一家企业正常的月收入应该在万元,结果利润表上只有万元,那作为经理人看一眼都能感觉到不正常。但是对于第二类问题,尤其是财务比率的结果,很多人包括财务专业人士也常常没有感觉。比如毛利率、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等等这些比率值是多少才是正常的,多少又是不正常的。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培养对各种财务比率的敏感性呢?我们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首先,要详细了解自己企业以往年度的历史数值,可以参考最近3-5年的数值,不但要看数据,而且也结合公司最近几年的经营形势来思考,比如毛利率在最近五年都在20%-30%之间,而今年的毛利率为25%,再考虑到最近几年竞争的激烈程度,能够达到28%已经是非常不错了。假如仅为10%,那就明显不正常了,可能存在非常严重的问题。
其次,是要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