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长投调整利润分析

①公允价值基础

基于取得投资时的公允价值基础调整净利润

原理:

资本保全,即期末赚的钱,只有超过期初成本之外的部分,才是利润。

存货:

[净利润-(公允-账面)×出售率]×享有份额

取得长投时,存货发生公允价值变动,相当于以公允价值购买长投,而不是按账面价值购买长投,即公允价值才是真正的期初成本。

存货只关心出售率,不关心售价。只有出售,公允与账面的差额才能转化为利润,即成本多计入利润部分。

(公允-账面)×出售率是期初已经支付的成本,而不是期末的利润,应当从净利润中调减。

固定资产:

[净利润-(公-账)×折旧率]×享有份额

因为公允价值是真正的期初成本,固定资产原来按账面价值就会少计提折旧,所以要按公允账面差额补提折旧。

无形资产:

[净利润-(公-账)×摊销率]×享有份额

因为公允价值是真正的期初成本,无形资产原来按账面价值就会少计提折旧,所以要按公允账面差额补提摊销。

②未实现内部交易

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调整净利润

原理:

内部交易不是交易,对外出售才是利润。

存货:

[净利润-(价-成)×剩余率]×享有份额

[净利润-(价-成)×(1-出售率)]×享有份额

内部交易的价格与成本之差不是利润,只有对外出售部分才是利润,未对外出售的剩余部分还是属于内部交易,应该从净利润中减去。

存货未实现变已实现,加回:

[净利润+(价-成)×今年出售率]×享有份额

如果今年继续对外出售去年未出售的部分存货,那么去年减去属于内部交易的部分,今年就变成了对外交易,应该加回来。

固定资产:

第一年

[净利润-未实现内部利润+由于多计提折旧而虚减的利润]×享有份额

由于是内部交易,所以按成本计提的折旧是真正的折旧,按售价计提的折旧属于多计提的折旧,要把差额加回。

第二年

[净利润+由于多计提折旧而虚减的利润]×享有份额

按售价计提的折旧每年都会产生,每年都要把差额加回。

③思考

长投调整净利润的目的是不虚增利润,

当公允<账面,售价<成本时,

不知调不调,本人也没查到原因,

故做如下猜想:

不用调整,因为调了反倒把利润调虚增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zulijian.net/fdmzz/998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