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浪奇572亿存货不翼而飞,区块链技

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
记者

姜菁玲19月27日晚,广州浪奇刊登公告称,其公司存储在两个仓库价值共5.72亿元的存货“不翼而飞”。涉事的两家仓储方——江苏鸿燊物流有限公司(简称“鸿燊公司”)和江苏辉丰石化有限公司(简称“辉丰公司”),前者对媒体承认签署合同但没有实际货物,后者公开表示合同印章系伪造,两者均否认曾收到广州浪奇的货物。一时间,5.72亿货物的去向成了各执一词的“罗生门”事件。存货不翼而飞令人困惑,但在大宗商品领域,类似事件却并不鲜见。年,钢价大跌引起钢贸危机,大量钢贸商资金链断裂,多家贷款银行在强制执行钢贸企业质押物时发现,质押物实际上被重复质押,部分仓储企业重复开单、虚开仓单,导致坏账规模超亿美元。年6月,青岛港融资骗贷事件曝光,涉案公司利用同一批氧化铝和电解铜,与仓储公司分别开具仓单,利用银行间信息不对称,质押给不同银行重复贷款,涉案资金超过亿。年7月,青岛农商行遭虚假仓单质押骗贷,涉案超万美元。仓单是货物的入库出库凭证,一般用于提货、转让和质押。虚假仓单意味着有凭证无货物,仓单重复质押则意味着“一女多嫁”,一批货对应了多个货主。货物与货权无法匹配,导致货物无法正常按量提取,呈现出不翼而飞的情况。中储京科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啸宇告诉界面新闻记者,“从大宗仓储的角度看,目前的广州浪奇事件至少暴露出两个问题,一是货物出入库没有可信的单据交接,如果有出入库仓单在手,不论是仓库方还是货主方,都没有抵赖的依据;二是信息沟通频次低,信息协同效率低,导致货物实际情况消息的传达慢,而且环节多,可能失真。”中储京科是中储股份、京东在年设立的合资公司,主营业务是提供大宗商品供应链协同平台货兑宝,中储股份与京东各持股45%,储运协会持有剩余的10%股权。高啸宇表示,长期以来,仓储物流管理难是大宗产业最大的问题,大宗仓储一直处在黑匣子的状态。由于数字化程度低、沟通工具散乱、沟通频率低,导致货物的真实信息、实时信息无法准确传递,最终滋生造假风险,产业链各方产生信任问题。区块链或许是解决信任问题的一把钥匙。作为产业数字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具有可追溯、不可篡改、公开透明、集体维护、全程留痕等特征。根据高啸宇的介绍,作为中储京科主营产品的货兑宝,切入点便在于通过第三方的角色,依托数字化仓储系统,为大宗商品建立一张基于区块链的电子仓单。从货物入库开始,借助物联网设备,货物的吨数、存放位置、外观质量、存货人、起租时间、起租费用等信息都会由仓库方登记上链,生成仓单,并发送至仓储系统。仓库方、货主以及需要凭仓单融资的银行方可以实时看到该仓单的信息,如果利用仓单进行提货,则需要明确的线上授权流程,由货主方发起,最终凭线上确权结果由仓库出货。青岛中储总经理于志宏介绍称,在这个过程中,区块链会将操作信息加密,通过算法算出字符串。一旦修改再重新加密,字符串就会完全不一样,并且货主、仓库、银行(如果融资贷款)、互联网法院都会知道。区块链加持下数字化仓储流程,可以解决货物的确权问题,即货物实时的物权归属是谁,是否真实,是否唯一。基于货是真实的且能够实时监控这一事实,大宗仓储供应链金融在银行端的顾虑也被打通。建行青岛分行国际业务部副总经理蔡永健表示,在大宗商品质押融资风控体系中,银行最


转载请注明:http://www.zulijian.net/fdmbf/1145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