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工作过程中,静脉输液是一项每名护士必备的技能。但静脉输液时不慎发生空气栓塞的问题却不可小觑。空气栓塞是威胁生命的并发症,治疗难,预后差,所以预防工作非常重要。不知道各位美小护是不是也被这道“必答题”难倒了呢?没关系,下面就跟随小编来看看静脉输液时空气栓塞怎么破!
1空气栓塞相关理论
1、空气栓塞概念:是在输液或输血过程中,以及人为因素下造成的空气进入机体内静脉,直至心脏,引起血液循环障碍的现象。如进入的空气量较少,不会产生太大的危害;如进入的空气量较大,则会引起机体严重缺氧,造成立即死亡的严重后果。
2、空气栓塞产生的过程:空气进入静脉后,沿各级静脉首先被带到右心房,再进入右心室。如空气量少,则被右心室压入肺动脉,并分散到肺小动脉内,最后进入毛细血管,因而损害较小;如空气量大,随着心脏跳动,使空气与血液混合成泡沫状,并随血液循环到全身,如进入肺动脉,可阻塞其分支,使血液不能进入肺内,引起严重缺氧而造成机体死亡;如进入心脏冠状动脉,可阻塞冠脉循环,引起严重的心功能障碍,造成机体死亡。
3、引起空气栓塞的因素:主要是在输液或输血时空气未排尽,橡胶管连接不紧有漏缝,加压输液或无人在旁边看守等情况下,造成空气进入机体静脉而引起的。一般对人体不会造成很大危害,因为猫需注入20~40毫升空气才可引起发生栓塞而死亡,狗约需注入80~毫升空气,人需要的更多。但会引起局部器官的血液循环障碍,造成局部器官的缺氧和功能异常。
2发生空气栓塞怎么处理
(1)解除进气的因素
(2)立即给氧
(3)让病人取头低足高左侧卧位,使空气进入右心室,当血循环到右心室,气泡会随氧气溶解到血液中
(4)空气较多时,影响到心脏排血,要行右心室穿刺
(5)必要时送高压氧舱治疗
3预防方法及补救措施
(1)输液前要排尽空气,输液过程中,值班护士要及时巡视密切观察,即使更换液体,以免空气进入静脉形成栓塞。
(2)当发现空气进入体内时,立即夹注静脉管道,防止空气进一步进入。
(3)让患者处于头低足高左侧卧位,使空气进入右心室,避开肺动脉入口,由于心脏的跳动,空气被混成泡沫,分次小量进入肺动脉内,同时通知医生,配合医生做好应急处理。
(4)如有脑性抽搐可应用安定,也可应用激素减少脑水肿、应用肝素和小分子右旋糖酐改善循环。
(5)患者病情稳定后,详细、据实的记录空气进入原因、空气量及处理过程。
(6)继续观察并记录,直至证明患者完全脱离危险为止。
虽然空气栓塞是个十分危急的问题,但是也并非难以避免。只要在日常工作中,仔细观察、认真核对,按照规范进行操作。相信各位美小护一定会对自己的工作精益求精,类似的难题也自然迎刃而解啦!
文编:高漪
美编:刘畅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