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财务人员必看一文看懂ABC

中科白癜风医院康复经历分享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181226/6745010.html
前言简介

在企业供应链(尤其是制造型企业)中,企业管理层和财务、市场营销等部门相关人员都想知道:到底企业为客户提供服务的真实成本是多少?毕竟企业各项商业决策都离不开这个。众所周知,最佳的决策来源于准确、及时和相关性强的数据支撑。一般传统财务会计模式也是以此为前提或逻辑出发的,即经营总成本是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之和。

成本被分配到成本对象或某些想知道成本的东西。成本对象不限于产品或服务,可以是与业务相关的任何东西,例如部门,项目,客户或部门,其活动或过程消耗资源,并有与之相关的成本。

成本可以分为直接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与成本对象有直接成本相关性成本(例如,原材料或劳动力)。而间接成本是不能与成本对象直接联系或关联或难追溯到成本对象的成本(例如,办公费、租金、管理费)。当然有时间接成本被称为间接费用,但管理费用可能导致错误的决策,因为它影响成本对象的感知成本(例如产品或项目)这取决于如何使用它们来计算这些对象的成本。所以我们对成本对象使用的成本分配过程越准确,我们基于它做出的决策就越好。

传统成本计算和成本分配

传统成本会计无法识别为客户提供服务所产生的成本(后文将详细介绍)。它使用自上而下程序分配成本,并且不考虑产品或客户之间差异。它只是简单将间接费用成本除以总动因(如总小时数或总单位数),并将相同的费率成本分配给不同的成本对象。成本计算主要有两种类型,作业成本计算和分步成本计算。

第一、作业成本法计算

一般适用于按订单生产到按订单设计生产策略的服务企业和制造商。工作从原材料或通过组装生产新产品的活动。对服务业来说工作是一系列任务或工序,有时不涉及原材料或产品组装,但通过消耗工作和劳动时间来生产新的有形或无形产品。某种情况下比如做手术、物理治疗和绘画,消耗用品或物理产品来完成服务工作。作业成本法用于评估作业的盈利能力,评估成本估算的准确性,并帮助跟踪运行的作业进度和变化。当然间接成本在各工作岗位上的分配通常不准确,可能会过度应用也可能会应用不足。

一般适用于作业成本法的行业:(商务)咨询;房建、土建工程施工;电影;飞机轮船制造以及自动化工业定制行业。

第二、分步成本法计算

分步成本法通常适用于按库存生产策略的企业,并使用一致的流程批量生产多个相同或同质的不同产品或服务。和作业成本法类似,它也可以被用来评估产品或服务的盈利能力。

一般适用于分步成本法的行业:石油天然气制造;牛奶制造、木材加工制造;电子器件制造等行业。

第三、预定间接费用

管理费用波动不定,有时会大幅从一个时期到另一时期。所以计算预定的开销率更为科学有意义,这个开销率是对特定分配基础的开销的估计。一般来说其内涵和公式为:预定间接费用率=估计间接费用/分配基数中的估计活动。实际间接费用与预定间接费用之间差额在财务报告期末(一般每年结束时)进行调整。调整分为——1)非实质性差异:将制造费用账户余额结清至销货成本账户;2)实质性差异:将制造费用账户余额与在制品存货、产成品存货和销货成本账户余额按比例结清。

第四、ABC成本法(作业成本法)

在企业成本核算过程中,直接成本包含的“料工费”即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分配核算都相对比较简单。成本会计核算最大的难点和挑战就是:将间接成本或管理费用分配给成本对象。

作业成本法,即Activity-BasedCosting,简称ABC。是一种比传统成本计算方法更精确的成本核算方法。其目的是确定成本来源,而不仅仅是一个追溯会计工具和分配已发生成本。某种意义上来说,作业成本法是一个前瞻性的管理工具,有助于业务决策。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将间接成本分成几个成本中心,然后分配给成本对象,并假设成本对象之间都具有同质性。

而作业成本法用的是几个按作业或工序组织的成本中心,然后将制造费用分配给对应成本对象。这是一种精细的成本计算方法,将成本分配给成本对象如产品或客户。其将成本分配给作业或作业池,然后根据成本对象消耗的作业量将作业或作业池分配给成本对象。这一过程使管理人员能够识别和计算客户或产品之间的成本差异。

ABC作业成本模型的复杂性取决于成本动因数量。可通过将活动分组到池中来简化,从而减少成本驱动因素的数量。或者可以假设流程中所有活动都具有相同成本动因。

ABC成本核算

第一步、确定和估计资源由企业组织拥有并由活动消耗的间接费用资源。这是输入。比如管理层工资、设备维护等销管财研费用(销售、管理、财务和研发费用)

第二步、确定消耗第一步中资源的活动。即企业为经营业务、生产和交付产品和服务而从事的过程。对于这些活动中的每个都需要确定生产的单位或提供的服务。比如:物流运输、仓库存储、订单管理、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等

第三步、将活动分组到活动成本库。使用递归法简化计算,使复杂的系统更容易理解。它们包括与一项活动有关的所有个别费用。如果需要更多详细信息,还可以获得相应数据,那就将模型设置为:在作业和作业成本库(成本中心)之间建立一对一关系。成本核算通常基于活动层次结构和成本动因类型完成,活动层次结构通常从下到上内容是:单元、批、产品、设施、组织。

第四步、确定每个作业成本库(成本中心)的成本动因。成本动因是一种活动的度量,它允许将成本分配给成本对象。这是输出。比如机器小时数、质检次数、订单数量、单位数、数量的批次、作业距离等。

第五步、计算每个作业池的成本动因率。成本动因比率=活动成本中心间接费用/活动的总成本动因

第六步、将间接成本分配给成本对象。这是通过将每个作业中心成本动因比率(步骤三)乘以成本对象使用的成本动因作业水平来完成的。

ABC举例

某家公司生产两种产品:笔记本电脑和手机。我们要计算每种产品间接成本。总开销=11万元。

第一步、确定和估计资源。

第二步、确定上一步消耗资源的活动:处理订单、排产线、采购、订单履行、管理。

第三步、将活动分组到活动成本库。工厂运行、设备设置、生产工艺运行、管理产品。为本步骤确定的每项活动收集工作人员所发生的成本或时间比例以及资源利用情况估计数。

然后将百分比估计值转换为金额数字。

第四步、确定每个作业成本库的成本动因:运行工厂(单位)、设置设备(批次)、工艺生产运行(批次)、管理产品(产品)

第五步、计算每个作业池的成本动因率。成本动因比率=作业成本库金额/作业库成本动因的总量(汇总费用驱动因素总量是根据所分析的整个项目会计期间资源能力估计)

第六步、将间接成本分配给成本对象。使用上一步中计算出的费率,根据预测或实际记录的数量或数量将成本分配给成本对象。

服务成本服务成本是基于活动的成本计算方法来计算客户账户的盈利能力,基于实际的业务活动和为该客户提供服务所发生的间接成本。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客户、产品、订单类型、服务水平或上述维度的组合的履行流程、成本和回报。它可以应用于仓储流程,运输,采购和采购,或整个供应链运营。

与与ABC相比,服务成本计算定义的活动不是针对所有客户和客户类型、产品或产品类别、订单或订单类型,而是专门基于为这些成本对象定义的属性。例如,我们可以计算特定地点的客户或有特殊服务需求的客户的拣货成本,而不是计算所有客户的拣货成本。

服务成本好处;可以帮助企业进行相关成本决策。比如确定盈利和利润消耗细分市场;了解真实成本和盈利能力;定义采购策略;定义促销和折扣策略;为产品和服务合理定价;执行供应链优化;改进流程;重新评估价值链和商业模式;制定企业业务战略;建立/销售/收购/...的产品范围;决定客户服务水平;与客户和/或供应商谈判等等

服务成本流程:

第一步、使用细分识别成本对象。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细分涉及将从供应商到最终客户的采购和销售业务的不同方面划分为相关部分的部分,以便更好地了解业务并做出更好的决策。您希望能够确定这些不同的细分市场对供应链的增长和盈利能力的影响,而不会在数据收集和管理方面花费太多精力。如何决定如何细分供应链呢?

一般来说,有四种主要的细分方法:先验:具有相似特征(大小、行业、国家等)的事物被放在一起;基于成本:成本相同的东西放在同一个部分;基于价值:将带来类似收入的东西放在一起;基于需求:将需要类似服务、资源或需求的事物放在一起。基于需求的方法是最适合细分供应链的方法。

1)客户细分。比如:重点客户、B2B客户、B2C客户、在线客户、餐饮客户、超市客户等。2)产品细分:高价值产品、核心产品;危险类产品;冷藏冷冻类产品;一般型产品等。

)订单分割:小订单、大单、紧急命令单、单挑订单、批量订单等。4)路程分段:本地24小时;客户上门取货;直接到店送货;本地48小时到达;海外订单等。

当然了,如果定义的所有这些段的组合成为您有兴趣分析的成本对象。因此,如果为每个段类别定义5个段,则成本对象的总数将变为5x5x5x5=个成本对象。那可能需要财务人员设计一套EXCEL模型系统来协助管理所需数据和计算。当然也可以选择更少细分或细分类别来简化模型。假如只关心涉及这两个细分类别事务,则可以只处理订单和产品细分,而忽略客户或渠道细分。

第二步、确定和估计资源。

第三步、确定消耗资源的活动。确定所研究过程中涉及的活动。这可以通过制定价值流图或流程图来实现。选择公司业务有规模和影响的活动,以简化模型,避免那些边际性质的活动。如果两个活动具有相同的成本动因,并且以某种方式与特定的成本对象相关,则最好将它们联合收割机合并为单个活动,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数据扩散。

第四步、直接估算每个成本对象的资源需求。按成本对象(如产品x客户x渠道)估计资源消耗的成本动因单位。这是通过询问,时间和运动研究,观察,ERP系统或工业自动化系统的集成等来完成的。

第五步、确定提供资源能力的每驱动因素单位的成本。估算所提供资源的实际容量占其理论容量的百分比,或查看ERP或工业系统的历史数据以了解实际容量;从财务原始凭证中提取该资源成本,并将其除以上面计算出的实际能力。

最后一步、将间接成本分配给成本对象。成本对象使用的所有活动所需的动因单位数量乘以这些活动使用的每个资源的动因单位成本的总和。

(因篇幅问题,这边就先不举例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zulijian.net/fdmhl/1150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