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碎吸到安瓿里,这药还能用吗?
我们先来看看大家的回答是什么:
肌注的没问题,静脉的要考虑了。
我是不会用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我见到过这里类似的现象,会小心抽液,继续用着。
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玻璃安瓿碎屑进入药物的现象,比如维生素C,维生素B6,氯化钠、利巴韦林、沐舒坦等等药物,尤其是维生素C,因里面压力较大,掰开之后经常会出现半个安瓿碎裂,严重的还会导致手指受伤。其实,按照相关的定义,玻璃碎可以归类为不溶性微粒物质,这些微粒物质作为异物,既不能被人体代谢所吸收,又不受血液内抗凝系统的影响,对人体有潜在而持久的危害性。
除了上述肉眼可见碎屑以外,有些安瓿注射剂多为直颈、大口型,工艺相对粗糙,割锯时,由于安瓿玻璃的脆性,还会产生许多无方向、肉眼看不见的玻璃碎屑。
有研究证明,因为工艺的进步,安瓿处于密封状态时,不部分安瓿瓶内呈负压状态,掰启时,玻璃微粒容易被瞬间吸入瓶内形成微粒污染。加入药液后,输液瓶中的玻璃微粒数是加药前的4倍,提示在掰开玻璃安瓿的过程中,极微小的玻璃碎片已经进入药液。
同时还有研究证明,在掰开安瓿方法相同的情况下,2ml安瓿引入的微粒多于10ml安瓿。5ml安瓿用砂轮割锯后掰开,瓶内液体就会带有玻璃微粒~个。
研究表明,肉眼可见微粒如玻璃碎的液体,无论是静脉、还是肌肉,都不宜给病人再使用。
“静脉危害
”一、血管阻塞
早期的实验研究曾证实,将每毫升内含mg玻璃微粒的生理盐水注射于小家鼠血管内,可见有血栓性栓塞并引发死亡,解剖肺部有玻璃微粒异物结节。
由此,因人体毛细血管的直径为7~12μm,当微粒大于毛细血管直径时,毛细血管将被阻塞,引起局部组织供血不足、缺氧、血栓形成和组织坏死,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二、输液反应及静脉炎
大量不溶性微粒进入人体后,有些异物可引起抗原反应,出现发热、寒战等。不溶性微粒刺激损伤血管壁,引起血小板的黏附,导致静脉炎。
三、局部肉芽肿
不溶性玻璃微粒在吞噬细胞的作用下,可引起肝脏粗结节性硬化及肝窦性的广泛破坏。在肺组织则发生硅沉着病样病变及肉芽肿型硬化。尸检发现,输液量达40L的肺标本有个肉芽肿。
四、肺动脉高压
微粒聚集后可阻塞肺微循环,引起肺动脉高压。
“肌肉注射危害
”有研究证明:肌肉注射过程中带进的微粒,如玻璃屑、橡皮粒、纤维、蜡粒等产生的硬结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也给以后的治疗带来重重困难。
这类硬结随着时间的推移,缩小变硬,甚至硬到连针也刺不进去,多年不散。
如果位置表浅,通常还可以摸到,大如胡豆,小如豌豆,其原因在于玻璃碎等微粒不能被吸收,并引起机体防御系统的反应,吞噬细胞作用后产生肉芽组织,后变为结缔组织,最后演变为硬结。
应对方法1医院,可以购置折安瓿器。
2可以用75%乙醇溶液棉签消毒安瓿颈部及砂轮后,用砂轮在安瓿颈部划一锯痕,再用乙醇棉签擦拭消毒安瓿颈部,用消毒无纺布包裹折断安瓿。
3或者砂轮割锯安瓿颈后,用0.5%聚维酮碘棉签擦拭割锯处,然后用手掰开。
来源:逆风飞扬
以下更精彩
1护士收入居然还不如护工的一半?!
2护士注意:这样灌肠非常危险!
3循环系统速记口诀,医护人员都要会背!
4收藏丨特殊患者静脉穿刺技巧
点击“阅读原文”做千量题库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