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听说过北京有直升机,没想到在巩义医院的直升机进行紧急转运,真是太幸运了!”到达郑州后,老人的孙子十分惊喜。
20分钟飞完82公里路老人今年77岁,因为肝胆疾病,医院住院治疗,病情稳定。但在2月29日早上,老人突然出现胸闷症状,但当地并没有相关设备,不具备确诊疾病的条件,情况十分紧急。在此情况下,医院迅速派出了直升飞医院,最终仅用了20多分钟的时间就走完了82公里的路程,顺利将患者从巩义接到了郑州。
当搭载患者的直升机于10点55医院东区病房楼停机坪时,早已等待多时的省医ICU工作者们,第一时间就将老人接了下来,紧急转运到了省医重症ICU三病区。
医院重症医学部主任秦秉玉表示,在ICU,专家立即对老人进行了会诊,目前患者仍然有呼吸困难、腹腔感染和心衰等问题,医院将立即进行超声和肺动脉造影检查,尽快明确诊断和治疗。“目前,我们初步怀疑是肺栓塞,这种病大多都是因为外科手术后长期卧床,下肢缺乏活动,导致下肢静脉血栓。有的人血栓脱落后,会随着心脏收缩、血压流动,进入到肺部动脉中,就会形成肺栓塞。做肺动脉栓塞的诊断,需要做肺动脉造影,这个设备在巩义当地没有。
秦秉玉指出,肺栓塞是一种紧急的疾病,如果是大块血栓栓塞,病人很可能会心脏骤停,引发生命危险。所以抢救很急。这也是是用直升飞机运送患者的原因。避免了因救护车搬运时间过长,而导致意外的发生。
省医“飞的”急救圆满成功医院副院长陈传亮表示,除飞机驾驶人员外,其余的飞行急救人员都是省医的医生。他们是经过3个月严格的技能培训后,才被允许上岗的。“通过本次飞行急救的实际运转,我们会总结经验,为下一步护士、医生的整体培训提供参考。为急救队员、急救医生和护士制定抢救规则和办法,为顺利转诊、更好地救治病人打下良好基础。”
据了解,省医参与此次救援的飞机,全部都是全新的7座美国Bell—GX救援专用直升机。除了机务人员座位外,直升机上还有专用空间用以摆放患者担架,每架直升机售价超过万美金。
而急救病人转送成功,也标志着“中国紧急救援河南航空救援基地”正式投入使用。该基地依托医院成立,经国家民政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批准,并得到了省政府的大力支持。由于航空医疗紧急救援准入门槛高、壁垒多、专业化程度高,该基地选择了与国家民政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确定的航空应急救援机构“广东白云通用航空公司”进行深度合作,
医院院长顾建钦指出,医院会以郑州为基地,在洛阳(西部)、驻马店(南部)、商丘(东部)、安阳(背部)建立5个基地,形成联络“东南西北中”,覆盖全省的救援网络,在全省形成半小时~1小时的救援圈,使急症病人能第一时间得到救治。
据悉,为保证救援的及时性,省医未来会坚持“就近送达”原则,例如洛阳救援点就是以洛阳为中心,辐射洛阳周边的县城,接到患者后直接医院,驻马店的患者就医院,这就最大限度节省了时间。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