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格隆汇
格隆汇4月30日丨年8月,A股刚刚经历大股灾,无数财富灰飞烟灭。那时,康得新董事长接受媒体采访表示,“康得新市值要破亿元!”即便在那一波牛市中,康得新最高股价也仅为23.7元,市值为亿元,要到亿元,意思是要翻3.5倍。
后来,一直到年11月,康得新股价创下历史最高,报价26.71元,总市值为亿元,也还不足亿元。然后,年6月康得新的噩梦开始了,股价一路下挫,期间根本就没有像样的反弹。
到4月29日,康得新报价5元,市值仅为亿元。从千亿大白马下挫到现在不足亿元,足足缩水了80%以上。
(行情来源:富途证券)
对于康得新来说,这还没完,还有大雷留在后面。
4月30日,年报及一季报披露的最后期限,康得新给出了自己的成绩单。据财报显示,公司年实现营业收入91.50亿元,同比下降22.38%;实现归母净利润2.81亿元,同比下降88.66%。
(来源:康得新财报)
此外,公司股票自5月6日起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特别处理,股票简称由“ST康得新”变更为“*ST康得”,公司股票于4月30日停牌一天。
对于这份财报,康得新被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非标意见”,这是所有会计师意见里最严重的一种情形。有网友就表示,无法表示一件的潜在意思就是:这是假的,不用看!
年报被出具“无标”意见
对于康得新,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无法表示意见的事项多达10项。
第一,大股东资金占用的情形。
早在1月20日,康得新就爆出存在被大股东占用资金的情况,但康得新管理层无法准确认定公司存在大股东占用资金的具体情况,我们无法获取与上述大股东资金占用事项相关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故无法判断大股东资金占用事项对康得新财务报表产生的影响。
第二,公司大额销售退回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康得新在对年度经营活动进行自查的过程中,对公司账面原已确认的部分营业收入进行了销售退回账务处理,但审计机构无法取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同时也无法实施进一步有效的替代程序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予以确认,无法判断该事项的真实性和公司账务处理的准确性。
第三,货币资金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披露的恰当性。
其中去年末.10亿元的银行存款余额,实施了检查、函证等审计程序,但是未能取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无法判断公司上述银行存款期末余额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披露的恰当性。
第四,其他非流动资产中下列款项的交易实质。
年6月开始,康得新公司之全资子公司张家港康得新光电与赛鼎宁波签订一系列委托采购设备协议,用于1.02亿先进高分子功能膜项目及裸眼3D项目。康得新光电按照合同约定支付人民币21.74亿元的设备采购预付款。但公司却未收到赛鼎宁波的回函,也未收到上述各项采购材料及裸眼3D模组设备,因此无法判断预付赛鼎宁波款项的交易实质。
此外,还有应收账款的可回收性及坏账准备计提的准确性、存货跌价准备计提的准确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计量的准确性、商誉减值的准确性等质疑。
被独立董事质疑
不仅是会计事务所质疑财报的真实性,就连康得新董事、监事、董秘、副总裁均表示,无法保证年报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并不承担个别和连带责任。三名独董杨光裕、张述华、陈东对年报发表了异议声明。
第一,对于亿元银行存款余额,独董强烈质疑,原因是这笔存款既不能用于支付也无法执行并且北京银行西单支行曾经口头回复“可用余额为零”,注册会计师就此笔存款向北京银行西单支行发出询证函,对方至今没有回复。“我们从任职的第一天起就反复要求管理层采取一切手段弄清这笔存款是否存在,但很遗憾至今才启动投诉程序,并准备进行诉讼。”
第二,康得新与大股东康得投资集团和北京银行西单支行违规签订了《现金管理合作协议》,使得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在资金管理和使用上产生了混同,为控股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开启了方便之门。
第三,张家港康得新光电与赛鼎宁波工程签订的委托采购设备协议,并使用募集资金向赛鼎宁波预付款项21.74亿元,至今却连一个包装盒也没有见到。
对此,独董陈东立连连发问:为什么要委托采购而不直接采购?为什么要预付这么大一笔资金,这还叫预付款吗?合同中为什么没有约定交货日期?预付款项后对方一直没有交货,前管理层为什么没有采取措施?从注册会计师通过天眼查获得的信息看,这是实质性的关联交易,并构成控股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
发布完上述意见之后,独董陈东立马提交辞职。独董打的一手好牌,看来是康得新玩虚脱了,都起内讧了!
(来源:康得新公告)
账上亿资金却违约
早在今年初,康得新就被质疑财务造假。
年1月15、21日,18康得新SCP与18康得新SCP相继违约,有高额货币资金却依然违约的矛盾行为引起了市场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