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一线紧急救援急性肺栓塞患者

现年67岁的田阿姨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本以为一个腰腿痛卧床休息两三天就可能好的,没想到竟然差一点就要了她的生命,而这要命的就是肺栓塞这种疾病。

3月1日,田阿姨椎间盘脱出的毛病又犯了,腰腿痛的受不了。孝顺的儿女们把她医院骨科住院治疗。骨科医生结合病史及检查确诊为椎间盘脱出,为田阿姨进行脱水等治疗。3天后田阿姨腰腿痛有所减轻,然而在其下床去厕所时田阿姨突然出现了头晕、胸闷,骨科的医生赶紧为田阿姨做心电图,发现田阿姨有心肌缺血,将田阿姨转到心内科,刚刚转到心内科的田阿姨再次病情恶化,胸闷加重,并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出现大汗、口唇紫绀。心内科医生也感到了田阿姨的病情危险,考虑是不是发生了肺栓塞?因此,再次将田阿姨转到了重症监护病房。此时田阿姨的血氧饱和度已经降到了60-70%,虽然给予面罩及导管双重、高流量吸氧的情况下,血氧饱和度勉强维持到88%-91%。病情就是命令,医院无法对这种要命的疾病迅速做出最有效的处理措施——介入手术。医院的医护人员及时电话医院重症医学科的金晓烨主任医师求救。考虑到田阿姨的病情危重,况且医院有不具备做介入的可能性,金主任决定将田阿姨接到开封治疗。为尽可能将转运风险降到最低,金主任叮嘱出车的王医生和程护士备好呼吸机、充足的氧气和相关急救药品,并亲自和急救医院接田阿姨。

信任是最佳的良药,看到金主任亲自带着医护人员来接自己,已经赶到绝望的田阿姨虽然仍重度呼吸困难,心里稍稍多了一丝安慰、多了一点信心!田阿姨的儿女也很通情达理,在了解肺栓塞的危险后表示愿意冒风险去开封治疗。

家属配合医护人员小心翼翼将田阿姨送上救护车,一路风驰电掣的赶医院。为了减少等待时间,金主任在刚上高速公路就已经通知介入科的陈帅主任和导管室的贾丽枝护士长做好了相关准备。

救护车一直开到导管室门口,稳稳地将田阿姨送入导管室。陈主任带领着他们的医护团队迅速对田阿姨进行了肺动脉造影检查,发现果然是肺栓塞,左下肺动脉和右肺动脉大部分均被堵塞。如果再不及时处理田阿姨随时有可能出现心脏骤停,危及生命。在与金主任简短讨论治疗方案后,两位主任决定立即局部溶栓治疗。随着溶栓药物缓缓地注入肺动脉,田阿姨急促的呼吸开始慢慢地好转了,血氧饱和度也开始缓缓上升。为了防止田阿姨的下肢血栓再次脱落,医护人员为田阿姨在下腔静脉为田阿姨植入了一个血栓扑捉器。另外,考虑到田阿姨的肺栓塞的面积较大,陈主任决定留置导管持续进行溶栓,一方面可以取得较好疗效、一方面可以减少溶栓药物的风险。

溶栓前

溶栓后

术后田阿姨被送到了ICU进行严密监护治疗,值班的杨玉梅副主任医师和当班的吴巍雯护理小组精心监护,不漏过一丝一毫的蛛丝马迹。当天夜里凌晨3点半,田阿姨再次感到呼吸困难,本来平稳的呼吸又突然急促起来,血压下降,心率上升。一直担心着田阿姨病情的金主任也刚好赶到床旁,他认识到可能是局部再次血栓堵塞引起。金主任指挥在场医护加大溶栓药物用量,加用田阿姨的症状逐渐减轻了,呼吸又平稳了下来。经过几天的治疗,田阿姨的病情终于稳定了,经再次造影检查,堵在肺动脉的血栓被全部溶解掉,田阿姨得救了。如今,田阿姨已经顺利转出了ICU病房。

肺栓塞往往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引起,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预防肺栓塞的关键。对于卧床的病人来说,千万注意在卧床期间要多活动四肢,避免血栓形成。对于有些病人因病情原因无法伸蜷四肢的,应通过让四肢的肌肉紧张、放松等形式来减少血栓形成。另外,尽量多补充些饮水,防止血液粘稠,也可以采用弹力袜、抗血栓泵等措施来预防血栓形成。还有一些患者因为遗传因素容易形成血栓,临床上预防和治疗的难度将会更大!

供稿:重症医学科金晓烨

▲长按







































鍖椾含涓鍖婚櫌閮芥槸鍋囩殑
鍖椾含鏈濂界殑鐧界櫆椋庡尰闄㈠湴鍧



转载请注明:http://www.zulijian.net/fdmyy/46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