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红燕急性肺栓塞的介入治疗

急性高危肺栓塞(PE)病情凶险、死亡率高,及时、有效的治疗是挽救患者的关键。年5月24~25日,在西安举办的第十六届中国血栓论坛暨第十四届长安血管论坛上,来自西安医院周围血管科田红燕教授从病例出发,对PE的介入治疗进行了详细介绍。

病例分享

男性,46岁

主诉:左下肢肿胀8天,胸闷气短2天入院。Pbpm,R35bpm,BP85/60mmHg,POmmHg。

诊断:肺栓塞(高危);左下肢DVT;Ⅰ型呼吸衰竭。

治疗过程:溶栓治疗,rt-PA50mg,拟2h持续静注。同时,呼吸机辅助通气。但是,rt-PA用药1小时后,咯鲜红色血量约ml。凝血FIB1.5g/L。但仍低血压(需升压药维持),低氧血症。停用溶栓,该患者属于溶栓禁忌。呼吸机生命支持下,急诊肺动脉介入。造影显示:肺栓塞。肺动脉收缩压60mmHg。猪尾导管分别送入两侧肺动脉捣栓,分别局部溶栓。

术后效果:患者SO2从75%升高至95%,逐步脱离呼吸机。收缩压从85mmHg升高至mmHg,呼吸从35bpm下降至21bpm,心率也从bpm下降至80bpm。接受抗凝治疗,术后心超3天,右心大小正常,肺动脉压力45mmHg。一周后出院,继续抗凝。

急性PTE患者的危险分层

急性PTE(肺血栓栓塞症)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为高危,稳定者为非高危(2C);急性PTE血流动力学稳定者(2B):中高危——右心功能不全(RVD)和/或心肌损伤标志物升高;中低危——心肌标志物升高(BNP、NT-proBNP、肌钙蛋白)。

PE治疗方法

PE治疗方法:包括抗凝治疗、系统性溶栓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手术、长期治疗等。其中,抗凝治疗是所有PE治疗的基石。系统性溶栓治疗,适用于高危或者中危临床病情恶化的患者。而介入治疗,则是救命的手段。

PE介入治疗方法:包括经皮导管肺动脉捣栓、碎栓术,经皮导管肺动脉抽吸取栓术,经皮导管直接接触性肺动脉溶栓术(CDT),机械或超声消融+CDT。主要目的在于快速减少和消除血栓,开通肺动脉;增加肺血流量;提高氧分压;降低肺动脉压力;改善肺栓塞引起的心肺功能紊乱;稳定血流动力学;提高生存率。

美国胸内科医师学会(ACCP)第9版和第10版《抗栓治疗及预防血栓形成指南》中写道,对于急性PE伴有低血压的患者,且伴有:1)出血风险高;2)全身溶栓失败;3)休克时,在静脉溶栓药起效前(几小时内)因休克可能致死的,如有相应的专业人员和资源,推荐导管辅助血栓清除术优于不进行上述干预(2C)。

ESC对介入治疗的推荐,认为介入治疗目的是尽快清除阻塞主肺动脉的血栓,恢复右室功能,改善症状和生存率。合并溶栓治疗绝对禁忌证时,选择:猪尾导管或漂浮导管碎栓术;运用流体动力导管装置行流变血栓切除术;运用负压导管行导管血栓抽吸术;血栓旋磨切除术。对不合并溶栓绝对禁忌证的患者,可首选导管局部溶栓(2C)。

年《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认为,对于急性高危PTE或伴临床恶化的中危PTE:1)有肺动脉主干后主要分支血栓;2)存在高出血风险或溶栓禁忌;3)经溶栓或积极的内科治疗无效;4)具备在专业介入技术和条件——可行经皮导管介入治疗(2C)。对于低危PTE,不建议导管介入治疗(2C)。

临床数据

目前,对于临床对于PE的介入治疗,缺乏大型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数据。所以,溶栓的证据级别普遍较低。年1月~年6月,西安医院收治高危和中高危PE患者例,97例系统溶栓禁忌患者,行急诊肺动脉介入干预。其中,肺动脉CDT49例,捣栓+CDT37例,抽栓+CDT3例,捣栓+抽栓+CDT6例,PMT2例。30天死亡2例。

总结

急性高危、中危肺栓塞病情凶险,且死亡率高。及时正确的治疗策略是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手段。介入治疗的核心作用是挽救患者生命,为进一步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并为后续综合治疗提供机会。但是。目前缺乏大型多中心临床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今后的路还很长,让我们一起为此努力。

                







































治疗白癜风的大医院
能治愈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ulijian.net/fdmzz/525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