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肺栓塞该如何治疗

肺栓塞是一种致死性疾病之一,发作迅速,一旦发作,留给医生抢救的时间很短,需要在6到12小时内给予抗凝或溶栓治疗,病情危重的可在30分钟内死亡。

·

患者突然发生不明原因的虚脱、面色苍白、出冷汗、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等,并有脑缺氧症状如极度焦虑不安、倦怠、恶心、抽搐甚至昏迷。肺栓塞一般多见于:(1)糖尿病的患者(2)心脑血管病的患者(3)癌症的患者(4)骨折等长期卧床的中老年患者(5)下肢血管损伤的患者肺栓塞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利”,肥胖、吸烟、乘交通工具长途旅行以及现在久坐久卧不动的“手游”一族,都是肺栓塞的潜在高危人群。在人群中发病率约1-2人/千,住院患者中发病率约1%,年龄超过40岁者,每10年增加1倍,而且误诊漏诊率高,未经治疗死亡率可达30%,治疗后下降至2%-8%。

·

肺栓塞是体循环的各种栓子脱落后随血流移动,最后栓塞肺动脉所导致的一系列危重病理生理改变。栓子可以是血栓栓塞、脂肪栓塞、羊水栓塞、空气栓塞、肿瘤栓塞等,其中血栓栓塞是最常见的类型,所以一般来说肺栓塞指的是肺血栓栓塞(PTE)。引起肺栓塞的血栓主要来源于下肢的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肺血栓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合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两者具有相同易患因素,是VTE在不同部位、不同阶段的两种临床表现形式。

·

正常情况下,血液从全身静脉回流到右心,再由右心将其输送到肺动脉,散布于肺脏,完成气体交换后回至肺静脉,再进入左心,继续输送至全身各器官满足组织器官代谢活动的需要。肺脏是人体血氧交换的重要器官,肺将我们吸入的氧气输送到血液中,又将血中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一旦血栓栓子堵塞了肺动脉,就会直接影响到这种血氧的交换,相当于人突然缺氧了,就会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甚至憋死。因此肺栓塞是一个非常危险的疾病。

·

肺栓塞的症状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取决于栓子的大小、数量、栓塞的部位以及患者是否存在心、肺等器官的基础疾病。

多数患者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先兆晕厥、晕厥和(或)咯血。

(1)胸痛是肺栓塞的常见症状,多因外周型的远端肺血管栓塞引起的胸膜刺激所致。

(2)呼吸困难在中央型的近端肺血管主干栓塞表现的急剧而严重,而在小的外周型肺栓塞通常轻微而短暂。既往有心衰或肺部疾病的患者,呼吸困难加重可能是肺栓塞的唯一症状。

(3)咯血提示肺梗死,多在肺梗死后24小时内发生,呈鲜红色,或数日内发生可为暗红色。

(4)晕厥虽不常见,但无论是否存在血液动力学障碍均可发生,有时是急性肺栓塞的唯一或首发症状,这一点尤其要重视,并引起大家警觉。

(5)肺栓塞也可以完全没有症状,只是在诊断其他疾病或者尸检时意外发现。

(6)肺栓塞体征主要是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体征,特别呼吸频率增加(超过20次/分)、心率加快(超过95次/分)、血压下降及发绀。

低血压和休克少见,但却非常严重,往往提示中央型肺栓塞和(或)血液动力学储备严重降低,并且提示需要紧急给予救治,否则死亡风险极大。

颈静脉充盈或异常搏动提示右心负荷增加;下肢静脉检查发现一侧大腿或小腿周径较对侧增加超过1cm,或下肢静脉曲张伴有触痛,应高度怀疑静脉血栓栓塞,并警惕肺栓塞的发生。

·

发生或发现可疑症状或体征一定要及时就医,按照正确的流程诊断或排除肺栓塞。一旦确诊肺栓塞,应严密监护、卧床、吸氧,植入滤器预防再次肺栓塞,并视发病时间和症状轻重,选用肝素、低分子肝素等抗凝治疗,或者尿激酶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等溶栓治疗,或经皮介入导管碎栓溶栓等措施。

·

肺栓塞的预防以饮食和生活模式的改变为主。(1)应注意饮食结构,减少脂肪的摄入(2)应避免长时间的站立或静坐,有机会就抬高下肢或作“踩缝纫机”运动,促进血液回流(3)应用一些外用压迫装置,如长期站立或静坐的职业人员(如教师、营业员等)可以采用医疗用弹力袜防止下肢静脉血流淤积。(4)对于产妇、肿瘤患者、术后患者、卧床病人等血栓高危人群,还可以用肝素、低分子肝素或其他口服抗凝药物预防血栓的形成,并动态评估预防的效果和潜在的出血风险。作者简介

(点击图片了解医生更多信息)

苗常青

西安医院急诊科副主任

-在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Weil急诊与危重症研究所学习。主持省部级课题1项,参与省部级课题5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7篇,参编《实用临床中毒急救》,获实用新型专利1项,院级新医疗新技术1项。长期从事急诊内科临床工作,在急诊常见病多发病诊治、急危重症抢救尤其中毒救治、急性脑血管疾病救治方面经验丰富,擅长紧急气道建立、气道管理、机械通气、心肺复苏等。

兼任:

中毒与救治专业委员会青医院学会心肺复苏专委会青年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保健协会周围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保健协会心肺预防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医学会急诊青年分会委员陕西省医师协会急诊分会委员来源:西安医院急诊科副主任-苗常青图片:网络整理审核:王岚责编:石建成(方方)编辑:汪晓力版权所有(大众医学教育、作者所有,未经许可禁止复制、转载或用于商业目的)欢迎各位专家及医护人员积极投稿·投稿邮箱:dzyxjy

.







































祛白酊
哪里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zulijian.net/fdmzz/526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