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与大家讲解的是《职工薪酬及借款费用》的内容。
作为会计的职能中的核算职能,就是核算一家企业的所有内外不发生的经济业务活动情况。
因此,职工薪酬是企业内部的经济发生活动的一项重要费用。也就是人工成本。其包括“五险两金”。
职工薪酬的定义和内容。
职工:根据《劳动法》签订劳动合同的全职、兼职和临时职工。或是未签有劳动合同,但已经成为事实用工雇佣关系的劳动者。包括:正式任命的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或是已经提供服务类的人员。
职工薪酬的内容:一是支付给职工本人的福利:包括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二是支付给职工家属的福利:企业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受赡养人、已故员工遗嘱补助、丧葬费、抚恤金等等。
短期薪酬的确认和计量
计提时为货币性短期薪酬及福利时账务处理: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在建工程
研发支出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
为非货币性福利时的账务处理: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在建工程
研发支出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含税公允价值)
在实际支付发放时的账务处理(货币):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银行存款
非货币支付时:(自产产品):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存货跌价准备
贷:库存商品
非货币性福利(外购商品)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含税)
贷:库存商品(含增值税)
注:自产产品视同销售,则税可以抵扣,外购发放给员工的进行税不可以抵扣。
短期带薪缺勤的确认和计量
其可分为两类一是累积带薪缺勤,另一类为非累积带薪缺勤。
累积带薪权利可以结转下期的带薪缺勤,即本期尚未用完的带薪缺勤权利可以在未来期间使用。(在当下的所有节假日中几乎没有任何一家企业会执行累积带薪缺勤)
非累积带薪缺勤:是指带薪权力不能结转下期的带薪缺勤,本期尚未用完的带薪缺勤权利将予取消,并且职工离开企业时也无权获得现金支付。(目前的所有节假日和年休假属于此类)
说明:所有非累积带薪缺勤相关的职工薪酬已经包含在企业每期向职工发放的工资薪酬中,不必再另外做相应的账务处理。也就我们在所有的节假日和年休假中,企业是不会扣发工资,也不会另外多发放工资给你。
但对于是事假或病假(病休假),这些在《劳动法》中是有相关规定的,比如,正常的事假每年累计不超过15天,超过才给予扣发薪酬,或病假是根据职工作服务年限来计算。最长不超过6个月。
账务处理:
借:管理费用等
计提原则是:谁受益谁承担。
短期利润分享计划的确认和计量
使用情况:当职工完成规定的业绩指标或者在企业工作了特定期限后,能够享有按照企业净利润的一定比例计算的薪酬。
确认条件须同时满足:一是企业因过去事项导致现在具有支付职工薪酬的法定义务。二是因利润分享计划所产生的应付职工薪酬义务能够可靠计量。比如因年初制定的某项工作达成的任务指标而发生的激励计划。售楼部门在年初制定完成某楼盘100套商品房的销售任务,在9月份完成总数的80%的房子,房价每平米不低于1.8万元时,奖励房价收入的3.5%。价位每平米超过1.8万元的部分,奖励超过部分金额的1.5%等等。
账务处理:
计提原则:谁受益谁承担。
离职后福利
其分为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两类。
设定提存计划:是指企业向单独主体缴存固定费用后,不再承担进一步支付义务的离职后福利计划。比如根据劳动合同签订劳动合同后给职工按月缴纳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职业年金、住房公积金。
设定受益计划,是除设定提存计划之外的离职后福利计划。比如根据劳动合同法签订劳动合同后给职工按月购买的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或商业健康保险等等。按照正常程序递交辞职书后,给予职工2个月的工资补偿金等。
辞退福利
企业向职工提供辞退福利的,确认辞退福利产生的职工薪酬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即管理费用。另外是实施职工内部退休计划的,在其正式退休日期前(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男60岁,女55岁),企业应当比照辞退福利处理,在其正式退休日期之后,按照离职后福利处理。
借:管理费用(不区分受益对象)
对于所有辞退福利,应当全部确认为当期的费用。不记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