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考前冲刺2023注册会计师考前冲刺

(一)存货概念(概念要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不然会陷入迷茫)

1、日常活动(持续性、长期性的活动,也是持续经营的具体体现)

2、持有以备出售(持有目的,据此判断工程物资不属于存货)

3、具体包括产成品或商品(商品流通企业)、在产品、半成品、原材料、在途物资、周转材料、代制代修品、委托加工物资、委托代销商品、房企建行商品房的土地使用权(格局一定要打开,了解所有行业,要不是制造业,要不是商品流通业,要不是房地产开发企业)

(二)存货确认条件(所谓确认,就是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可以系统地进行记录,可以理解为记账时点和记账依据)

1、存货有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所有资产都是这个套路,很可能50%=95%

2、存货成本能够可靠计量

(三)存货初始计量(初始计量指对满足确认的交易和事项的价值首次加以衡量和确定,通常采用历史成本计量)1、外购存货(从外面买)

成本=购买价款(发标不含可抵税金额)+相关税费(不可抵扣的进项税)+其他相关费用(运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合理损耗、入库前挑选费、仓储费等)

2、加工取得存货(委托加工)

成本=采购成本(原材料)+加工成本(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其他成本(达到目前状态的费用)

3、投资者投入(股东入股,公允价值计量,比如使用评估报告)

借: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股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4、不属于存货成本(例外情况)

(1)非正常消耗的材料、人工、制造费用(料工费,计入营业外支出)

(2)入库后仓储费(为达到下一生产阶段必要仓储费用计入存货成本)

(3)广告营销费用(计入销售费用)

5、损耗的账务处理

(1)采购时

合理损耗,计入成本

第三方赔付,冲减成本

意外灾害、待查明原因的损耗,暂计,查明后转入

(2)入库后

管理不善,计入管理费用,进项须转出

(特别说明:为什么要做进项税转出处理,因为无法转入下一环节,无法增值,且如果抵扣,税局需要倒找钱,同时该损失可计入存货成本,因此须作转出处理)

收发计量差错,计入管理费用,进项税不转出

自然灾害,计入营业外支出,进项税不转出

(特别说明:自然灾害为什么不作进项税转出,因为虽然和管理不善一样导致无法进入下一环节,但企业已经承受了非主观原因导致的损失,所以就不用转出了,相当于是一种补偿了。)

(四)发出存货计量(发出计量,就是如何计算发出存货的价格)1、计量方法

(1)先进先出法:

假设先购入先发出,价格上升时,可能会造成高估利润和存货价值;反之,低估利润和存货

(2)移动加权平均法:

单位成本=(期初成本+单次成本)/(期初数量+单次数量)

发出成本=本次发出数量*单位成本

库存成本=期末数量*单位成本

(3)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单位成本=(期初成本+当月成本)/(期初数量+当月数量)

发出成本=当月发出数量*单位成本

库存成本=期末数量*单位成本

(4)个别计价法:

无法替代的存货、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或劳务,通常采用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

2、存货成本的结转

(1)销售商品结转成本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存货跌价准备

贷:库存商品

(2)销售原材料结转成本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其他业务成本

存货跌价准备

贷:原材料

(3)包装物结转成本

生产领用

借:制造费用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不单独计价包装物

借:销售费用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出租及随同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五)期末存货计量1、原则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该原则也是谨慎性的具体体现。

2、可变现净值

(1)直接用于出售的:

可变现净值=估计售价-估计销售税费

(2)需要加工的:

可变现净值=产成品估计售价-至完工估计要发生的成本-估计销售税费

(3)存货估计售价

有合同的按合同价,没合同的按市场价。二者分别核算减值,不得互相抵销。

(4)具体考虑因素

确凿证据、持有目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影响。

3、存货跌价准备

(1)产成品减值金额计算

第一步,计算成本

第二步,可变现净值=估计售价-估计销售税费

第三步,当可变现净值成本时,发生减值,减值金额=成本-可变现净值

(2)材料减值金额计算

材料直接用于出售:比较材料成本与可变现净值

材料用于加工产品:

第一步,计算产成品是否减值(产成品成本与产成品可变现净值比较)

第二步,产成品未减值的,材料不减值

第三步,产成品已减值的,减值金额=材料成本-材料可变现净值

(3)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

*通常按照单个存货项目计提跌价准备

*数量多,单价低的存货,可按照类别计提跌价准备

*同一地区生产销售,有相同或类似用途或目的,难以与其他项目分开计量的存货,可以合并计提跌价准备

(4)存货跌价准备账务处理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

(5)存货跌价准备转回

*资产负债表日,比较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据以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并与已提数比较,若应提数大于已提数,应予补提。

*若以前减记影响因素消失,减记的金额应予以恢复,并在原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

*存货跌价准备冲回账务处理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6)存货跌价准备的结转

提过减值准备的存货卖出时,已提减值准备要冲掉(资产减值损失不用转回)

借: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成本)

存货跌价准备

贷:库存商品(或原材料)

(六)存货清查盘点1、盘盈

(1)批准前(发现多了,肯定要先入账)

借:原材料、库存商品等(按照重置成本计量)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2)批准后(批准后,冲减管理费用)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

2、盘亏

(1)批准前(发现少了,肯定要先核减库存)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原材料、库存商品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管理不善导致的要作进项税转出处理)

(2)批准后(该谁承担的谁承担)

借:管理费用(收入计量错误,管理不善)

营业外支出(自然灾害,不可抗力)

其他应收款(保险赔款等应收款项)

银行存款(残料变现金)

原材料(残料入库)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ulijian.net/fdmbf/1076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