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会计基础与借贷原则
歌诀:
会计基础借贷清,资产增加借方行。
负债权益贷方增,平衡原理心中明。
解释:
会计工作的基石是借贷记账法,它规定了会计分录的基本方向。当企业的资产增加时,如购买原材料、增加设备等,这些增加额应记录在会计分录的借方,表示企业资源的增加。相反,当负债或所有者权益增加时,如借款增加、股东投资增加等,这些增加额则记录在贷方,表示企业义务或权益的增加。借贷记账法的核心在于保持会计等式的平衡,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平衡原理是会计工作的基本准则。
第二部分:收入、利润与费用
歌诀:
收入利润贷方喜,成本费用借方泣。
损益结转本年利,利润表上显功绩。
解释:
在会计循环中,收入和利润类科目的增加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积极成果,这些增加额通常记录在贷方,表示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而成本和费用类科目的增加则是企业为获取收入而付出的代价,这些增加额记录在借方,表示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到了会计期末,这些损益类科目的余额需要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中,以计算企业当期的净利润或净亏损。这一过程在利润表上得到体现,通过利润表可以清晰地看到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经营业绩。
第三部分:存货计价与减值
歌诀:
存货计价方法多,先进后出或平均。
减值准备及时提,谨慎原则要遵循。
解释:
存货是企业的重要资产之一,其计价方法直接影响企业的资产总额和利润水平。常见的存货计价方法包括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现已较少使用)、加权平均法等。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计价方法。同时,为了反映存货的真实价值,当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账面价值时,企业应及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这一过程体现了会计的谨慎性原则,即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不低估负债或费用。
第四部分:固定资产与折旧
歌诀:
固定资产折旧提,年限残值要考虑。
改良报废有处理,账面价值需更新。
解释:
固定资产是企业长期使用的资产,其价值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渐减少。为了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和使用情况,企业需要根据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残值率计提折旧。折旧额的计算方法有多种,如直线法、加速折旧法等。此外,当固定资产发生改良或报废时,企业也需要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以更新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
第五部分:无形资产与投资
歌诀:
无形资产分类清,研发支出细区分。
长期投资路径明,成本权益各不同。
解释: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如专利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需要明确其分类和摊销方法。同时,企业在研发过程中发生的支出也需要进行细致的区分和处理。对于长期投资,企业需要根据投资对象和目的选择合适的投资路径和会计处理方法。成本法和权益法是长期股权投资的两种主要会计处理方法,它们在会计处理上有显著的不同。
第六部分:合并报表
歌诀:
合并报表母子清,抵消分录要细心。
内部交易要剔除,真实反映财务情。
解释:
合并报表是反映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财务报表。在编制合并报表时,需要明确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关系,并消除它们之间的内部交易和重复计算。这通常通过编制抵消分录来实现。合并报表的编制需要细心和严谨,以确保报表能够真实反映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第七部分:所得税会计
歌诀:
所得税会计差异辨,递延税项要计算。
暂时性差异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