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无缝隙rdquo通力合

区婆婆激动地说:“感谢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真不敢想象我现在能一口气走上四层楼梯,带重孙子也不觉得费劲了”。

近日,医院(以下简称“南海四院”)多学科专家通力合作,成功救治了一例大面积肺栓塞老年患者。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病房里,76岁的区婆婆坐在病床上,对医院的高超技术和优质服务啧啧称赞,不停地向医护人员说着道谢的话语。看见区婆婆慈祥的笑容,主管医生万绮琪副主任医师不禁回想起一月前区婆婆进院的那个晚上.....

情景再现

家住西樵平沙的区婆婆,今年76岁,因胸闷、气促20余天,于7月3日到南海四院就诊收住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接诊医生万绮琪副主任医师体查时发现婆婆说话时伴有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最低时仅有84%,既往无心脏病史,高度怀疑急性肺动脉栓塞,随即联系影像科紧急开启绿色通道,行肺动脉CTA,提示:双侧肺动脉大面积栓塞,随即住进RICU(呼吸监护病房)对症处理。

由于患者肺动脉大面积栓塞,且已经出现急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衰竭表现,随时可能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此时,区婆婆及其儿子心情极度低落,区婆婆甚至有拒绝治疗的负面情绪,经过万医生详细的病情沟通及管床护士的耐心劝导,区婆婆终于配合治疗,考虑患者年龄偏大,暂无休克表现,予充分抗凝治疗。经介入科潘文主任会诊,并与家属充分沟通,决定行置放下腔静脉滤器术,防止血栓再次脱落。

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第二天患者呼吸困难明显好转,不吸氧的状态下血氧饱和度达已到95%。出院后区婆婆遵医嘱继续服用抗凝药,8月3日复查肺动脉CTA已完全再通。

大面积肺栓塞来势凶猛,死亡率极高。区婆婆的成功救治,离不开我院多学科“无缝隙”通力合作和共同努力,急危重症救治水平的不断提升,展现我院综合实力及肺栓塞救治水平。

科普在线认识肺栓塞——“沉默的杀手”一、什么是肺栓塞?

肺栓塞是由于机体内源性或外源性的栓子阻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肺栓塞起病急,死亡率高,病人常常因肺栓塞而引发猝死。肺栓塞的栓子以血栓栓塞最多见,大多数来自下肢和盆腔的深静脉。未经治疗的肺栓塞病死率高达25%-30%,经过及时的治疗可降至2%-8%。及时诊断与治疗对肺栓塞患者十分重要。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万绮琪副主任医师介绍,肺栓塞是一种肺血管疾病,它可以没有任何先兆,短时间进展迅速甚至死亡,很多时候因为没有明确诊断被按照急性心梗、胸腔积液进行医治,延误病情,所以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二、肺栓塞高危人群

长期卧床、骨折、关节置换术后、外科手术(尤其腹部手术)后的病人是高发人群;肥胖、怀孕及口服避孕药者或有基础心、肺疾病的患者肺栓塞发生率较高;此外,乘飞机或乘车长途旅行、久坐久站等都是引起栓塞的高危因素。

三、肺栓塞的临床表现

“咯血、胸痛、呼吸困难”是肺栓塞的典型三联征,但真正这三者同时出现的病人约30%,部分患者仅以胸痛或晕厥为唯一表现,往往误诊为冠心病、脑中风治疗。那么肺栓塞表现如此不典型,我们平时要怎么发现呢?万医生介绍,主要是靠血D二聚体、肺动脉增强CT等检查,同时肺核素灌注扫描、心脏彩超、双下肢血管彩超也有辅助意义,这都需要专科医生进行详细病史询问和查体后根据病情安排。

四、肺栓塞的预防

肺栓塞也是可以预防的,预防对降低肺栓塞的死亡率和致残率至关重要。

1、要警惕久坐不动的危害,避免长期久坐看电视,电脑前工作或刷手机。如果因为工作关系必须长期站立或静坐者,站立或静坐1-2小时就要活动一下下肢,改善下肢的血液循环。

2、在饮食方面也应注意减少胆固醇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适量饮茶,戒烟酒。

3、乘飞机、车船长途旅行时,要多饮水,这样可稀释血液黏稠度,同时要经常站起来活动下肢,也可做做旅行休闲操。

最后,万医生在这里提醒广大市民:由于肺栓塞很容易与冠心病心梗相混淆,如果发生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的症状,要注意是否有肺栓塞的可能,应该到相关科室,如呼吸内科、介入科、心内科作鉴别诊断。

万绮琪

编辑

李霞玉

责任编辑

黄春梅

声明:

1.如需转载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zulijian.net/fdmhl/900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