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地产的小伙伴经常留言,问能不能系统的讲一讲地产里一些财务指标的概念和应用。
在地产的财务指标里,最常听到的有ROE一个吧,今天就来结合我们日常的生活场景来给大家分享一下,ROE到底是个啥?我们又可以通过哪些措施来提升ROE指标?
ROE,又名净资产收益率
英文:ReturnonEquity
用一个生活中的简单例子来解释ROE
假设老板给你块成本让你去摆摊
你赚了10块,ROE就是10%
这块钱的本钱就是所有者权益,也就是ROE中“E”(Equity)
10块钱就是净利润,ROE中“R”(Ruturn)
为什么公司都这么重视ROE?
因为这关系到老板(股东)能挣多少钱!
这就是所谓的“股东价值最大化”!
要讲述ROE,必须要提到杜邦公式
杜邦公式就是把ROE这个指标做了全方位的分解,如果大家能够将这些分解目标都超额完成,最终就可以实现ROE的最大化。
杜邦公式乍一看是一大堆复杂的分解,很头疼。不要急,其实他们都有各自代表和管理的范围,总结而言其实就是三大块。
净利率是盈利能力,周转率是运营能力,权益乘数是偿债能力。
盈利能力
利润,是一个企业的自有生命力。
盈利能力是一家生存的根本,也是其持续发展的动力。
代表指标:销售净利率
再说回到地产,怎么提升净利率:
1、以客户需求点做产品研发:很多公司不舍得在这一块投入,不做研发,以后就要蒸发。
2、集中打造爆点:在产品上,钱不要平均花,而要集中,例如景观、外立面、室内装修、智能化等,控制成本的前提下,你只能打造1-2个亮点,执意追求均好有时候就是均不好。
3、做差异化产品:目前市场上竞品同质化严重,要根据一个城市甚至是一个区域做差异化的产品。
4、低成本运营:不该花的钱不要花,保证结构安全的情况下,看不到的地方钱要少花,更不要为了复杂工艺去多花钱。
5、打造故事线:为什么提这个,假如都是一样的产品(目前同质化已经很严重),就看谁的故事更生动。
6、推行标准化:随着市场相对平淡期的到来,模块化由于标准统一,更加灵活。
总之,产品力才是生命力。
运营能力
运营能力,是公司的运转效率,也是资金的利用率。
1月1日,你花8块钱在某宝上买了1个手机壳
(应付账款8块)
1月5日,把钱付掉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4天)
1月20日,邻居大妈看上了出10块钱买走,但没带钱
(存货周转天数19天,应收账款10块)
2月5日,大妈给你送来10块钱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16天)
那么,请问你的钱花了多少天才回到手里的?
存货天数19+应收天数15-应付天数4=现金周期30天
那你卖手机壳一共折腾了多少天?
1月1日进货,2月5日收钱,35天
画个图告诉你计算过程,附图解
这么一来,钱还不如存银行,安全又省心。
在这个例子中如果你想要提高钱的周转率要怎么做?
第一招,装可怜,可不可以晚点付,可不可以分期付,总之延长付款期限。
(合理延长应付天数)
第二招,卖卖卖,营销啊,不卖出去,再好的产品也是库存。
(缩短存货天数)
第三招,厚脸皮,软硬兼施,大妈,行行好,赶快还钱吧,不然我教你跳广场舞。
(缩短应收天数)
让资金迅速转起来,转转转……
转的越快,赚得越快。
卖手机壳是如此,那么到了我们房地产领域呢?房子可不是10块8块的物件啊,但是逻辑是相似的。
方法1
提高应收账款的收款率
哪些客户交了定金还没付首付,促成交。哪些客户交了首付,贷款手续还没齐全,盯营销。哪些客户的贷款手续提交了,银行还没放款,顺便也看看工程是否达到了放款条件,盯银行,盯项目进度。哪些项目回款了,还在监管账户,想办法置换。哪些合作项目,钱回来了,还趴在账上,谈判收回。在此之后还要复盘哪些房企是优质合作对象,哪些房企是谨慎合作对象,对谨慎合作对象的合作协议模板做优化。
方法2
控制库存
控制供货节奏和库存的关系,蓄客不理想,后续工程进度可适当放缓。控制大户型多层、高层、别墅占总未售货值的比例,从拿地定位端开始做管控。控制库存大的城市拿地的节奏。对存库进行分级,不同级别采取不同的营销方案,重奖重罚,集中去化。对库存大的项目,启动全员营销,物业配合,附近城市引流。
方法3
合理地免费使用供货企业资金
与优质单位进行战略合作,战略合作可以战略参股,也就是供应商杠杆。按节点付款,而不是按工程量付款;尽量拉长付款天数,对不敏感的企业适当使用承兑。原材料供应紧俏时,平衡存货周转天数,也就是优先采购给去化好的项目。提前采购,早签合同,晚到货。应付账款要和应收账款的周转天数尽可能的接近,例如,工程款的支付节点尽量和回款的节点能更靠近。保持收支平衡,这个方面主要还是控制工程成本支付,即销售回款和拿地支出的总体平衡。方法4
轻资产
拿地上,控制自持物业比例。户型上,宁小务大,计算好与成本之间的关系。业务上,能外包就外包,例如销售团队。
偿债能力
偿债能力,常用权益乘数衡量
当初老板给了你块摆地摊
你拼了老命只能赚10块
权益乘数1=总资产/所有者权益
老板需要你赚到50块,只能扩大规模
扩大规模需要钱啊,没钱怎么办,借!
行,去邻居大妈借块
老板还是投原来的块
但资产多了大妈的块,变成块
此时权益乘数5=总资产/所有者权益
假设还5块利息,扣掉5块利息,净赚45块
财务杠杆从1变大到5,
看,你的块撬动出45块利润!
牛不牛逼。
这就是财务杠杆。
好,继续谈回到地产,地产一般怎么放大权益乘数?
先看下表,房地产自有资金开发和融资开发的对比,不考虑拿地资金和总投入之间的比例,只是简单举个例子,数据逻辑不要纠结,可以看到杠杆的魅力,利润立刻翻3倍。
知道赚钱了,那如何去借钱呢?
1)合作开发,利息省了不少。
2)前端融资,都说不能做了,实际呢,各种。。。大家都懂的,但是利息太高,基本保持在15-20%的利率。
3)供应商融资,你可以中标,但是你也得出钱啊,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4)员工跟投,跟投项目,跟投平台,得看情况了。
5)供应链融资,这个目前还可以做。
6)开发贷融资,这个是最常见,也最划算的融资方式。
7)发债融资,对主体要求就更高。
8)产融结合,很热的词,大致意思就是自己集团有个金融板块,反哺地产。
等等等,其他就不举例子,主流的就大致这些。
不过,大家都知道,高收益,高风险。
注意风控,注意现金流,不要盲目乐观,高估市场。
否则只会让好的更好,让坏的更坏。
ROE的提升其实就是对盈利能力、营运能力、财务杠杆的提升。
需要靠大家共同努力。
产品研发,需要你研发的产品提高溢价和去化。
营销客服,需要你们做好客户关系,促销售,促回款。
投资融资,需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