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由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公允价值模式不能转为成本模式。
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的变更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具体会计分录如下: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贷:投资性房地产
盈余公积(倒挤)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倒挤)
二、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主要指用途发生变更)(一)由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存货(房地产开发企业)1、成本模式,转为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科目分别一一对应进行
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累计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贷:投资性房地产
累计折旧/累计摊销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2、成本模式,转换为存货
借:开发产品(账面价值)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累计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贷:投资性房地产
3、公允价值模式,转为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
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公允价值)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倒挤)
4、公允价值模式,转为存货
借:开发产品(公允价值)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可借可贷)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倒挤)
(二)由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存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1、成本模式,转为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科目分别一一对应进行
借:投资性房地产
累计折旧/累计摊销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累计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2、成本模式,存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对外出售的商品房转为出租)
借: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
存货跌价准备(类似于产成品减值)
贷:开发产品(类似于存货,产成品)
3、公允价值模式,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公允价值)
累计折旧/累计摊销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借差,赔钱)
贷: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其他综合收益(贷差,赚钱)
最爱考的一种
转换日,公允价值大于账面,记入《其他综合收益》
转换日,公允价值小于账面,记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年末重新计量,无论涨跌,都记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4、公允价值模式,存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借差,赔钱)
存货跌价准备
贷:开发产品公
其他综合收益(贷差)
(三)《其他综合收益》说明之所以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时,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是因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当期损益,而《其他综合收益》属于利得,不影响当期损益。
其他综合收益是指企业根据其他会计准则规定未在当期损益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
其他综合收益可能包括以下内容:
资产升值。
无形资产。
其他非主营业务。
其他综合收益通常不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但它们对于企业的价值评估和风险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三、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一)成本模式两步走:确认收入,结转成本
1、确认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结转成本
借:其他业务成本(账面价值)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贷:投资性房地产
结论,影响当期损益:影响当期损益(即影响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折旧摊销和减值影响资产负债,不影响利润)=不含税售价-账面价值
(二)公允价值模式
三步走:确认收入,结转成本,结转其他综合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确认收入,与成本模式处理一样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结转成本
借:其他业务成本(账面价值)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可借可贷)
3、结转其他综合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累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出,贷方转出)
贷:其他业务成本
借:其他综合收益(非投资性房地产转投资时产生的差异)
贷:其他业务成本
结论,影响当期损益:影响当期损益(即影响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折旧摊销和减值影响资产负债,不影响利润)+其他综合收益=不含税售价-账面价值+其他综合收益
四、例题解析甲企业为一家房地产开发企业,20x7年3月10日,甲企业与乙企业签订了租赁协议,将其开发的一栋写字楼出租给乙企业使用,租赁期开始日为20x7年4月15日。20x7年4月15日,该写字楼的账面余额为万元,公允价值为万元。20x7年12月31日,该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万元。20x8年6月租赁期届满,企业收回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并以万元出售,出售款项已收讫。甲企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不考虑相关税费。
(一)分析,时间节点:20X7年4月15日,租赁开始日,存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
20X7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日,核算公允价值变动。
20X86月,收回并出售,涉及投资性房地产处置。
(二)甲企业的具体账务处理如下:(1)20x7年4月15曰,存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0000(公允价值)
贷:开发产品0000(账面价值)
其他综合收益(公允账面,记入其他综合收益)
(2)20x7年12月31日,公允价值变动(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20x8年6月,出售投资性房地产(处置,按要求结转分录,分步或记录合并分录)
借:银行存款0000(收到银行存款记入收入)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反向结转公允价值变动)
其他综合收益(反向结转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0000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0000
——公允价值变动
其他业务收入0000(收到银行存款记入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