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必备2020年初级会计实务不定项选

白癜风能够治愈吗 http://pf.39.net/bdfyy/dbfzl/160319/4793213.html

前几个月大家还在苦苦等待初级会计考试的具体开考时间,一眨眼就倒计时56天了。有些考生在精讲班里“享福”,有些考生在不定项选择题里痛苦。虽然初级会计的内容比较多,但是重难点也突出,不定项选择题基本就会出在下列这几种组合中。

一、应收账款/应收票据+收入、费用的结转+财务报表的计算填列

具体来说:

(1)出售主营业务的账务处理(注意折扣的处理)

(2)确认收入时,同时需要结转成本(注意存货跌价准备的结转)

(3)期末,坏账准备的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

(4)资产负债表中应收/预收款项的填列;利润表中营业利润、利润总额的计算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存货按实际成本进行日常核算,年12月初“应收账款”科目借方余额元,(各明细科目无贷方余额),“应收票据”科目借方余额元,“坏账准备——应收账款”科目贷方余额元。年12月甲公司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10日,采用委托收款方式向乙公司销售一批商品,发出的上面满足收入确认条件,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为元,增值税税额为元,用银行存款为乙公司垫付运费元,增值税元,上述全部款项至月末尚未收到。

(2)18日,购入一批原材料,取得并经税务机关认证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元,增值税税额为元,材料验收入库,甲公司背书转让面值元,不带息银行承兑汇票结算购料款,不足部分以银行存款补付。

(3)25日,因丙公司破产,应收丙公司账款0元不能收回,经批准确认为坏账并予以核销。

(4)31日,经评估计算,甲公司“坏账准备——应收账款”科目应保持的贷方余额为元。

要求:根据上述材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

1、根据资料(1),下列各项中,甲公司销售商品确认的应收账款(   )

A、62

B、

C、5

D、5

2、根据资料(2),下列各项中,甲公司采购材料相关会计科目处理正确的是(   )

A、贷记银行存款元

B、贷记应收票据元

C、贷记应收票据30元

D、借原材料元

3、根据资料(3),下列各项中,甲公司核销坏账的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A、借:信用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0

贷:应收账款——丙公司0

B、借:坏账准备——应收账款0

贷:信用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0

C、借:信用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0

贷:坏账准备——应收账款0

D、借:坏账准备——应收账款0

贷:应收账款——丙公司0

4、根据期初资料,资料1-4,下列各项中,甲公司12月末坏账准备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A、计提坏账准备前,“坏账准备——应收账款”科目为贷方余额元

B、本年末应计提坏账准备金额元

C、计提坏账准备前,“坏账准备——应收账款”科目为借方余额元

D、本年末应计提坏账准备的金额为元。

5、根据期初资料、资料(1)至(4),下对各项中,12月31日甲公司资产负债表“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项目期末余额应列示的金额总计是(   )元。

A、132

B、92

C、

D、

1、A

考察知识点:应收账款的初始计量金额。应该包括运杂费,相应的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账款——乙公司62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8

银行存款

2、ABD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应收票据

银行存款

3、D

考察的知识点;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账务处理。A选项为直击转销法,但会计准则不允许采用直接转销法。在备抵法下,计提坏账准备时:

借:信用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

贷:坏账准备

核销坏账时:

借:坏账准备0

贷:应收账款——丙公司0

4、BC

考察的知识点;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账务处理。坏账准备是应有余额,所以D选项不正确。可以借助丁字账,计算当期的坏账准备。当期应计提坏账准备=0-+元;在计提坏账准备前,“坏账准备——应收账款”科目借方余额=0-=元。

5、B

资产负债表中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应列示的金额

=-++62-0-=92(万元)。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取得-持有-出售一条龙考察+财务报表的计算填列

具体来说:

(1)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务处理:交易费用放在什么科目里核算、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放在什么科目里核算

(2)公允价值变动的账务处理(借、贷的理解)

(3)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的账务处理(差额计入什么?)

(4)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取得到出售,对营业利润的影响金额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年发生的有关交易性金融资产业务如下:

(1)1月3日,向证券公司存储投资款万元。同时,委托证券公司购入乙上市公司股票50万股,支付价款万元(其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5万元),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1.25万元,支付增值税0.万元,甲公司将该股票投资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2)3月20日,收到乙上市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并存入银行的投资款专户。3月31日,持有的乙上市公司股票公允价值为万元。

(3)4月30日,全部出售乙上市公司股票50万股,售价为万元,转让该金融商品应交的增值税为5.66万元,款项已收到。

根据上述材料,假定该企业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均已经税务机关认定,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网校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1、根据材料(1),下列各项中,甲公司购买股票应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科目的金额正确的是()万元。

A、.25

B、

C、

D、.

2、根据材料(1)和(2),下列各项中,3月20日甲公司收到乙上市公司发放现金股利的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A、借:银行存款5

贷:投资收益5

B、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5

贷:应收股利5

C、借:银行存款5

贷:应收股利5

D、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5

贷:投资收益5

3、根据材料(1)和(2),下列各项中,甲公司3月31日相关科目的会计处理结果正确的是()。

A、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20万元

B、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科目15万元

C、借记“投资收益”科目15万元

D、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20万元

4、根据材料(1)和(3),下列各项中,关于甲公司4月30日出售乙上市公司股票时的会计处理结果正确的是()。

A、增值税(销售税额)减少5.66万元

B、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减少万元

C、投资净收益增加94.34

D、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增加万元

5、根据材料(1)至(3),下列各项中,该股票投资对甲公司年营业利润的影响额是()万元。

A、94.34

B、99.34

C、93.09

D、

1、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该试题考点已过期,新版教材已不考,为保证试卷完整性,仅供考生参阅。

2、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企业收到被投资单位分配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贷记“应收股利”科目,但对于应借记的会计科目,应区别两种情况分别进行处理:对于企业通过证券公司购入上市公司股票所形成的股权投资取得的现金股利,应借记“其他货币资金一存出投资款”科目;对于企业持有的其他股权投资取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借记“银行存款”科目。

3、参考答案:AD

参考解析:该试题考点已过期,新版教材已不考,为保证试卷完整性,仅供考生参阅。

4、参考答案:BCD

参考解析:解析:4月30日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务处理: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2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投资收益

借:投资收益2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0

借:投资收益5.66

贷: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5.66

5、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资料(1)投资收益-1.25

资料(2)投资收益5,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0

资料(3)净售价-成本=投资收益=(-5.66)-=.34

所以影响营业利润合计=-1.25+5-20+.34=93.09

三、存货+财务报表的填列

(1)存货成本的确定,哪些应该包括,哪些不应该包括,可以考一个小计算

(2)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加权平均的可考性比较高)

(3)计划成本法下的账务处理(如果命题老师想往难了考)

(4)出租或出借包装物的账务处理

(5)存货的清查(还可以结合其他资产的清查处理,对比考察)

(6)倒数两问:一问考察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一问考察资产负债表上存货的填列

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原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年12月初,A材料账面余额为元。该企业12月份发生的有关经济业务如下:

(1)5日,购入A材料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元,增值税税额为元。另支付该批材料的运费元,增值税税额为元,支付该批材料的保险费0元,增值税税额为60元,已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运输过程中发生合理损耗10千克。材料已验收入库,款项均已通过银行付讫。

(2)15日,委托外单位加工B材料(属于应税消费品),发出B材料成本为元,支付加工费0元,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増值税税额为2元,由受托方代收代繳的消费税为00元,材料加工完毕验收入库,款项均已支付。材料收回后用于继续生产应税消费品。

(3)20日,领用A材料00元,用于企业专设销售机构办公楼的日常维修,购入A材料时支付的相应增值税税额为元。

(4)31日,生产领用A材料一批,该批材料成本为1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假定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均已经税务机关认证,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元表示)。

(1)根据资料(1),下列各项中,应计入外购原材料实际成本的是()。

A、运输过程中的合理损耗

B、采购过程中发生的保险费

C、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

D、增值税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

(2)根据资料(1),下列各项中,关于甲企业采购A材料的会计处理结果正确的是()。

A、记入“原材料”科目的金额为300元

B、记入“原材料”科目的金额为30元

C、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的金额为元

D、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的金额为元

(3)根据资料(2),下列各项中,关于甲企业委托加工业务会计处理表述正确的是()。

A、收回委托加工物资的成本元

B、收回委托加工物资的成本为000元

C、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00元应计入委托加工物资成本

D、受托方代缴代缴的消费税00元应计入“应交税费”科目的借方

(4)根据资料(3),下列各项中,甲企业专设销售机构办公楼日常维修领用A材料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A、借:销售费用00

贷:原材料——A材料00

B、借:在建工程6

贷:原材料——A材料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C、借:销售费用6

贷:原材料——A材料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D、借:在建工程00

贷:原材料——A材料00

(5)根据期初资料、资料(1)至(4),年12月31日甲企业A材料的结存成本为()元。

A、300

B、310

C、

D、

1、ABC

购入材料的实际成本包括买价、运杂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购入物资负担的税金(如关税等)和其他费用。一般纳税人购进原材料的进项税额是可以抵扣的,不计入原材料的实际成本。

2、AC

计入原材料科目的金额

=(原材料价款)+0(保险费)+(运费)=300(元)

资料(1)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A材料3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需包含在购入材料的实际成本中,即不需要从采购成本中扣除合理损耗的金额。

3、AD

收回委托加工物资成本=(B材料成本)+0(加工费))=(元),委托加工物资继续生产的消费税记入“应交税费″的借方留待抵扣,不计入成本中。

资料(2)会计分录

借:委托加工物资

贷:原材料——B材料

借:委托乇加工物资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

——应交消费税00

贷:银行存款32

4、A

领用原材料用于办公楼日常维修,所用外购物资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全额抵扣,不需处理,同时专设销售机构办公楼的日常维修费应计入销售费用。

资料(3)会计分录

借:销售费用00

货:原材料——A材料00

5、D

年12月31日甲企业A材料的结存成本=(期初余额)+300(本期购入)-00(维修领用)-10(生产领用)=(元)

四、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财务报表的填列

(1)外购固定资产的初始入账金额

(2)折旧的计算+账务处理

(3)资本化/费用化后续支出的区分;资本化后续支出的账务处理

(4)处置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

(5)处置固定资产时,分不同情况,是影响了营业利润还是影响了利润总额

甲公司为从事机械设备加工生产与销售的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所得税税率为25%。年度至年度发生的有关固定资产业务如下:

(1)年12月20日,甲公司向乙公司一次购进三台不同型号且具有不同生产能力的A设备、B设备和C设备,共支付价款万元,增值税税额为万元,包装费及运输费30万元,另支付A设备的安装费18万元,B、C设备不需安装,同时,支付购置合同签订、差旅费等相关费用2万元。全部款项已由银行存款支付(不考虑费用的增值税)。

(2)年12月28日三台设备均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三台设备的公允价值分别为万元、万元和0万元。该公司按每台设备公允价值的比例对支付的价款进行分配,并分别确定其入账价值。

(3)三台设备预计的使用年限均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2%,使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4)年3月份,支付A设备、B设备和C设备日常维修费分别为1.2万元,0.5万元和0.3万元。

(5)年12月31日,对固定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发现B设备实际运行效率和生产能力验证已完全达到预计的状况,存在减值迹象,其预计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为万元。其他各项固定资产未发生减值迹象。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

1、根据资料(1)、(2),下列各项中,关于固定资产取得会计处理表述正确的是()。

A、固定资产应按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

B、支付的相关增值税税额不应计入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

C、固定资产取得成本与其公允价值差额应计入当期损益

D、购买价款、包装费、运输费、安装费等费用应计入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

2、根据资料(1)、(2),下列各项中,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A、A设备的入账价值为万元

B、B设备的入账价值为.8万元

C、C设备的入账价值为.2万元

D、A设备分配购进固定资产总价款的比例为40%

3、根据资料(1)、(2),固定资产购置业务引起下列科目增减变动正确的是()。

A、“银行存款”减少万元

B、“管理费用”增加2万元

C、“制造费用”增加2万元

D、“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增加万元

4、根据资料(3),下列各项中,关于甲公司固定资产折旧表述正确的是()。

A、前3年计提折旧所使用的折旧率为40%

B、A设备年度应计提折旧额为万元

C、B设备年度应计提折旧额为.32万元

D、计提前3年折旧额时不需要考虑残值的影响

5、根据资料(4),甲公司支付设备日常维修费引起下列科目变动正确的是()。

A、“固定资产”增加2万

B、“管理费用”增加2万

C、“在建工程”增加2万

D、“营业外支出”增加2万

6、根据资料(5),甲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其利润表项目的影响是()。

A、资产减值损失增加万元

B、营业利润减少万元

C、利润总额减少万元

D、净利润减少万元

1、网校答案:BD

网校解析:本题考核购入的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企业外购的固定资产,应按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作为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若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则企业购进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不纳入固定资产成本核算,可以在销项税额抵扣。故答案选BD。

2、网校答案:BCD

网校解析:本题考核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A设备的入账价值=(+30)×/(++0)+18=(万元)

B设备的入账价值=(+30)×/(++0)=.8(万元)

C设备的入账价值=(+30)×0/(++0)=.2(万元)

故答案选BCD。

3、网校答案:BD

网校解析:本题考核购入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

购进设备的会计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A

—B.8

—C.2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管理费用2

贷:银行存款

故答案选BD。

4、网校答案:ABCD

网校解析:本题考核固定资产的折旧。

A设备年度应计提折旧额:×2/5=(万元);

B设备年度应计提折旧额:.8×2/5=.32(万元);

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最后两年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才需要考虑预计净残值。

故答案选ABCD。

5、网校答案:B

网校解析:本题考核固定资产维修核算。固定资产日常维修费计入管理费用。故答案选B。

6、网校答案:ABC

网校解析:本题考核固定资产的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时,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贷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选项A正确;资产减值损失属于损益类科目,资产减值损失增加,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减少,所以选项BC正确;

选项D,假设会计计税基础与税法一致,不考虑递延所得税的影响,那么对净利润的影响为减少90万元[(1-25%)],假设考虑递延所得税,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最终对净利润的影响为90万元,所以选项D不正确。故答案选ABC。

五、应付职工薪酬+“三费”的填列

(1)各种非货币性职工薪酬的账务处理

(2)非累积带薪缺勤的处理要点

(3)职工薪酬的发放应该是先计提后发放,分录要有计提这一笔

(4)应付账款薪酬对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的影响是多少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业务是生产销售家电,年12月该企业专设销售机构发生与职工薪酬有关的业务如下:

(1)3日,以银行存款支付当月职工宿舍房租16元。该宿舍专供销售人员免费居住。

(2)10日,以银行存款发放上月销售机构人员职工460元。应付上月销售人员职工薪酬总额为4元,按税法规定应代扣代缴的职工个人所得税共计1元,发放时收回代垫职工家属医药费元。

(3)17日至21日,销售机构职工张某休探亲假5天,按照规定,确认为非繄积带薪缺勤。

(4)31日,确认12月销售机构人员工资为元。按国家规定计提标准应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为11元,基本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共计元,计提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共计2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

1,根据资料(1),下列各项中,该企业确认并支付职工宿舍租金的会计科目处理表示正确的是(   )

A、借记“销售费用”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B、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C、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D、借记“销售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2、根据资料(2),下列各项中,该企业发放11月销售机构人员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正确的(   )

A、代扣款项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其他应收款——代垫医药费

B、发放职工薪酬:

借:应付职工薪酬460

贷:银行存款460

C、代扣个人所得税

借:应付职工薪酬1

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1

D、发放职工薪酬

借:销售费用460

贷:银行存款460

3、根据资料(3),下列各项中,关于该企业非累积带薪缺勤的会计处理表述正确的是(   )

A、本期尚未用完的带薪缺勤权利不能结转下期

B、视同职工出勤不额外作账务处理

C、确认非累积带薪缺勤时借记“管理费用”科目

D、本期尚未用完的带薪缺勤权利可以结转下期

4、根据资料(4),该企业12月31日应计“应付职工薪酬一一设定提存计划”科目的金额

是(   )元。

A、20

B、160

C、11

D、

5、根据资料(1)至(4),该企业12月销售费用增加的金额是(   )元

A、

B、

C、

D、720

1、AC

考察知识点:应付职工薪酬的账务处理。职工薪酬的发放应该是先计提后发放,所以D选项错误,不能够直接通过“销售费用”进行支付。该笔职工薪酬是转为销售人员支付的,所以应该计入“销售费用”,B选项错误。

2、ABC

D选项:实际发放职工薪酬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银行存款

3、AB

考察知识点:应付职工薪酬——非累积带薪缺勤。与非累积带薪缺勤相关的职工薪酬已经包括在企业每期向职工发放的工资等薪酬中,因此,不必额外作相应的账务处理。

4、C

考察知识点:应付职工薪酬——设定提存计划。题干中“按国家规定计提标准应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为11元”,所以,设定提存计划的金额为11元。

5、C

16++11++20=

六、品种法+约当产量比例法

(1)可以计算在产品的约当产量

(2)料、工、费的计算分摊(在不同品种间的、在在产品和完工产品间的)

(3)在产品和完工产品成本的计算

(4)账务处理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基本生产车间只生产M产品,采用品种法计算生产成本、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性投入,其他加工费用均衡发生,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计算完工产品成本与月末在产品成本,年12月,该企业产品生产的成本费用资料如下:

(1)月初在产品件,成本为24元,其中,耗用的直接材料费用为00元,直接人工费用为2元,制造费用为0元,本月新投产件、月未完工产品数量件,月未在产品件。期末在产品的完工程度为50%。

(2)本月生产产品耗用直按材料费用为700元;车间管理部门耗用材料费用为0元。

(3)本月直接归集的产品生产工人薪酬共计为118元,车间管理人员薪酬共计为47元。本月计提车间固定资产折旧费为23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科,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

1、根据资科(1)月未计算产品其他加工费用时,在产品约当产量是(   )。

A、

B、

C、

D、50

2、根据资料(1)和(2),下列各项中,关于直接材料费用在M在产品和完工产品分配结果表述正确的是(   )。

A、在产品00元,完工产品0元

B、在产品90元,完工产品850元

C、在产品95元,完工产品860元

D、在产品75元,完工产品680元

3、根据资料(1)和(3),下列各项中,关于直接人工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结果正确的是(   )。

A、在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费用为00元

B、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费用为元

C、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费用为130元

D、在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费用为7元

4、根据资料(1)至(3),下列各项中,关于产品制造费用归集与分配的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

A、归集耗用的原材料:

借:制造费用0

贷:原材料0

B、归集人工费用:

借:制造费用47

贷:应付职工薪酬47

C、将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结转生产成本:

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D、归集车间折旧费:

借:制造费用23

贷:累计折旧23

5、根据资料(1)至(3),月末完工产品的总成本是(   )元

A、10

B、

C、

D、945

1、D

考查知识点:约当产量比例法。在产品的约当产量=*50%=50(件)

2、B

考察知识点:约当产量比例法。

直接材料总额=00+700=(元)

因为原材料是一次性,所以分配率=/(+)=

完工产品的直接材料金额=*=850(元)

在产品的直接材料金额=*=90(元)

3、CD

直接人工总额=2+118=142(元)

因为其他材料费用是均衡发生的,

所以分配率=142/(+*50%)=

完工产品的直接人工金额=*=130(元)

在产品的直接人工金额=*50%*=7(元)

4、ABCD

归集耗用的原材料:

借:制造费用0

贷:原材料0

归集人工费用:

借:制造费用47

贷:应付职工薪酬47

制造费用结转生产成本:

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归集车间折旧费:

借:制造费用23

贷:累计折旧23

5、A

制造费用分摊给完工产品

=(0+0+47+23)/(+*50%)*=(元)

月末完工产品的总成本=850+130+=10(元)

七、辅助成本的分配+约当产量比例法

上述方向,均可以结合第四章所有者权益出一小问:考察哪些经济活动会对所有者权益总额产生影响。




转载请注明:http://www.zulijian.net/fdmyy/969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