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TE防治质量评价与管理建议试运行

白癜风的专家 http://m.39.net/baidianfeng/qwzj/
点击上方“VTE防治建设领导者”,发现更多精彩。专家解读

年10月,全国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能力建设办公室发行了最新《VTE防治质量评价与管理建议(试运行)》版本。

针对VTE防治的质量管理要点,提到了以下内容:

一、VTE风险评估

VTE评估人群:建议所有住院患者或大于24小时的住院患者均纳入VTE风险评估,儿科患者不强制要求评估。

VTE风险评估量表:对手术患者建议采用Caprini评分(表1),对非手术患者建议采用Padua评分(表2)。

评估时机:建议在患者入院、转科、手术或大型有创操作、病情变化时、出院等影响血栓发生的重要住院时间节点进行动态评估,并在24小时内完成。

评估时机:建议在患者入院、转科、手术或大型有创操作、病情变化时、出院等影响血栓发生的重要住院时间节点进行动态评估,并在24小时内完成。

二、出血风险评估

鉴于抗凝预防本身潜在的出血并发症,建议对VTE中、高风险的患者进行出血风险评估(表3)。

住院期间,针对病情变化的患者推荐实行动态的出血风险评估,并在24小时完成。

三、预防措施的实施

在充分评估VTE风险和出血风险的基础上,推荐进行VTE足疗程预防,并做到动态评估,及时调整预防策略(表4)。

对具有VTE中、高风险伴低出血风险患者,推荐使用药物预防措施或药物预防联合机械预防措施。

对具有VTE中、高风险伴高出血风险患者,推荐使用机械预防措施。建议实施预防措施前,完成机械预防禁忌症评估(表5)。

对于外科手术患者,鉴于围术期VTE发生率高且后果严重,建议将VTE风险评估纳入术前常规核查。如手术患者存在VTE中、高风险,且临床可能性评估为高度可能,建议术前行VTE相关检查后再行手术。

VTE预防相关知情告知:应对入院患者进行VTE发生风险知情告知,包括VTE的不良后果、预防的意义及可能的不良反应、VTE预防的规范使用(包括基础预防、机械预防或药物预防措施等)。

四、VTE的诊断

疑似急性VTE患者推荐临床可能性评估或基于临床经验进行评估。疑似DVT患者推荐DVTWells临床可能性评估(表6),疑似肺栓塞患者推荐简化肺栓塞(PE)Wells和/或简化Geneva临床可能性评估(表7)。

对于有助于VTE疾病诊断的实验室(如D-二聚体等)及影像学检查(如下肢静脉超声、CT肺动脉造影等)指标,进行量化,做到可统计、可分析。

重视急性DVT的临床分型(近端、远端)和急性PTE的危险分层(高危、中危和低危)。无论是急性DVT还是急性PTE,一旦确诊,推荐对患者进行临床分型或危险分层。

五、VTE的治疗

推荐按照指南对患者实施规范的抗凝治疗、溶栓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必要时,推荐对VTE疑诊病例(尤其是近端DVT和中高危PTE)进行及时会诊,会诊内容体现诊断、诊断依据、危险分层、病因筛查、治疗方案、注意事项、出院转归等。

推荐对复杂的VTE患者(存在死亡风险、治疗矛盾、潜在医疗纠纷等)进行多学科讨论(MDT)。

对于明确的急性近端DVT、急性PTE危险分层评估中危或高危患者,需要具备启动肺栓塞快速反应团队(PERT)。

对急性确诊患者,需要进行出血风险评估。推荐使用治疗出血风险评估量表(表8,9),并判断出血风险等级。

六、管理

(一)医疗管理

推荐院内新诊医院危急值管理。

推荐开展VTE防治相关的转诊和远程会诊。

(二)护理管理

推荐VTE预防进行宣教,包括:基础预防、机械预防、药物预防。

建议VTE确诊患者护理相关症状体征信息化。

推荐对VTE确诊患者及出院前评估为VTE中、高风险的患者进行随访。

(三)患者管理

医院内患者接受VTE预防措施前推荐签署患者知情同意。

VTE确诊患者接受抗凝或溶栓治疗前推荐签署抗凝/溶栓知情同意书。

建议门诊及住院VTE确诊患者添加终身标识。

推荐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出院后30天/90天,以入院日起算),提高患者依从性。

七、质量管理与控制

1.数据指标监测

定期监测并评价各科室及全院整体的VTE风险评估率、出血风险评估率、预防措施实施率、医院相关性VTE发生率、VTE相关病死率等指标,其中VTE风险评估率、出血风险评估率均应≥90%,预防措施实施率应≥70%。

2.内涵质量监测

定期组织专家进行内涵质量检查,建议高危科室每科至少抽查3份病案,其余科室每科至少抽查1份病案。检查内容包括VTE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出血风险评估的准确性;预防方式是否恰当;预防的时间、剂量、疗程是否正确;以及动态评估的及时性与准确性等。

3.根本原因分析

未进行VTE风险评估和预防且发生VTE相关死亡的病例,提交VTE防治管理委员会讨论处理;运用PDCA管理循环(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等管理工具对VTE相关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及VTE相关医疗纠纷进行根本原因分析和整改。

4.院内反馈与公示

通过多种途径,医院工作例会、医院OA系统、质量简报等形式,对全院整体及各科室的VTE防治质量数据指标和内涵质量检查情况进行院内反馈与公示。未进行VTE风险评估和预防且发生院内VTE的病例,对责任医师进行院内通报与公示。

5.质量持续改进

各科室及全院整体VTE防治质量相关指标呈逐步改善趋势。




转载请注明:http://www.zulijian.net/fdmbf/9094.html


当前时间: